申耀的科技观察 · 4月12日 · 山东

一网统管“再升级”,开启大模型赋能城市治理新时代

自2019年,上海市率先探索以“一张网”形式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并提出了“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的目标,“一网统管”就成为了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关键“牛鼻子”工作,更是全面推进城市数字治理的重要“突破口”。

此后,我国各省、市、区县陆续开始推进本辖区城市治理的“一网统管”建设,并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了“由点到面”铺开的发展态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15个省级“十四五”规划提出推动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有20个省市在“十四五”规划或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一网统管”建设。

历经五年时间的发展和沉淀,我国各地“一网统管”普遍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再到当前的“从优到精”的发展阶段。但也要看到,城市治理的数字化永远“没有最优解,只有更优解”,特别是随着“一网统管”进入到全新的发展阶段后,未来要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唯有更好地推动城市运行管理实时化、流程化、智能化,才能实现城市治理像“绣花”一样精细。

这也意味着接下来如何围绕“一网统管”建设中的新痛点、新难点和新堵点,统筹推进“一网统管”建设,成为了未来“一网统管”建设过程中的新命题。

一网统管“再演进”

实践表明,“一网统管”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数字化治理的新模式,是系统提升城市风险防控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助力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的有效支撑,也是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使命担当,更对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随着“一网统管”进入新阶段之后,无论是在政策、技术、应用等方面,“一网统管”也都面临着全新的要求和挑战,具体来看:

一是,从国家政策看,一直以来政府都高度关注城市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去年2月,《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中就提出,加快重点领域的“一网统管”,提升基层治理智慧化水平;近期,《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中也提出2025年至2027年,我国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标准体系将基本建成,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这都意味着,国家对治理现代化能力和治理效率的不断追求以及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逐步“细化”,“一网统管”已成为城市治理的新方向。

二是,从技术创新看,随着生成式AI和大模型的爆发,大模型在智能化时代的智慧城市升级,以及“一网统管”创新中也成为了重要的“新引擎”。我们知道,当前城市治理的应用场景众多,业务应用复杂多样,随着建设的深入覆盖“碎片化”场景成为下一步建设的重点,而单个算法逐一开发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开发周期漫长。因此,如何低成本、高效率地解决城市治理中的长尾场景是当前城市治理的重大挑战,而基于AI大模型能够开辟城市治理的“新路径”,可以说未来“一网统管”整体方案围绕大模型进行全面升级已是趋势所在。

三是,从应用场景看,“一网统管”的本质,是针对城市治理中的关键问题,围绕“高效处置一件事”的目标,形成横向整合政府各委办局,纵向拉通市、区县、街镇、社区,有效进行统筹管理和跨部门协作的现代化城市治理体系,而随着全国大部分城市基本完成“一网统管”项目建设,接下来“一网统管”建设重点,就是探索和实践出更多的跨层级、跨区域、跨系统、跨部门的“一网统管”多维度融合应用场景。

毫无疑问,“一网统管”是一场只有开始、没有结束的变革,其核心就是为了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不断向往,也正因此“一网统管”唯有通过不断地自我升级和演进,才能不断持续满足城市数字治理的新需求。

创新方案“再升级”

在此背景下,深耕城市数字化多年的华为云提出以“算力换人力、数力增效力,高效处置一件事”的理念,面向“三级平台”(市域、区县和街道社区),并基于华为领先的城市治理大模型对“一网统管”整体方案进行全面升级,赋能各类应用场景,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和智能化应用水平,助力实现城市“智”治。

首先,针对市域治理,构建城市智感中心,赋能城市管理者具有全域智能感知的“千里眼”,风险预警检测的“顺风耳”。

所谓“千里眼”指的是通过“慧眼识事”,借助大模型技术实现“万物分割、万物检测、一图多识、泛化发现”,实现城市事件全域感知。据统计,传统城市事件发现全靠人工检查视频监控和网格员的“铁脚板”,事件发现不及时,一线人员工作强度高,市民满意度却很低,而借助“千里眼”,则能够实现“永久在线”,视频事件泛化识别,事件感知更及时,真正“看”清城市事件,问题“一网打尽”;再如,市民发现问题时,过去往往需要手动投诉,填报流程繁琐、效率低,事件类型选择易出错,经常会造成退单情况,市民反馈不积极,而现在市民只需要一键“随手拍”,借助大模型、GIS等技术实现智能事件分类和填报,0.5分钟轻松填单。

而“顺风耳”则能够通过大模型智能标签体系,能够实现“工单汇聚、智能标签、语义挖掘、事件预警”等能力,助力海量复杂工单背后政情民意的“弱信号”发现,实现根因分析,真正“听”清市民诉求提前预警,变“被动响应”为“主动治理”。

其次,针对区县治理,通过城市治理大模型升级民意速办,创新“四智融合,全域治理”理念,打造“智脑、智眼、智网、智体”的“四智”融合自进化智能体,赋能城管、街道、物业等新的业务领域,实现“发现、调度、处置、分析”的全流程智能化。

在全新升级的民意速办2.0方案中,借助城市治理大模型让城市管理者拥有了各类“智能助手”。如“全场景巡查助手”,可通过视频智能标签、无人机市政巡查、AR巡查等方式,让城市部件“一目了然”,事件秒级上报,巡查效率提升30%;“事件分拨助手”,则是基于NLP大模型实现事件智能分类、智能分拨,其智能分拨率、分拨准确率均达90%以上,分拨效率提升4倍,可大大提升事件流转效率,显著增加群众满意度;而“智能报告助手”,则可以将过去的人工报告升级为智能报告,不仅可以边聊边写,更可以“秒级生成”。

最后,针对街道社区治理,则是以“一网统管”方案推动通办、统管、统览在基层实现整合,打造“智慧社区”,促进社区精细化治理转型。包括为政务服务减负,通过搭建“统一工作台”,可大幅缩短人工填写时间、提升办事效率;事件统一管理,可整合多源任务,统一实现线上处理;隐患智能发现,通过安防平台+四道防线,构建全面、智能、安全、高效的智慧社区;态势全面感知,通过社区看板,可汇聚社区全要素数据和关键信息,立体、实时感知社区脉搏;底数精准鲜活,实现数据反哺、还数于村,实现全量数据一本账等,打通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不仅如此,华为“一网统管”整体方案还在关键能力方面进一步实现了迭代升级,如基础平台方面,可提供端到端人工智能基础平台,为城市助力筑牢根基;在城市孪生方面,可构筑全域数字孪生底板、通过虚实结合,使能城市精细化治理,该方案具备的核心技术能力包括“显示辐射场技术,可厘米级精细化还原建筑细节、提供高性能渲染内核,BIM 3D语义建模技术、AR子场景支持全自研的AI仿真算法,提供城市级仿真推演并行性计算技术,支持海量多源异构数据可视计算。

而在场景构建中心方面,业务支持“按需配置”,不仅具备丰富的配置能力,如事项、流程、计划、分拨、规则、网格、组织用户等,同时覆盖业务范围广,如城运事件、采集、巡查、走访、交办、催办、督办、评价等,并支持市-区-街道“三级协同”,配置即实现,一键即发布,使能快速业务创新;在主动式仿真方面,则可提供全程细粒度三维可视化,辅助城市管理者进行研判,主动化解安全风险等等,该主动式仿真方案具备“全流程自主可控、人流监管全时段覆盖、完善的标签体系以及全面的隐私管控机制”等优势。

由此可见,在“一网统管”从优到精的发展新阶段,华为云基于城市治理大模型对“一网统管”整体方案实现全面升级,不仅进一步推动了城市治理手段、治理模式、治理理念的创新,也让城市现代化治理更“添温度”,更为城市治理数字化的持续进化夯实了关键基础。

城市治理“再进化”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和华为云的合作,基于全新升级的“一网统管”方案实现了精细化治理,可以说也为未来众多城市的治理带来了借鉴和参考的新价值。

其中,广州白云区和华为云深度合作实现了精“绣”“智”理。广州白云区从2017年携手华为云开展智慧城区建设,推动全区政务系统上云,构建出 “一屏观白云、一键连指挥、一门办业务、一网统管理”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以广州白云区“12345热线”智慧办理系统为例,通过建设“12345热线”智慧办理系统,广州白云区不仅将工作人员从简单繁复的派单工作中“解放”出来,提升工单处置效率,更进一步对12345热线数据进行多维度、深层次的分析和研判,从海量热线工单中,发现市民集中投诉的热点问题,实现群众诉求“一呼即应”、工单流转“自动秒派”、问题处理“接诉即办”,切实改进热线工单办理质量,提高市民满意度。

据了解,广州白云区“12345热线”智慧办理系统率先在全市各区采用AI算法模型进行智能派单,结合华为云自然语言处理、图引擎服务等技术手段,让系统能够进行工单自动派发和快速转派,实现 “向科技要人力”、“用AI提效率”;同时,广州白云区“12345热线”智慧办理系统还充分运用AI技术能力,对工单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建立出一整套具有白云区特色的“热线福祉指数”社会评价体系。该体系汇聚了4690个话题,从时间、空间维度统计分析工单整体概况,进一步生成重复投诉、群体高发等预警分析功能,探索“未诉先办”,为有关部门提供了更为科学的决策依据,确保市民群众诉求“接得住、办得好”,有效提升白云区居民的幸福指数。

深圳福田区和华为云的合作,则是借助大模型全面升级福田区数字化转型,实现从“民意能办”到“民意速办”的蜕变。据了解,深圳福田区针对超大城市高密度城区现代化治理中,普遍存在的民意诉求处置时间长、基层治理能力承压、领导决策依据不足等问题,提出以“四智融合助力全域治理”的城市治理理念,并基于AI实现便捷政务服务、高效政务办公、精准城市治理、实时城市安全感知,让城市“更温暖、更安全、更智能”。

具体来说,通过建设统一数据的城区“智脑”,具备快速分析、高效处置、自主学习,辅助城市运行决策指挥;建设全天候的城区“智眼”,汇聚视频、物联感知数据,落地场景智能算法,赋能点位治理;建设万物互联的城区“智网”,基于最佳架构,极致体验,打造了信息网空天地一体化,保障数据精准、安全、高效处理传输;建设协同高效的城区“智体”,多场景智能化,促进服务全时、泛在、高能、低耗,由此实现了“一网打尽、一键办尽、一屏看尽”的“全域治理”。

事实上,从广州白云区和深圳福田区的具体实践中,已经能够切身感受到城市治理大模型在系统提升城市治理网格化、标准化、智能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背后同样也印证了华为云在“一网统管”领域拥有着几个方面的独特优势:

第一,是丰富的实战经验的沉淀。华为云深耕“一网统管”多年,在全国各地都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刻理解不同区域对“一网统管”的需求差异,不仅能够充分把握未来发展趋势,助力城市“一网统管”建设,同时更能提供全生命周期咨询服务,指引“一网统管”高效有序建设,让城市一张蓝图绘到底。

第二,是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华为云“一网统管”解决方案整合ICT领域的强大技术能力,帮助城市筑牢城市数字底座,赋能城市事件全周期管理,实现高效发现、高效调度、高效处置、高效分析,极大的提高了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更为关键的是,在大模型的核心能力方面,从2019年开始,华为云便投入AI大模型的研发,并在去年7月面向全球发布盘古大模型3.0,这是一个完全面向行业的大模型系列。其中,在政务领域,盘古政务大模型面向政务“一网统管、一网协同、一网通办、一屏统览”等具体应用场景,通过千亿级参数、超网络兼顾局部与全局、海量政务知识预训练和多模态理解与识别一切能力,能够提供政务热线对话问答、政务文案生成、城市视频感知、视频多模态理解、开放事件发现五大政务技能,构建从“感知-认知-处置-决策“全流程智能化能力,推动“一网统管”建设的加速落地,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效率,高效处置每一件事。

第三,是城市治理能力的全面性。“一网统管”不是一个项目,而是一项持续性的工程,通过多年的建设目前“一网统管”已经形成了“三级平台、 五级应用”的架构,而华为云不仅围绕这种多级架构提供了全面的“一网统管”解决方案,同时还面向市域治理、基层治理等不同层级的治理形态,提供1700+事项流程和创新应用场景,不但真正打通了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同时为构建覆盖全城的数字治理平台体系,形成高度统筹、联勤联动的治理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最后,是繁荣的“一网统管”生态体系。一方面,华为云不仅能够提供开放的技术架构,提供创新的软件开发生产线、业务配置工具、场景化集成能力、场景化辅助运营能力,支持本地伙伴提供丰富的场景定制,共建“一网统管”应用生态;同时,在大模型方面,华为云也积极联合大模型生态伙伴发布“城市大模型联合解决方案”,希望更多的伙伴参与到构建城市大模型联合解决方案中来,实现城市政务全流程智能化和场景创新,赋能城市智能化升级,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质量和城市治理的效率。

总的来说,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数字化治理的新模式,“一网统管”是一项开创性、探索性的工作,面临的业务场景和处置对象非常复杂和特殊。在此过程中,华为云基于“算力换人力、数力增效力,高效处置一件事”全新理念,积极通过大模型技术实现“一网统管”方案的全新升级,不仅更好地解决城市治理中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实现“高效处置一件事”,同时也有力保障了各地“一网统管”建设的高效推进,让城市治理实现了“赋能增效”,真正创新了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新格局。

推荐阅读
关注数
2385
内容数
382
专注产业互联网、企业数字化、渠道生态以及汽车科技的 观察和思考。
目录
极术微信服务号
关注极术微信号
实时接收点赞提醒和评论通知
安谋科技学堂公众号
关注安谋科技学堂
实时获取安谋科技及 Arm 教学资源
安谋科技招聘公众号
关注安谋科技招聘
实时获取安谋科技中国职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