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gmentFault思否 · 2020年03月18日

现实版《想见你》!VR 技术让母女“重逢”,感动上千万人

热剧《想见你》中的桥段,正在现实世界中上演。

一位韩国妈妈,在女儿去世 3 年后,借助 VR 设备和女儿在虚拟世界中再次相见。这件事被拍成了一个纪录发布在国外的视频网站上,短短几天便获得了上千万的播放量。

在这段纪录片中,时隔 3 年未见,小女孩在 VR 中奔向母亲:“妈妈,你想我吗?”

完整视频地址

通过 VR 与过世的女儿「重逢」

最近台剧《想见你》非常火,哪怕没看过大家对这部片名一定也都不陌生。剧中女主角通过 VR 眼镜与已逝男友一起「重温」了一场演唱会的现场,不禁让人泪目,这一桥段也因此上了微博热搜。

这一桥段因为科技的进步,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正在上演。

现实中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叫张智星的韩国妈妈。3 年前的一天,她 7 岁的女儿娜燕咽喉水肿并突然开始发热,因迟迟不退烧,决定去大医院做检查,谁也没有料到女儿患上的是罕见病血癌。症状发作后一个月便不幸离世了。

女儿去世后母亲一直不能忘怀,日夜思念着自己的女儿。韩国一家 VR 制作公司得知此事后,便派出公司的技术人员,与张智星合作,使母女二人在虚拟世界得以重逢。

据网上资料显示,这家公司从张智星那里收集了女儿的照片、声音等数据,还向全国寻找相似的小孩扮演 VR 演员,模仿娜燕生前的一举一动,最终制作了一段娜燕与母亲重聚的短片。

短片中,母亲为女儿补过了生日,参观了女儿在天上生活的小屋子,见到了女儿的小伙伴独角兽。

而在经历了短暂相见后,女儿在最后化作蝴蝶飞走了。随之也带走了母亲心中的愧疚。

这则视频播出后短短几天,就达到了上千万的播放量。

但网上对这个技术的实际应用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虽然有用,但感觉有点残忍,这样母亲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来了吧,人不可能一辈子活在虚拟世界中。

也有网友认为这对失去亲人的人来说这不是二次伤害,是一种对自己的治愈和缺失遗憾的圆满吧。

这是 Youtube 上点赞最高的一段评论,大意如下:

这位母亲想这样做是因为她想画一个句号。她如此突然的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并且没有机会说出那句再见。因此,她三年来几乎处于近乎失控的状态。这位母亲后来评论说,这样做后感觉很好,她并不会沉迷于虚拟角色和虚拟的世界当中,一遍又一遍地重温女儿仍然存在的生活。
这将是她和女儿最后一次的再见。

背后的技术实现

这部纪录片于今年 2 月初播出。制作团队在去年和这位母亲沟通后,用了八个月的时间来实现这一场景。

制作团队使用 VR 技术来实现 Nayeon 的脸部、身体和声音。子模型的运动记录为运动捕捉,并在监视器上实现,并在 VR 工作室再现场景。构建这一场景,最大的难点有两个:

  • 需要构造高质量训练数据集
  • 训练驱动模型

好在女儿生前母亲为她保存了大量的照片、录音以及视频资料,这样也为技术团队解决了很大的难题。

为了尽可能还原出 Nayeon 的声音,他们以早先拍摄的家庭视频中 Nayeon 的声音为基础,又请来五名同龄孩子分别录制了 800 多条录音作为补充。

为了让 Nayeon 的形象更逼真,除了尽力复刻女儿的人脸模型外,还要求动作捕捉演员根据视频资料以及家人的描述尝试学习 Nayeon 的特有肢体语言。

尽管因为时间问题,最终虚拟出来的女儿和现实中还是有较大差异,但这位韩国母亲的另一位小女儿表示:“这已经可以了,这已经足够帮忙消除母亲的思念与愧疚。”

「虚拟人」由来已久

其实将已逝之人通过全息影像、虚拟现实技术以及特效技术“复活”,在业内统称为「虚拟复刻」。

早在 2012 年,美国的已逝 Rap 歌手 Tupac Shakur 就在一次音乐节上「被复活」,与粉丝见面。

2013 年,在周杰伦台北小巨蛋《2013 魔天伦世界巡回演唱会》中,邓丽君也被通过同样的技术与周杰伦进行了跨时空的对唱。

但由于之前 VR/AR 技术发展的局限性,虚拟出来的人基本是依托于 CG 特效制作技术,复活后也仅限于在屏幕上短暂出现,而无法像真人一样进行交互和互动。

随着近几年 VR 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新的视觉形式改革,再加上 5G 的大面积应用时间,为“虚拟人”技术的带来更多支持。

比如此次为韩国母亲复活女儿,并让其在虚拟场景中与虚拟角色进行深度互动交流,虽然成本较为昂贵,但已经成为了可能。

展望未来

我们可以把人“复活”,那下一个阶段是什么?会带来什么衍生的问题与影响么?

《华尔街日报》指出,在未来,虚拟人占领的或将不只银幕中心:当打造虚拟人不再是一件烧钱的事情时,每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的「虚拟人」或者自己的「虚拟替身」。

为了亲自验证人工智能加速虚拟人构建进程的事实性,来自《华尔街日报》的 R.T. Watson 尝试把自己数字化。过程中,他发现了虚拟人的吸引力所在和一些仍待解决的道德风险。

相关视频链接

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发展、大数据的应用与普及,我们每个人的信息数据在被收集、清洗、整理后,都能在网络上复制出另一个“我”。首先是动作形态,再然后可能就是我们的思维和意识了。

在未来,人们会不会通过这一技术,永远的“活”下来呢?

罗斯布拉特在他出版的书籍《虚拟人:人类新物种》中,也论及了虚拟人时代到来后的种种社会问题,认为“一旦被创造出的有意识的思维克隆人——即智能的、有情感的、活的虚拟人,成为一个普遍的人类追求,我们将面对很多新的个人问题和社会问题,因为它从根本上扩展了‘我’的定义。”

科技的发展终将改变生命、颠覆未来。

但也唯有进步的科技才能实现跨越生死、穿越时空的现实版的“想见你”。

这件事,你怎么看?

推荐阅读
关注数
4197
内容数
906
SegmentFault 思否旗下人工智能领域产业媒体,专注技术与产业,一起探索人工智能。
目录
极术微信服务号
关注极术微信号
实时接收点赞提醒和评论通知
安谋科技学堂公众号
关注安谋科技学堂
实时获取安谋科技及 Arm 教学资源
安谋科技招聘公众号
关注安谋科技招聘
实时获取安谋科技中国职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