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大嘴巴 · 2022年05月06日

看懂这几大数字化趋势,2022不迷茫

青春有几年,疫情占三年。

前段时间这句话刷爆了社区和朋友圈,许多朋友也纷纷感慨时光飞逝。这三年来疫情在我们的城市中起起伏伏,学生们停课,工作的人停工,疫情期间兴起了网课和居家办公,也让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意识到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掀起了新一轮的变革高潮。

虽然我们并不知道疫情究竟何时才会结束,但至少我们知道,在这个充满希望的2022年,数字化转型还将继续进行。最近,新华三集团最新发布的《面向未来的数字社会——2022新华三 十大技术趋势白皮书》,基于现有技术发展趋势的洞察,用前瞻性的技术预见力,为我们勾勒出未来数字社会的模样。

image

多元化算力持续提升,成为企业高速增长引擎

“算力”这个词已经被行业强调了许多年,更是成为了整个产业发展的推动力。不过近些年大家发现,传统意义上的处理器已经不再是唯一选择,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在企业应用中,包括包括GPU、FPGA、ASIC、DPU/IPU等多种计算架构的出现也使得算力应用变得越来越分散。

image

哪怕是每个人都在用的手机,在这么小的体积内,都已经实现了CPU+GPU的异构计算模式;而在企业级领域,异构计算已经是大势所趋。伴随着云应用的出现,我们现在讨论的并不只有公有云与混合云的应用,更多则是云边协同,这其实就是如何实现后端数据中心与前段终端的工作分配。

在如今的海量数据时代,无论是在终端侧还是在边缘侧,都需要一定的算力对数据进行预处理,这不仅能够大大降低后端数据中心的压力,更可以在第一时间实现效率优化,提升业务能力。

image

比如与大众生活密切的智慧交通。如今我们在路口看到的摄像头,很多已经具备了强大的边缘测算力,可以将实时拍摄的画面数据进行预处理,再将有价值的数据发送到后端数据中心加以分析和利用,而在2-3年前这种技术还是难以实现的。如今在沿海开放地区的某些城市,通过智慧摄像头就可以实现对于路口红绿灯的智能控制,借助于实时数据控制信号灯时长,并可以实现多个路口的数据联通与互动,而不需要后端的指挥中心干预。这无疑大大提升的了交通焦虑,也是云边协同应用的代表性应用。

是时候冲破传统架构的束缚了,而算力就成为了这一改变的源动力。依照IDC日前发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服务器市场跟踪报告》显示,新华三集团2021年服务器整体市场份额17.5%,蝉联中国市场第二。其中,Non-x86服务器销售额排名第一,刀片服务器销售额蝉联第一。换句话说,新华三一直都在为中国市场提供者顶尖算力,其自身也是算力的领导者之一。

因为如此,新华三更是看到了多元算力服务的价值。在对2022年产业发展趋势的判断中,新华三认为冯·诺依曼架构在智能化时代已经暴露出应用中的许多问题,比如功耗墙、性能墙、内存墙等。而伴随着未来3D堆叠技术等全新应用的出现,存算融合将会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而这也将达到改善冯·诺依曼架构的原有问题,驱动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智能终端再升级,影视版机器人并不是“梦”

如果智慧交通依然是基于智慧城市产生的商业应用的话,那么对于个人来说云边协同可能实现的最大价值就是智能机器人。其实从2018年开始,我们身边就陆续出现了智能设备,尤以智能音箱为代表。随后从曾经的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到后续的智能空调、智能冰箱等智能家电的普及,出现了“智能家居”的概念,以至于对于那些买了新房的年轻人来说,“智能家居”已经成了标配——动动嘴说句话就能控制家用设备的感觉简直是太爽了。

在2022年,这种体验可能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层级,就是智能化机器人。当然这里说的“机器人”并不一定以“人”的形态出现,只代表这是一种采用感知、计算、通信、控制等多个核心系统组成全新计算设备,而且这种设备目前已经有了一些雏形。在如今一些主打“科技”的智能酒店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些智能化机器人服务员,它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实现各个房间简单的派送任务。比如在北京上海这些不主动提供牙刷的城市酒店中,当顾客需要的时候就会遇到这种“送货上门”的智能化机器人。

image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些智能化机器人具备了更多的图像、声音、红外、辐射等传感器,可以根据人的动作和语言指令给出回应,并可以与人进行简单的交互。而伴随着硬件架构的升级、伴随着操作系统的提升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机器人也将可以承担更多复杂、繁重的任务,并能够借助于高等级的语言程序具备理解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代替人类进行简单、重复的劳动。到了那时候,许多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就将出现,智能化机器人也将成为人类工作生活中聪明得力的助手和伙伴。

新华三也对云边协同的应用非常看好。早在多年前,新华三就提出了“城市大脑”的概念,帮助各个省市打造适合自身属性与发展的智慧城市。而在云边协同的应用驱动下,新华三也认为未来同样可以借助于强大的大数据处理能力和人工智能算力,为边缘提供强大的“云端大脑”。

这样就可以为机器人提供更广泛的工具使用、事务处理和环境适应能力。未来的智能助手型机器人将具有更加迅速准确的个性化学习能力,更加快速的学习环境、人员、设 备、物品等个性化信息,能够根据人类的自然语言指令,理解需要完成的任务,并自主寻找解决方案。云边协同 将为智能机器人提供持续提升的能力,适应更加广阔的应用场景。

image

这就是算力发展与云边协同带来的生活与生产变化。相信未来,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算力分配的案例,这也意味着算力的分布将无处不在。正如曾经科幻电影中所描述的那样,未来每一个摄像头都是一台微型的计算设备,而路上的墙壁可能都会变成一块屏幕,为每个人呈现出定制化、个性化的内容。伴随着算力的提升,这一天已经不再是梦想。

亦真亦幻的元宇宙时代要来了

新华三看到的第三个领域就是“元宇宙”,同样这也是当下展示领先技术与应用的一个最佳科技形态。应该说,“元宇宙”是借助于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而由扩展现实技术提供的沉浸式体验则是“元宇宙”最核心的特征,扩展现实是进入“元宇宙”的关键技术。

image

由此人类也就进入了虚实结合、亦真亦幻的全新时代,这也就是在2021年度大火的“元宇宙”的概念。最早提到这个概念的时候,许多人可能还不了解,甚至有些排斥——不就是小孩子过家家一样的游戏体验么。如果你把元宇宙只定位于游戏或者说是虚拟现实,未免有些片面,毕竟在全球范围内这将成为互联网应用的下一个风口。

元宇宙甚至已经被多地政府写入了工作报告。今年年初,包括浙江、上海某区、武汉、合肥、无锡等多个省市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元宇宙的价值,比如武汉市就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壮大数字产业,推动元宇宙、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地理空间信息、量子科技等与实体经济融合,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image

无独有偶,科学界也看到了元宇宙的价值。在2021年10月举行的中国计算机应用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郑纬民进行了特邀报告,其中提到“元宇宙既包含数字经济中的5G、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也融合了对VR、AR、脑机接口、物联网等技术的前瞻布局。发展元宇宙,关键在于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高质量发展”。

当然实现“元宇宙”也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也需要科技界与大众应用的不断融合。在新华三看来,目前的以VR为代表的元宇宙设备还过于庞大,而作为扩展显示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的发展趋势还是应该像更小、更轻薄的方向迈进。甚至新华三预测——未来也许我们可以连眼镜都不需要而通过脑机接口来看到虚实结合的世界,真正能做到“无感佩戴”。同时轻薄的终端硬件需要支持6DoF(六自由度)、眼球追踪等先进的技术,以使用户获得沉浸式体验。

除此之外就是刚刚我们提到的云边端协同与人机交互,这些技术同样都可以应用在元宇宙当中。目前我们的AI算力依然处于发展的初期,无论是在高分辨率还是低延时传输上都有所差距。不过结合5G、6G、网络切片等新的网络技术,借助于人工智能算法去除画面的噪声,得到更精细的画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超采样等等,就能够让画面更清晰、传输更迅捷、体验更逼真。

从政府到科技界,都看到了元宇宙的价值,而各大互联网企业更是以开放的态度拥抱元宇宙。在新华三看来,元宇宙必将成为2022年乃至接下来互联网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也将重新构建社交、教育、医疗、工业、 办公等全场景,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如果说如今我们更多处于现实世界的话,那么未来元宇宙带来的将是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并且能够与现实世界进行深入融合,也将为我们每个人增加一个额外世界的新奇体验。

可持续发展的数字社会离不开绿色低碳

说了这么多,都是新科技带来的变革,无论是算力的多元化、云边协同的普及化,还是元宇宙带来的数实融合,都离不开能源的消耗,而这恰恰是从去年起国家就一直强调的战略——双碳。作为国家级的战略规划,双碳已经为科技界带来了不少变化。比如当下热门的东数西算战略就特别强调能效的概念,虽然西部地区有些强大的能源支撑,但是在国家公布的布局中,依然将碳排放作为衡量数据中心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

这就意味着,作为碳排放大户的数据中心或者说智算中心,需要在2022年乃至以后的时间里重视能耗问题。在双碳战略的推动下,包括北京、上海、深圳等许多城市都相继出台了管理措施,要求新建数据中心的能耗值PUE不高于1.3。而对于东数西算战略来说,即便是在西部新建的数据中心也将秉承这样的理念,严格控制碳排放标准,打造绿色、低碳的新一代算力平台。

image

这就需要全新技术的支撑。就数据中心来说,可能将其分为面向基建层面的风火水电以及面向IT基础设施层面的数字化架构两个模块,其中基建层面主要是对于能源的利用率加以控制,这里可以借助于智能微网、能源互联网、 高能效制冷等技术的帮助,实现低碳节能。而在IT基础设施层面,除了使用当下热门的液冷数据中心之外,还可以在综合能效管理与IT运维控制等系统层面下功夫,同样也可以有效降低PUE,保障可持续发展。

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新华三作为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导者,自然也对数据中心的应用和运维有深度的认知,同时也在智慧园区、智慧工厂的案例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对于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也有自己的理解。在新华三看来,基于智能微网、能源互联网、综合能源管理和高能效制冷等关键技术,则可以优化能源供给和消费结构,赋能制造业在数据驱动的“黑灯工厂”中实现减排降本提质增效,极大地降低数据中心PUE,实现园区综合能源智能管理,以零碳数据中心、零碳园区、零碳工厂的建设和发展来夯实数字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其中,智能微网以分布式电源为基础,融合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控制装置和保护装置,提供了智能化的小型发配电系统;而能源互联网可以将先进信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与先进能源技术深度融合应用,涵盖新能源发电技术、大容量远距离输电技术、微能源网技术等等,形成产销服务一条龙,实现能源供应绿色化、消费电气化、配置智能化、服务共享化。

更重要的就是综合能源管理。它将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技术平台,采用“监测系统+能效分析系统+能效管理平台”的系统架构,可以提供多元化的能源服务,实现清洁能源有效利用,提升能源利用整体效率。综合能源管理将向系统化、智能化、协同化发展,实现多能协同供应和能源综合梯级利用。

得益于上述技术的应用,新华三想打造的使用可再生能源的、高能效制冷的、多元化能源服务和智能化管控为一体的全新一代数据中心。同时新华三预测,数据中心、园区和工厂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将达到60%,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PUE将低于1.1,我们也将迈向绿色、节能的“低碳之路”,与传统粗放管理的数据中心说再见。

从个人到社会,从家庭到企业,从东部到西部,数字化已经成为整个社会面临的新浪潮,我们每个人也都身临其境,并扮演着推动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其实除了上述应用场景与技术趋势之外,其实在网络、安全、物联网、通信等多个领域,数字化也都有全新的应用场景和形态。可以预见的是,伴随着数字化转型进入新阶段,沉浸式、多元化、协同化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多,同时数字化还将与双碳战略结合,在稳定发展的同时保障绿色、节能,为整个产业发展开辟出全新的道路。

推荐阅读
关注数
1932
内容数
249
专注开放计算、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企业数字化转型、云计算等领域产业观察及产学研合作。
目录
极术微信服务号
关注极术微信号
实时接收点赞提醒和评论通知
安谋科技学堂公众号
关注安谋科技学堂
实时获取安谋科技及 Arm 教学资源
安谋科技招聘公众号
关注安谋科技招聘
实时获取安谋科技中国职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