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阿里云独占中国AI云超三分之一市场,碾压2-4名总和!

2025年9月,国际权威市场研究机构Omdia发布的《中国AI云市场,1H25》报告,让中国AI云市场的竞争格局清晰呈现:阿里云以35.8%的份额稳居第一,远超第二名火山引擎(14.8%)、第三名华为云(13.1%)和第四名腾讯云(7%)的总和。

这一数据标志着中国AI云市场竞争已进入“一超多强”的新阶段,阿里云的绝对领先地位凸显。

AI云:产业智能化的核心基石

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科技界的战略制高点,凭借颠覆性的创新能力,其正持续重塑全球竞争格局、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并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因此受重视程度空前高涨。

而承载AI性能的重要平台就是AI云!

AI云并非单一产品,而是以云服务形式集成的全栈人工智能能力。据Omdia定义,其核心包含三大层级:IaaS提供GPU算力、高性能网络与存储等底层资源;PaaS涵盖模型训练、数据处理、推理部署等开发平台;MaaS则提供大模型API、微调及应用开发服务。

AI云之所以成为产业智能化的核心基础设施,关键在于它大幅降低了AI应用门槛。企业无需自建昂贵的算力集群或从零训练模型,就能高效调用先进AI能力。其全栈协同特性形成从算力调度到模型优化的闭环,推动AI技术从“可用”迈向“好用”,成为驱动行业重构的关键力量。

阿里云“全栈AI”体系:全面领先的三层布局

阿里云能在中国AI云市场取得“断层第一”的领先地位(占35.8%份额,超2-4名总和),其根本在于已构建起从底层算力、开发平台到模型服务的“全栈AI”体系,实现了技术深度与生态广度的双重突破。

在IaaS层,光是数据中心,阿里云就在全球29个地域运营89个可用区,可对外提供多种形态的GPU弹性算力。2025年,阿里云新增启用8个数据中心,包括北京、上海、东南亚及拉美等地区,进一步强化全球算力覆盖。

阿里云的PaaS层,则是通过人工智能平台PAI、大数据计算MaxCompute和推理服务EAS,覆盖了从数据处理、模型训练到部署的全链路需求。PAI平台支持主流AI框架,可大幅提升开发效率,例如帮助车企将自动驾驶模型训练周期大幅度缩短等。

在MaaS层,作为国内最开放的企业级模型枢纽,阿里云百炼平台集成了通义系列、DeepSeek、Llama等开源大模型,提供API调用、模型微调及应用开发服务。其推出的全生命周期MCP服务,可在几分钟内快速搭建Agent智能体,并接入高德、无影等50余项生态服务。

超10万亿Tokens调用:企业级AI爆发的“第一引擎”

阿里云的全栈能力不仅体现在技术布局上,更在实际应用中转化为显著的生产力提升。根据沙利文发布的《中国企业级大模型调用全景研究,2025》报告,202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级大模型日均消耗量超10万亿Tokens,同比暴增363%。其中,阿里通义以17.7%的调用占比位居第一,这一数据不仅体现了通义模型在企业端的广泛认可,更揭示了阿里云全栈体系正在推动AI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根本性转变。

数据背后反映出的关键趋势是:企业选择大模型时,正从“追求单一最强模型”转向“为场景匹配最优解”。而阿里云凭借全栈体系,真正实现了从底层算力到上层应用的高效协同,通过技术、产品和生态的三层赋能,让企业能够“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AI”。

具体而言,阿里云通过三大核心路径实现生产力转化:

首先,在“用得起”层面,阿里云通过弹性算力调度和开源模型生态,显著降低企业AI应用成本。其自研的灵骏智算集群支持万卡级GPU互联,资源利用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同时,通义开源模型系列(如Qwen2.5-72B、Qwen2.5-VL等)提供免费商用授权,降低企业模型采购成本。

例如,相比于过去基于本地服务器部署自建模型的方式,通过百炼平台接入通义千问后,叮咚买菜将模型推理成本降低了70%以上。

其次,在“用得上”层面,阿里云通过PAI平台和百炼服务,大幅简化开发部署流程。PAI平台支持低代码可视化建模,内置200+预训练模型和30+行业模板,将模型开发周期从数月缩短至数天;百炼平台提供RAG增强检索、智能体工作流编排等工具,支持分钟级快速部署企业级AI应用。

最后,在“用得好”层面,阿里云依托行业定制化解决方案,推动AI与业务深度融合。其推出的“行业AI引擎”覆盖金融、零售、制造等10余个垂直领域,提供场景化模型微调工具和私有化部署方案。例如,某零售企业基于通义千问和PAI平台构建了智能客服系统,在618大促期间自动处理了海量用户咨询请求,实现了响应速度的数倍提升,并大幅降低人力成本。

这些实践表明,阿里云的全栈AI体系正在重新定义企业智能化路径:不再是简单的技术采购,而是通过算力优化、平台赋能和生态协同,将AI技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提升。随着多模态模型、智能体协作等新技术范式的成熟,阿里云正推动AI从“单点应用”走向“系统重构”,为产业智能化提供可持续的进化路径。

总的来看,阿里云在中国AI云市场的领先并非偶然。其通过IaaS、PaaS、MaaS三层能力的深度整合,构建了从技术到应用的完整闭环,让AI从“技术红利”转化为“产业红利”。随着开源模型成为企业主流选择(沙利文预测未来超80%企业将采用开源模型),阿里云凭借开放生态和全栈优势,正成为中国产业智能化的“新基础设施”,引领AI云新时代的发展潮流。

推荐阅读
关注数
853
内容数
122
目录
极术微信服务号
关注极术微信号
实时接收点赞提醒和评论通知
安谋科技学堂公众号
关注安谋科技学堂
实时获取安谋科技及 Arm 教学资源
安谋科技招聘公众号
关注安谋科技招聘
实时获取安谋科技中国职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