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企业内部应用的场景多了之后,一到业务峰值,用户并发涌上来,要是调度系统不给力、加速引擎没提效、KVCache优化不到位,服务一旦卡壳,不仅用户体验崩了,还会带来业务损失;
当下,全球金融机构都在加速推进业务、流程与IT体系的重塑。IDC一项针对全球金融行业的调查显示,目前没有做任何生成式AI工作的企业,数量为0。业内所有企业都在涉足AI,甚至已经有37%的金融机构,在整个组织的大多数应用中,都嵌入了生成式AI能力。
“自古华山一条路,登临犹比上天难”,华山的险峻难攀,恰如当下中国企业的增长困境:存量市场天花板已经清晰可见,企业必须向更高处走,摘取数智化技术的果实,为业务赋能;向远处行,全球化向外部拓展,实现业务版图的延伸,避免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第一次展开,从手机变成迷你平板;再一次展开,从平板变成笔记本屏幕。同时,其轻薄程度与直板机无异、搭载四千万像素镜头和新一代麒麟9020芯片,兼具多屏共用的特点。
纵观数十年IT产业,硬件、架构、平台、应用……很多事情都在变化,但只有一件从未变过,那就是数据的重要性。
8月下旬,《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文件中提到:到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需超过70%;到2030年,这一比例需超过90%。
曾几何时,我们对大模型的需求是“智能涌现”,是能够滔滔不绝为我们提供内容,什么问题都能给出令人眼花缭乱的回复。初见这种能力时的讶然与惊喜,在今天依旧令人难忘。
“人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互联网时代用文字,移动互联网时代用图片,等到人人都具备设计能力的那一天,3D设计会成为一种全新的需求表达形式。”去年,一位AI3D创业者跟我说这句话,我没信。
2025年盛夏,钉钉在十周年发布会上,首款AI硬件DingTalk A1正式亮相。这款号称要重新定义智能办公的录音硬件,以其仅3.8毫米的超薄机身和强大的AI语音转写功能,瞬间吸引了众多关注。
不久前,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首次系统性地提出人工智能与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和全球合作这六大重点领域的深度融合目标:
《悟空传》里有一句话:“若天压我,劈开那天;若地拘我,踏碎那地。”道尽了孙悟空打破束缚的决心。今天的中国AI乃至各行各业,都无法忽视AI算力受到制约的无形枷锁。
去年开始,智能体成了科技圈最火的搞钱赛道。一批低代码、无代码开发平台,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把过去需要编程、调模型的复杂开发流程,简化成了搭积木式的拖拽操作,只用几个步骤就能搭建一个智能体。
作为全球顶级AI盛会,上月末结束的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历来是科技巨头秀肌肉的舞台。往年展位被算法公司、IT智算厂商以及互联网大厂瓜分,家电品牌从未出现在核心展区。
最近,AI领域关于AI Infra,即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讨论越来越热烈。DeepSeek V3.1发布后,一则适配下一代国产芯片的官方留言让寒武纪的市值预估全面上调。百度的昆仑芯中标了中国移动集采项目的十亿级订单。从产业界到投资界,可以说全面提升了对AI基础软硬件的整体期待。
前不久,一个忙碌的工作日上午,“2025华为算力场景发布会暨北京xPN伙伴大会”现场人声鼎沸,前来参观的人群和讨论声络绎不绝。
你是否也曾被一个转瞬即逝的视频灵感所打动,却苦于不知如何将它变为现实,被复杂的视频剪辑过程劝退?是否曾幻想过,只需动动嘴皮子,就能让脑海中的故事自动变成一部视觉大片?
相比于追逐短期热点,有些行业变革需要沉淀下来,才能看清背后的价值。近期 vivo三十周年推出的vivo Vision混合现实头显探索版,在科技圈掀起热议,刷屏了我的朋友圈和社交媒体。
1776 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将传统手工作坊转化为规模化生产的工厂,蒸汽机由此成为工业革命的动力心脏。今天,AIGC技术在视频内容产业引发深刻变革,行业都在寻找那一部让视频制作从手工作坊到工业化生产的“蒸汽机”。
两千多年前,屈原挥笔写下《天问》。诗中,他用一百七十一个问题,问遍了天地离分、阴阳变化。那时的他,眼眸中尚且看不到星辰的运行与物理的奥义,但依旧叩问着天地,追问着终极。
四十年前,班加罗尔的小办公室里,Infosys创始人用250美元启动资金创造了数百万个中产阶级岗位,让印度工程师一度成为全球IT外包不可或缺的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