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是后殖民主义时期学术界对近代“西方中心主义”的一个批判概念,处于中心立场的“主体”和位于边缘地位的“他者”构成一种不平等的对立关系,这种“中心主义”的思想在古代中国和在今天的中国也都非常有市场。曾经,“他者”视角意味着文明的冲突,但现在,“他者”也可能为具有自省能力的“主体”带来参照学习的可能性。
2021年通信产业最火的词是什么?从2021世界移动大会·上海的实际情况来看,“云网融合”可能要与5G一争高下。
国家层面,各国都在加大相关扶持投资,在美国商务部的出口管制清单上,量子计算赫然在列,俨然已经成了未来国家战略博弈的重中之重。
4G时代有人形容运营商的状况,是“一碗汤、汤一碗,倒过来叮当响,倒过去响叮当,每倒一次,行业价值下降一次”。而5G的到来,可就不再是原来那一碗汤了,而是香气四溢、人人垂涎的“满汉全席”。对于运营商来说,5G当然是个好东西,但通往美味的道路却是曲折的:
作为一个创作者,我有一种看什么都喜欢从内容层面思考的“职业病”。比如最近几档选秀综艺节目由于选手水平过于参差,让不少网友们发自肺腑地控诉“我们内娱完蛋了!”
企业数字化经历数十年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在目前阶段,企业上云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主要趋势。而上云必先配网,与企业上云相配套的云网服务需求也随之提升。
过年期间,难得拥有了可以不用担心工作Deadline、随意玩手机的空闲,但在手机屏幕里度过数日之后,我反而有点百无聊赖,甚至有些生气了。智能手机,一个人类社会工业制造设计娱乐等最高技艺的“集大成者”,难道就只有这点东西了?
用上5G手机以来,我们身边似乎一直飘荡着这样一个质疑: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5G网络并没有太大用处,因为相关应用还没跟上。
“永生”,应该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深的执念了。任何一个人都可能在某一刻冒出这样一个念头:“假如我可以长生不死呢?”
无论你在哪,在做着什么,想必都对即将过去的庚子年记忆深刻。这一年里我们经历了太多困难险阻,当新春即将来临,我们或许可以长舒一口气,对自己说——我做到了,我们依旧在前进,万里山河仍无恙。
互联网巨头的一点风吹草动,都会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如果再与风口浪尖上的“芯片”相结合,那绝对足够吸睛。即便是过年七天乐期间,百度将成立独立芯片公司的消息,依然引发了讨论。我们知道,2020年人们最希望看到的,就是互联网巨头能够“别惦记几捆白菜”的流量经济,而是回归纯粹的技术创新,用自身的能量去探索科技的...
如今这种羽肉皆奇的家禽人人皆知,家里时不时会买只乌鸡煲汤。但这种很可能发源于江西泰和地区的动物,其实到了乾隆年间才见于文献,在可食用动物里是货真价实的“新物种”。1915年,泰和乌鸡还参加了极富盛名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时间成为欧美各国动物园里的宠儿。
2021年,5G来到了真正的价值蜕变阶段,中国5G产业化与产业5G化发展也来到了真正的战略关键期。从2019建网+终端上市,到2020网络普及+行业应用试点+终端规模化,延续中国5G产业的发展速度,我们很自然能推理出2021年将是5G消费者应用普及化,以及5G行业应用大规模复制推广的一年。
我们知道,美剧《西部世界》主要讲了一个“作为人工智能的接待员如何从被人类奴役的状态中觉醒,并最终反抗人类”的故事。
你多久没有主动下载新的App了?除了被马斯克带火的Clubhouse,以及打工人必须安装的五六七八个远程办公软件,2020年我的手机内存一直保持恒定,少有新应用能激起波澜。
2020年是人类历史上极为糟糕的一年,不过对于自动驾驶领域来说,或许情况正相反。相比2019年众多明星级自动驾驶初创公司或倒闭、或卖身、或拿不到融资的窘境,2020年可以说是收获颇丰:不仅技术上有所突破,马斯克公开声称特斯拉将实现L5级自动驾驶;在落地应用上,也开始频繁走向公共视野,百度在多个城市推出了自动驾...
过年少了点年味儿,是一个春节的老话题了。为此,网友们开始争当春节气氛组,打算在过年搞点事情,在自己的小宇宙燥出点过年的气氛来!而面对上年纪的父母、异地过年/加班的选项、严防死守的防控措施,要凭一己之力带嗨全家人的过年氛围,堪比游戏选了HARD模式。
也许你能找到所有关于人工智能的内容,都有一个共性:它们都是在用人类的视角看待人工智能,对其评头论足,前瞻后顾。
黑天鹅出没的2020,毫无疑问是糟糕透顶的一年,也成为技术成果与创新喷涌的一年。。疫苗技术、无人驾驶、在线办公、5G大规模商用、产业数智化等等,成为了过去一年社会生活的主脉络。
而某种程度上来说,5G专网不是让各行各业“弯道超车”,而是直接给它们来了一个“换道行驶”。谁先开上这条“新高速”,就能更快迎来换道发展的新未来。相信通过前两篇系列文章,大家或多或少会觉得5G专网有点意思。但洞悉它的游戏规则,就比较复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