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屈原挥笔写下《天问》。诗中,他用一百七十一个问题,问遍了天地离分、阴阳变化。那时的他,眼眸中尚且看不到星辰的运行与物理的奥义,但依旧叩问着天地,追问着终极。
四十年前,班加罗尔的小办公室里,Infosys创始人用250美元启动资金创造了数百万个中产阶级岗位,让印度工程师一度成为全球IT外包不可或缺的关键词。
今天,华为相机解决方案专家熊谌飞在《长焦十年之路对谈》直播中,首次系统揭秘了华为手机长焦技术的十年进化史。从P9双摄到Pura 80系列“一镜双目”,每一代影像旗舰,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诞生秘辛。
相信很多电商人都在为这样的场景烦恼:深夜直播时,主播嗓子哑了,观众却在疯狂刷屏问尺码;大促爆单时,客服被咨询淹没,眼睁睁看着订单流失;好不容易引来的流量,却因为推荐不精准,转化率始终上不去……
当我们习惯了与Siri、小X同学闲聊时,一项深刻的变革正在发生:智能语音正从消费级的“玩具”,悄然进化为企业级的“生产力工具”,在金融、医疗、跨境电商等专业场景,重塑着企业的服务模式与核心竞争力。
2025 年8月7日,恰逢开放计算技术大会开幕,立秋的北京酷热难耐,仍然无法阻止全球ICT、智算从业者,以及不少想用好AI的企业前来参会的热情。人潮涌动的展厅,座无虚席的会场,说明各个行业都有不少落地AI的困惑与问题,迫切渴望寻找解决之法。
2025年7月中旬,郑州轻工业大学的暑假已经开始,校园里行人稀少。我们一行人来到综合楼二层的梅科尔工作室,几张长桌拼在一起,仍有几十个学生坐在电脑前。
作为“九河下梢”与“河海要冲”的天津,自古以来就是贯通南北商贸的关键节点。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这座城市再次展现出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
在全球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5上,AI智算中心超节点无疑是最火爆的话题。各家都在发布自己的超节点方案,其中华为昇腾384超节点作为官方认证镇馆之宝,成为各大媒体、国内外观众的必打卡点之一。
史上最火爆的一届WAIC,现场人潮涌动。除了炫酷的人形机器人,智算基础设施、液冷服务器等AI重器,普通人最好奇、立刻就能用上的黑科技,就是智能体了。
在互联网服务“秒办、秒回”成为常态的当下,用户对运营商客服的服务感知要求更高。然而,传统客服热线存在诸多问题:机械的语音提示层层跳转,人工客服面对海量咨询时手忙脚乱,难以快速应变和有效解决问题;传统机器人客服缺乏主动性,答非所问,严重影响用户满意度。
我们随手使用智能手机刷视频、玩游戏的生活体验;随处可以实现的移动办公;全屋智能的家居设备;穿梭于道路的智能汽车;工厂中轰鸣的工业互联网设备。这些曾经只能出现在科幻文学中的场景,都是依赖无线网络持续进步才变成了现实。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信息革命以来,每一次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进步,都在以无线...
还记得五年前用手机拍演唱会的绝望吗?山顶座位拍出的偶像就像一团发光的马赛克,照片流传到社交平台,甚至别人都猜不出你去的是哪个爱豆的现场,演唱会拍摄还是单反的天下。
踏入WAIC 2025的展厅,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浓郁的智能化气息,各大展台都陈列着最具未来感的前沿技术。
此前我们报道过罗永浩数字人的直播首秀,不少普通人和中小企业都十分惊艳,感觉跟真人没什么区别。一边艳羡不已,一边在心里犯嘀咕:自己在网上只是小透明,不是老罗这样的大IP,谁能圆我一个出道带货的主播梦啊?
AI大模型爆火以来,金融、互联网、医疗等高精尖领域,被看作AI落地的温床,数据多、不差钱、信息化程度高,付费能力与意愿也很强。
一周前,硅谷爆出消息:Meta以4年2亿美元的天价合约,从苹果挖走AI模型团队负责人庞若明,并组建超级智能实验室,誓要在AI竞赛中翻盘。然而,声势浩大的人才争夺战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残酷的现实——Meta,这家曾经的社交媒体霸主,在AI的路上,可以说节节落败。
2025年3月,Manus横空出世,凭借一段“智能体自主完成任务”的演示视频,一夜之间成为科技圈宠儿。发布一周内,200万用户挤破头预约,内测码被炒至10万,仿佛AI的下一个ChatGPT时刻已经到来。
在2013年由斯派克·琼斯编剧和执导并获得第86届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的科幻电影《她》中,主人公西奥多·托姆布里是一名专为他人代写书信的创意文案工作者,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接触到了一款先进的AI机器人萨曼莎,她风趣幽默又善解人意,能够通过和人类对话,不断丰富自己的意识和情感,两人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萨曼...
跟不少企业人员交流过,有一句话令我至今难忘。对方说:电力定义的工业经济产能过剩,土地承载的房产价值已到顶峰,而数据孕育的智能价值刚刚萌芽,AI是所有产业发展的新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