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enceLIVE China 2025 中国用户大会, 作为目前中国 EDA 行业覆盖技术领域全面、极具规模的技术交流平台,此次大会定于 8 月 19 日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盛大开幕。
上海,2025年8月15日 —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与数据安全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澜起科技今日重磅推出第六代津逮®性能核CPU(以下简称C6P)。这款融合突破性架构、全栈兼容性与芯片级安全防护的高性能服务器处理器,旨在为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云计算及关键行业基础设施提供强大的算力引擎。
2025年8月5日,国内半导体软件领军企业广立微自主研发的通用型统计分析软件DE-GENERAL(DE-G)云端版本完成部署,即日起面向全球用户开放免费试用。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统计分析软件,DE-G在数据可视化探索、高级预测建模、全流程质量管理和实验设计等领域展现出卓越性能,已在国内多家企业获得广泛应用与高度评价。此次...
一夜之间,网络成为了AI时代的新宠,几乎所有参与数据中心的企业,近几个月来都在谈论网络。GPU依旧火热,但AI网络似乎受到了更多关注,从硅谷巨头到初创新企,大家乐此不疲地讲着AI网络的多元应用与广阔前景。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但如果信息无法到达其预期目的地,那么它就毫无用处。而信息从这里到达那里的方式就是通过互连。
于笔者而言,最初关注到纳芯微,是因为其在隔离器件领域的卓越表现。纳芯微以此打破了海外巨头长期以来的市场垄断,更为中国芯片企业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上海,2025年8月8日—澜起科技今日宣布,继时钟发生器芯片成功量产后,公司旗下时钟缓冲器和展频振荡器产品已正式进入客户送样阶段。该系列时钟产品凭借高性能、低功耗及易用性等核心优势,将为人工智能、高速通信、工业控制等关键领域提供精准、可靠的时钟信号支撑。
整个地球村的微电子类展会,尚未开幕就无展位可卖的数下来一只手都用不完,在这屈指可数者中就有中国身影,而且是中国人自己可控的国际化半导体展——将于9月4日至6日在无锡太湖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第十三届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及材料展(CSEAC 2025)。
2025年8月3日-4日,2025中国国际低温键合3D集成技术研讨会(LTB-3D 2025 Satellite in China)在天津成功举办。本届大会吸引了来自英国、新加坡、日本、奥地利、荷兰、德国等国家200余名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包括20余所国际顶尖高校、科研机构和10余家行业领军企业的专业人士,共同探讨低温键合3D集成领域前沿技术发展。
手机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经历了30年左右的发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通讯制式上,从最早的大哥大到2G GSM手机,发展至如今5G手机出货量占比已超50%,通讯质量也从早期的2G数字通话,发展到支持高清视频通话和低延迟应用;交互方式上,从物理按键发展到触控屏再到折叠屏;功能上,早期的手机只能基础通话和发短信...
近年来,随着半导体行业受到的关注度和注入的资金不断提升,国内射频前端厂商也发展迅速,催生出如卓胜微、唯捷创芯、昂瑞微、飞骧、锐石创芯和慧智微等优秀厂商。这些企业崛起到一定规模后,资金实力逐渐雄厚,如何规划后续的发展路径并建立护城河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中,最受关注的问题莫过于——国内射频前端厂商现阶段...
2025年7月24日,英特尔发布了第二季度财报。这份财报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堪称新任CEO陈立武(Lip-Bu Tan)自3月上任后的第一份正式“答卷”。作为半导体产业链资深的资本派人物,陈立武被寄予重振英特尔的厚望。因此,这份财报也不仅是一组财务数字,也代表着战略调整的初次落地。
Virtuoso 定制集成电路设计平台和 Spectre 仿真平台是业界最流行的工具。在定制模拟设计分会场 Cadence 将会介绍最新一代 Virtuoso Studio 和 Spectre 平台的新的技术演进和功能,覆盖整个定制设计的完整流程,并且我们邀请了一些 Cadence 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分享他们如何应用 Cadence 的定制设计、仿真验证及寄生抽取工...
【蚌埠,2025年7月31日】 7月31日上午,安徽云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云塔科技、安努奇)融资签约仪式在蚌埠市大富科技产业园隆重举行,云塔科技正式对外宣布完成近3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安徽国控投资有限公司和大富科技(安徽)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领投,标志着作为射频芯片新锐的云塔科技正式迈入加速发展新阶段。蚌埠高...
在英特尔、博通、Marvell、英伟达等巨头的联手推动下,CPO(co-packaged optics:共封装光学)这个概念越来越被人熟悉。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大模型推高数据中心数据流量传输、“超节点”日渐走红的当下,CPO被提上了紧急议程。
人工智能蓬勃发展,AI芯片成为全球讨论热点。凭借GPU先发优势,英伟达在领先算力和友好生态的支持下近乎垄断市场,公司业绩和市值屡创新高。AMD CEO Lisa Su在日前的采访中也预测道:“仅用于AI和大型计算系统的加速器市场规模在几年内就会超过 5000 亿美元。”正是在这样的市场现状下,无论是做芯片的,还是使用芯片的,...
几十年来,我们一直用错误的方式构建通用CPU——这是Efficient Computer团队的大胆宣言。为此,他们在今日正式发布了其首款产品 E1 处理器,希望开创通用计算效率的新时代。
在GPU领域,长期以来几乎只看得到英伟达、AMD、英特尔三家巨头,尤其是英伟达,凭借其强大生态、技术积累和品牌影响力,牢牢掌控着高端游戏与专业图形市场。从RTX 20、30 系列的光线追踪,到RTX 40 系列的AI加速,无一不是工业级性能与软件生态的综合体现。
在AI、大模型、智驾、物联网等技术持续演进的推动下,芯片设计正加速迈入“高度定制化”时代。过去那种依赖标准单元构建大规模芯片的模式,已难以满足日益精细化、场景化的设计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