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网 · 2020年09月15日

【芯调查】“后浪网红”Cat.1:十年饮冰终上位 风口“热战”硝烟起

image

集微网报道(记者 张轶群)诞生于2009年的终端设备无线性能标准Cat.1,在国内受到关注也就是近几年的事。

时也、势也。政策、市场、产业生态成熟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合力之下,如今Cat.1在中国被推向前台,一跃成为“后浪网红”

今年近千万的出货规模以及明年亿级的市场预期,巨大空间诱惑之下,玩家纷纷入局,竞争硝烟渐起,风口下的Cat.1产业呈现“高热”之势

后浪网红:十年苦等终迎风口

Cat.1呈现大火的最大原因是其非常适合于如今的中国国情。运营商2G/3G退网以及国家政策层面的引导被视为Cat.1走向前台的重要推手。

国产芯片未能实现技术突破,搭载进口芯片的模组成本较高,市场空间有限,产业推进动力不足,此前Cat.1在国内一直没有实现规模发展

如今,随着我国4G网络建设的日趋完善以及5G网络的规模部署,2G/3G退网条件已逐渐成熟,三大运营商纷纷启动相关工作。去年下半年,国产Cat.1芯片陆续问世并实现规模出货,这些都为Cat.1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作为“低配版”的4G技术,Cat.1被视为承接2G/3G退网后物联网终端升级需求的最佳选择。Cat.1同2G/3G、eMTC、NB-IoT、Cat.4覆盖的业务有一定重合,但与这些技术相比,Cat.1凭借网络覆盖、成本以及性能优势,特别适合承担中速场景的需求。

中速场景以能满足一定高速移动、时延敏感、支持语音、低成本和低功耗的需求为特征,占到物联网连接数的三成,属于亿级市场,规模庞大。公网对讲、共享经济、金融支付、可穿戴/追踪、智慧能源、工业控制等是典型代表。

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国内三大运营商存量物联网连接数11.5亿个,2G占比42%,仅对2G存量的替换空间达到4.8亿个。目前连接净增也主要在NB-IoT与4G上,因此Cat.1在2G/3G存量市场有广阔的替代空间

5月,工信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明确了我国移动物联网的演进路径:即2G/3G向Cat.1和NB-IoT转换、服务于中低速场景;Cat.4向5G转换,服务高速场景,为Cat.1的发展指明方向。

在有方科技副总裁罗伟看来,国家明确的政策导向,运营商积极推动,NB-IoT和Cat.1产业迎来发展风口。据罗伟介绍,今年5月份工信部发文后,很多应用场景和新的项目已经向Cat.1切换,今年有方科技的Cat.1模组出货量预计将达到百万级

“实际上从年初起,我们的Cat.1模组产品已经在包括共享电动车、充电桩、公网对讲、商用设备监控等领域批量发货,今年Q3到Q4还会快速上升,Cat.1的规模商用已经开始。在政策牵引下,将加速Cat.1的商业步伐。”罗伟说

爆发前夜:Cat.4份额先遭抢夺

根据中国移动的数据,截至目前全国Cat.1产品月出货量已达百万级。部分行业人士看来,Cat.1产业仍然处于爆发前夜,原因在于Cat.1的市场潜能还未得到充分释放。

“目前看到Cat.1更多的还是替代Cat.4的市场份额。像车载定位、视频监控、共享设备、金融支付、对讲机、充电桩等,之前基本用的都是Cat.4模组,由于Cat.1模组成本比Cat.4便宜近一倍,将有望取代如今85% Cat.4的应用场景。”移芯通信副总裁杨月启告诉集微网

杨月启认为,目前Cat.1对于2G的替换还没有大规模起量,毕竟当前Cat.1成本还是远高于2G,而运营商今年年底会商用R14网络,这对成本更优的NB-IoT替换2G应用也是利好。此外,物联网的应用场景太碎片,尤其在一些对于设备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景,也会因测试条件非常苛刻,造成Cat.1模组在支持这些场景时的产品测试周期拉长,影响规模上量的时间

一位行业人士对此表示认同。“虽然国家政策和运营商的引导,能够起到规范市场的作用,但毕竟2G存量市场过于庞大,今年2G模组的出货预期还有2亿左右,替换尚需一定时日。紫光展锐、联发科每月的2G芯片产能均为千万级,而且还处于缺货状态。”该人士表示

image

紫光展锐工业物联网行销总监邱斌认为,对于2G/3G切换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虽然2G物联网终端出货的巅峰已过,逐年递减趋势,但保有量和年出货量仍然巨大。

“2G/3G切换过程将通过NB-IoT和Cat.1的互补,通过产品迭代,实现平滑迁移。未来将呈现NB-IoT、Cat.1、5G共存和互补的局面,5G是千万级的市场,而NB-IoT和Cat.1将是亿级市场。”邱斌说。

也有行业人士认为,电信联通很久之前便启动2G退网,中国移动明年不再新增2G用户,加之政策引导,实际上在明年,新增2G物联网终端便会向Cat.1规模迁移,迎来爆发

合宙通信CEO秦鹏告诉集微网,最近半年来,合宙通信客户几乎所有的2G新项目,都在用cat.1实现替代。截止到9月中旬,合宙已有超过5000个客户使用了Cat.1模块开发物联网产品,从4月到9月,合宙通信累计出货 Cat.1模块已经超过150万

“今年Cat.1模组行业预期规模将会达到1000万左右。而明年整个市场对于Cat.1模组的需求将会超过2亿。”秦鹏说

玩家入场:技术成本困局得解

明确的政策导向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为Cat.1的在国内的发展提供了的必要条件,而芯片和模组厂商的相继入局,产业成熟度的不断提高则是助力Cat.1产业实现规模发展的关键。

就集微网了解,高通于2016年便推出了和Cat.4共享平台的Cat.1方案,同时支持 GSM、Cat-M、NB-IoT等多种制式,因此成本较高,生产的模组与国产Cat.4模组价格相差无几。2017年中国电信由于CDMA网络成本较高,曾考虑利用Cat.1迁移物联网用户,但受限于成本并没有实现。

技术和成本的双重困境导致Cat.1芯片近年来在国内并未得到很好的发展,这造成无论是运营商还是模组厂商推进Cat.1的动力不足。

Cat.1芯片具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其中CPU、芯片尺寸、内存、客户化空间,以及协议栈兼容性、外围接口、频段、速率等一系列软硬件配置和指标,都是Cat.1芯片的重要参数

Cat.1虽然速率低,但也属于4G通信制式,需要非常大的研发投入,对于网络兼容性要求也很高。全球范围内,能做 Cat.1芯片的公司并不多。到目前为止,只有高通、Sequans、Altair、紫光展锐、翱捷科技有能力量产Cat.1芯片。

image

2019年下半年,国内厂商紫光展锐、翱捷科技分别推出Cat.1芯片,大幅拉低模组价格,随后模组厂商纷纷跟进推动实现模组规模量产,结合终端市场需求迸发以及政策的牵引,国内Cat.1产业发展序幕逐渐拉开。

image
目前,基于紫光展锐的Cat.1芯片春藤8910DM,已有有方科技、中移物联、联通物联、博实结科技、飞图同辉、美格智能、有人物联网、合宙、龙尚科技、骐俊物联、夏新等推出相关模组产品。基于翱捷科技的Cat.1芯片ASR3601,已有移远、移柯、高新兴、域格、信位通讯、锐骐科技、芯讯通等推出相关模组产品。

据集微网了解,紫光展锐和翱捷科技目前推出的Cat.1芯片产品均采用28nm制程,其中,展锐下一代Cat.1bis芯片将会使用22nm工艺,预计2021年Q2推出。同时,基于当前春藤8910DM的减配版本也会在2020年Q4推出,面向移动物联网的细分市场。翱捷科技也将在今年Q3推出22nm制程的下一代产品。移芯通信的Cat.1芯片在加速研发中,预计明年发布

此外,有方科技等模组厂商已经发布了二代基于国产芯片的Cat.1模组产品,实现成本、性能、尺寸、功耗上的进一步优化。

另据了解,经过从2019年到2020年这两年的市场检验,国产Cat.1芯片和模组占据Cat.1市场几乎全部份额。芯片与模组产品的快速迭代,更多玩家的入场,将有助于Cat.1模组成本的进一步下探和规模普及

竞争“热战”:价格见底“倒挂”存忧

站上风口的Cat.1产业热度急剧升温,众多玩家相继涌入后的争夺卡位也使得当下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

从芯片原厂看,紫光展锐和翱捷科技已经开始了在模组厂商之间进行合纵连横。而模组一侧,在国产Cat.1芯片问世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为迅速抢占市场,厂商之间竞争激烈,价格从去年Q3的90多元,到年初50多元,再到如今30元出头,可谓屡创新低

一位资深蜂窝芯片人士告诉集微网,为了抢占Cat.1市场先机,部分模组厂商的产品报价和成本已经倒挂,在他多年从业经历中,模组领域出现这样的竞争状况还是第一次看到

完全是亏本在做!现在模组厂商给的报价都是半年、一年后的预期,因为终端用户采用模组设计成产品实际上时间要6-9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模组厂商知道终端用户设计之初不会大量采购,就通过这种方式争抢市场。”该人士说

另一位模组厂商人士对此表示认同,该人士指出,如果终端客户一味要求降低价格,虽然最终用户是受益者,但对整个产业伤害极大,对整个生态而言并非好事。

杨月启也认为,只有让产业链各个环节都能获得一定利润,整个产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否则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特别是小企业生存将更加艰难。

对于模组市场的激烈竞争,罗伟表示在预料之中。

“NB-IoT模组也曾遭遇过这种情况,从最初80元左右经过几轮招标后边下探到30元左右。模组领域一直是处于充分竞争的状态,目前在Cat.1领域看,产品同质化较高,一些小玩家没有更好的手段只好通过低价手段杀入试图率先卡位,大企业也会迅速反击。”罗伟说。

罗伟认为,目前Cat.1模组价格已经逼近底线,同时他强调价格并不会成为唯一因素,产品品质、可靠性、研发技术支持和交付等综合能力仍是在这个领域立足的根本,他也认为相对较小规模的厂商进入这个市场将会比较吃力

秦鹏认为,Cat.1是未来5-10年蜂窝物联网最主流的通信制式,各家模组厂家都不能承受丢失市场份额的风险。但秦鹏认为,现在很多价格都是市场在误传。

实际成交价格据我所知都非常理性,并没有按照外界传的那么低的价格去成交,模组厂商的激烈竞争,只是表面上的口水话竞争,真实的竞争情况并不激烈。毕竟硬件成本是实实在在的,哪家也没办法去大量亏本出货。报价和成本倒挂的现象,在个别场合可能存在,但不可能成为主流。模组厂家的价值是为厂家提供技术服务,价格并不是最关键因素。所以,低于成本价销售的模组厂家,迟早会被市场淘汰。”秦鹏说

场景爆发:腾讯大单花落谁家?

成本的快速下降正使得Cat.1在多个中速应用场景中迅速占领身位。在中国联通发布的《物联网Cat.1白皮书》中,车载定位、视频监控、电力抄表、车载OBD、公网对讲、可穿戴设备、金融支付、共享设备被列为八大典型应用场景。

多位行业受访人士表示,在目前阶段,共享类硬件、公网对讲、充电桩、GPS tracker、POS机、云喇叭等领域Cat.1模组起量较快。

在罗伟看来,共享类行业正在为Cat.1市场释放巨大空间,也将成为需求最先爆发的场景之一。

“共享充电宝从最早的2G模组到去年下半年切换成Cat.4模组,Cat.1出现后,肯定也会进行切换,由于受到上半年疫情影响,这个过程被减慢,但下半年市场将得到恢复。共享电动车也是如此,随着该领域巨头的重新洗牌,也会加速Cat.1的采用。”罗伟说。

秦鹏认为,POS机、GPS tracker、云喇叭等是目前出货排名靠前的领域,规模在千万级。

当下,Cat.1行业的一个非常受关注的话题,是腾讯即将推出的云喇叭产品。在金融POS场景下,云喇叭用于商户收款播报。要求每一笔的收款都能够及时播报,对于网络的时延要求很高

据集微网了解,市面上存在的一些云喇叭产品大多基于2G、WiFi和蓝牙,腾讯试图借助该产品实现在支付场景中的整合,通过买终端赠送流量卡的方式,强化微信这样的移动支付入口把控,与支付宝竞争。

据集微网了解,目前该项目正处于招标阶段,计划采购1200万套Cat.1模组产品,体量可谓巨大,招标结果近日即将公布。同以往对于终端产品的招标主要由模组厂商参与不同,对于腾讯云喇叭这个大单,芯片厂商也纷纷行动起来,同腾讯展开接触

上述行业人士告诉集微网,互联网巨头海量的用户资源以及场景入口,所带来采购规模,无论是对于芯片还是模组厂商而言,都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而相比运营商的集采招标,互联网厂商的招标落地程度更高。这肯定会对Cat.1产业起到推动作用,但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严格来说,腾讯云喇叭招标的是整机,模组也好芯片也好,都是云喇叭整机的一个器件模组厂家和芯片厂家跟腾讯沟通也是为了能更好的服务客户。”该人士说。

在秦鹏看来,腾讯云喇叭招标要求采用Cat.1模组,说明腾讯已经是一家非常熟悉和了解物联网产业发展和供应链的公司,这很值得关注。

“腾讯这种互联网巨头加入物联网产品的布局,也预示着物联网产业是值得长期投入的大产业,未来的前景会更加光明。”秦鹏说。

腾讯已率先出击,阿里会坐视不管?巨头入场“神仙”打架下,相信Cat.1行业势必会进一步热闹起来。(校对/Sky)

推荐阅读
关注数
7314
内容数
81
深入挖掘、原创报告,让产业人读懂产业
目录
极术微信服务号
关注极术微信号
实时接收点赞提醒和评论通知
安谋科技学堂公众号
关注安谋科技学堂
实时获取安谋科技及 Arm 教学资源
安谋科技招聘公众号
关注安谋科技招聘
实时获取安谋科技中国职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