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点评】OPPO发明的智能眼镜,搭载有骨传导扬声器、心率检测模组以及相关传感器,其借助于独特设计的指令交互方案,在实现出色体验的同时,不仅可以提高用户与智能眼镜的交互效率,也能有效增加设备的续航能力。
集微网消息,2019年,OPPO在未来科技大会发布了其首款智能眼镜,根据OPPO相关负责人介绍,OPPO希望以智能眼镜为载体,来实现智能物联网方面的万物互融。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科技的发展,穿戴式设备所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多,同时也越来越受用户欢迎,为用户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对于智能眼镜,除了OPPO,也时不时会看到例如苹果、三星等行业领先科技公司进行相关研发的新闻。一切都在昭示着,万物互融是时代大趋势,智能眼镜离我们不远了。
尤其处于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成熟的如今,不仅有例如Sony发明的Mirco OLED这样面向C端产品的出现,2020年作为通信行业的5G元年,行业的技术发展也极大的促进了各种穿戴式设备的兴起。
然而,各大厂商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共性问题是:穿戴式设备功耗较大,严重影响了穿戴式设备的续航时间。OPPO在穿戴式设备领域布局了很多重要专利,所受关注度可谓与行业巨头平分秋色。其中有一件发明专利,是专门针对穿戴式设备的功耗问题的。OPPO在18年12月28日申请了一项名为“穿戴式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穿戴式设备”的发明专利(申请号:201811000762.6),申请人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该专利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智能眼镜设计方案以及通过指令优化的方式节省智能眼镜的功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OPPO的这项智能眼镜方案吧。根据相关公开的资料:
如上图,为该专利中发明的智能眼镜的示意图,该眼镜中配备有:存储器601、处理器602、显示部件603、触摸面板604、心率检测模组605、距离传感器606、摄像头607、骨传导扬声器608、麦克风609以及呼吸灯610,这些部件通过通信总线进行通信。
其中触摸面板用于与用户进行交互,当检测到用户的手指滑动、点击等操作时,就把检测到的数据传输到处理器中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摄像头用于采集用户前方的图像数据,这在智能物联网应用中可以发挥作用,通过对前方的图像进行识别,倘若检测到的物体可以进行智能操作,用户就可以通过触摸面板来控制面前的智能家居设备。
值得注意的是,该智能眼镜还配备了心率检测模块,其利用电脉冲测量的方法使用干性电极来获取人体的心电数据,从而根据其振幅峰值来确定心率大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智能手表的检测作用,也丰富了用户的使用场景;同时,骨传导扬声器也将给用户带来更好的听觉体验。
如上图,为这种智能眼镜的控制方法流程图,介绍了该专利独特设计的设备控制交互指令。首先,当检测到用户发出的控制智能眼镜的指令时,会对该指令进行核查,即在控制指令记录列表中查找是否存在当前的控制指令,这样可以避免因为用户的误触等操作而造成的错误指令,也可以避免电量的消耗。
其次,在指令通过核查以后,系统会从控制指令记录列表中获取到目标控制指令的关联序列,因为用户的某个操作可能需要多个模块进行联动,因此需要多条指令才能充分地调用各个模块,以实现用户的功能操作。
最后,系统就根据这一系列的目标控制指令关联序列,对智能眼镜进行控制。此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减少用户与智能眼镜的交互,自动地对智能眼镜进行控制,并有效降低其功耗,提高其续航能力。
以上就是OPPO发明的智能眼镜相关技术内容,该专利主要申请了新型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案以及搭载有骨传导扬声器、心率检测模组以及相关传感器的智能眼镜雏形,可以提高用户与智能眼镜的交互效率,且能有效增加设备的续航能力。在我们的生活中,随着万物互融的发展趋势,可穿戴设备领域的专利技术层出不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像OPPO发明专利的这种长续航智能眼镜就会出现在你我的身边。
关于嘉德
深圳市嘉德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由曾在华为等世界500强企业工作多年的知识产权专家、律师、专利代理人组成,熟悉中欧美知识产权法律理论和实务,在全球知识产权申请、布局、诉讼、许可谈判、交易、运营、标准专利协同创造、专利池建设、展会知识产权、跨境电商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校对/ho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