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一直被业界看作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特别是今天的物联网正通过和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不仅重新定义了物联网,也为物联网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更为关键的是,在“新基建”提速,以及5G向行业纵深领域挺进的大背景下,物联网的应用场景也变得十分广泛,如今在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医疗以及智慧城市等领域,物联网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可以说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极为广阔的增长空间。
作为拥有38年物联网和自动化产品解决方案经验的提供商,研华科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态度,通过生态“共创”计划,集合更为广泛的合作伙伴,释放自身平台化和生态化的力量,引领和推动物联网在各个行业的实践与落地,同时让众多的行业客户迈入万物互联的新时代,由此更加速中国智能化转型的进程。
那么,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整个物联网产业迎来了哪些变化?研华科技在市场中取得了哪些成绩?展望未来,研华科技又有哪些全新的战略考量和深入的市场布局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研华科技(中国)总经理罗焕城先生。
“蓄势待发”的物联网产业
根据GSMA发布的《2020年移动经济》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已达到120亿,而中国物联网连接数全球占比高达30%,预计到2025年,国内的物联网连接数将达到80.1亿,年复合增长率为14.1%。此外,根据中国信通院的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已突破1.7万亿元,“十三五”期间物联网总体产业规模保持20%左右的年均增长率。
对此,研华科技(中国)总经理罗焕城表示,目前整个物联网产业正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随着物联网被明确定位为我国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已经成为未来支撑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之一,而其市场成长潜力无疑是相当巨大的。
刚刚过去的2020年,研华科技的收入就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这背后有多方因素的推动:一方面,是突如其来的疫情“黑天鹅”加速了物联网的应用,包括远程诊疗、智慧零售、公共场所热成像体温检测、物流供应链、应急灾备、信息溯源等场景都在大量运用物联网技术。“研华旗下就有一个主要面向医疗领域客户的事业群,在过去的一年发展的特别好,增长率更是超过了20%。”罗焕城说。
另一方面是整个行业需求的变化,特别是数字化升级的趋势倒逼物联网应用加快普及进程,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疫情影响下的“宅经济”流行,让各种桌面和移动终端设备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因此很多企业都在加大对智能制造产业链的投入,这些都让物联网技术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
同时,随着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加速渗透,工业、医疗、交通等行业应用对物联网的技术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云计算、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与物联网的融合变得更为迫切,进一步推动了物联网产业的加速发展。
研华科工业物联网行业布局图
在罗焕城看来,研华科技从1983年创立至今,已在物联网、自动化、及嵌入式计算等领域建立了领导性的市场地位,不仅产品线十分完整,解决方案也非常丰富。因此,未来无论是在“新基建”建设领域,还是在产业智能化升级,以及智慧城市发展中都可以持续贡献出更多的作用和价值。
“就像盖楼那样,通过不断地投入和创新,研华让整个楼越盖越密、越盖越完整,同时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无论是产品、研发,还是人才等方面,我们都在不断地做储备和扎根,可以说是为物联网产业未来的爆发,做好了进攻前的准备。”
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后疫情、新基建时代,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整个物联网产业走向全面融合。在这样“蓄势待发”的关键时刻,正需要像研华科技这样的企业积极发挥物联网产业“头雁”效应,以数据驱动商业变革,以数智融合创造全新商业价值。
平台价值释放与生态共赢
回头来看,尽管过去十年整个物联网产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并未达到最初的预期。《物联网神话》一书中曾预估,全球在2020年时将会有500亿个连网设备的出现,但截止目前全球连网设备大约只在110亿到120亿左右,仅达到当初预期的22%。
总结背后原因,主要是物联网产业“碎片化”发展,同时受到整个产业技术成熟度有待提高、行业规模应用偏少、面向不同行业的硬件兼容以及标准化、通用化较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让物联网底层的基础设施能力整合和融合的需求变得至关重要。
也正是洞察到这样的变化,研华科技从2014年开始推出了WISE-PaaS工业物联网云平台,至今已更新到4.0版本,其打通了物联网连接层、平台层、应用层,可以提供端到云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真正把物联网云到边缘的壁垒彻底打通,最大化释放了 数据的价值和能量。
**
研华“共创”商业模式**
在此基础上,研华科技又提出了AIoT共创的商业模式,并持续推进“共创”策略,与各垂直行业的优秀解决方案商及系统集成商合作,建立起以WISE-PaaS为核心的物联网生态体系,以此突破物联网应用的集成困境,加速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落地。
“我们在推动物联网落地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无论是在工业,还是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物联网其实是很碎片化的。在此过程中,研华从最初的硬件领域也逐渐转向软硬兼施,除了建立WISE-PaaS平台,过去几年我们也尝试做了一些面向工业领域的工业App,比如针对工厂的效益管理、人员管理以及设备管理等。但仅依靠研华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所以我们提出以共创模式携手伙伴一起打造更多细分领域的工业App。”罗焕城表示。
面对汹涌而至的物联网浪潮,没有哪一家厂商可以凭借一己之力满足用户的一切需求,而研华科技也希望建立和打造一个包容不同伙伴类型,倡导多样性的生态圈,一个万物互联新时代的命运共同体。
**
研华“共创”模式生态伙伴分级管理策略
**
据介绍,研华的“共创”模式主要针对三种生态伙伴:一是集成服务伙伴:能够采用研华完整解决方案快速导入实际场景进行落地的合作伙伴;二是方案共创伙伴:与研华一起合作,提供整体方案规划与定制化增值服务,以软硬结合的方式共创方案、赋能产业的合作伙伴;三是策略合作伙伴:指研华通过投资或并购等方式与其进行资本合作,并在互补中提升双方在各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这三种“共创”模式无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目前研华科技已锁定智能制造、智能装备、环境与能源、智慧零售、智慧医疗、智慧城市六大行业赛道来构建共创生态圈。目前已有上百家合作伙伴加入了共创计划,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也把自己的应用软件移植到WISE-PaaS平台中。
“现在‘共创’模式发展越来越好,比如过去合作伙伴的软件都是一些实验性质或者POC的应用,但现在这些应用软件(工业App)已经可以市场落地并实现规模化应用复制。未来我们也会通过稳扎稳打的方式,推动共创模式的持续发展。”罗焕城说。
由此可见,在万物互联的新时代,研华科技从顶层设计的高度,构建了物联网端到云的平台化交付优势,同时还积极打造和合作伙伴间的商业合作关系,释放了自身平台化价值的同时,更开启了共创共赢的生态合作模式,帮助各行各业客户从容面对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新挑战。
加速中国产业智能化转型进程
在新基建提速和十四五规划的带动下,未来除了智能制造领域会迎来新的爆发式增长之外,来自智慧城市领域的多种复杂应用场景,如交通、市政、物流、医疗、民生等公共服务需求多样化的提升,也加剧了对智能化升级的要求,对物联网的应用落地提供了新机遇。
罗焕城认为,“新基建”托起了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是对智慧城市更具体化、更明确、更有针对性的支撑,“新基建”这个新型基础设施的“夯实”,最终能让整个城市的数字化、智能化体系更为健壮和完善。
因此,未来智慧城市的数字治理不应只实现单纯的数据汇集,还必须通过实现云边端一体的打通,从海量的数据中筛选有价值的部分,让AI的算法、算力以及各种能力在整个链路上灵活调用,真正实现城市智能化的转型与升级。
在此过程中,研华科技也积极聚焦交通、医疗、物流、零售、能源、环保等多个垂直领域,为这些行业的业务场景、运营模式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物联网解决方案,进一步推动智慧城市的治理、民生的服务、产业的发展。
**
研华智慧城市物联网蓝图**
比如,在智慧交通领域,研华科技通过云计算、大数据、无线通讯和人工智能等物联网新技术,与合作伙伴一起打造端、边、云一体化交通行业解决方案,积极优化交通安全控制、信息服务和商业运营,实现对车路、轨旁、客流、环境等对象的智能主动感知与监控。
在智慧物流领域,研华科技推出全程冷链管理解决方案,实现商品从生产端到零售端的全程可视化管理;同时协同各种AI软件、智能摄影机与车规级工业平板运作,提升物流车队安全与效率,提供人、车、场、物完整的解决方案。
在智慧医疗领域,研华科技打造的智慧医院解决方案,包含了一体化手术、智能就诊服务、智慧病房、远程医疗、智慧护士站等方案,协助医疗单位加速数字化转型,打造智能医疗服务。
“智慧城市领域仍有很多的应用需要进一步突破,从智慧路灯,到智慧交通,再到智慧园区、智慧楼宇等,城市的治理、民生的服务、产业的发展都需要智能化的管理,而针对这些行业和应用需求,研华都有很深入的布局,未来可以更好地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和数字经济的发展。”罗焕城说。
不难看出,“新基建”时代,智慧城市的建设正加速往“云数智”的方向迈进,通过打造垂直细分行业的解决方案,研华科技也能以差异化能力和竞争优势,成为城市智能化升级道路上的最佳合作伙伴,最终把智慧城市建设推向全新的高度。
全文总结,研华科技可以说是物联网发展历程中坚定的前行者和探索者,如今更是赋能者。研华科技始终保持着高强度的自我迭代效率,和不断的探索与实践精神,这将为其在未来的物联网产业和生态系统中,构筑更为强大的竞争力奠定关键的基础。
正如罗焕城最后所言:“研华科技一直以来都是一家稳扎稳打的公司,未来三到五年,对整个物联网产业而言是很重要的成长关键期,研华也将继续做好打底的各项工作,持续推进物联网在不同行业的创新部署和应用,加速中国产业智能化转型的新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