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苹果在 2017 年将刘海屏引入 iPhone X 后,就给了其他手机厂商在全面屏和前置摄像头上很多「创新」的机会。
其后的几年间,我们看到手机厂商推出的各式各样的屏幕方案:水滴屏、挖孔屏、带有双前置摄像头的药丸屏,
相比之下,屏下摄像头方案因其操控自然,同时不破坏屏幕完整性,而逐渐受到手机厂商的青睐。这些年,包括华星光电、京东方、维信诺、三星等屏幕厂商,都在该领域耕耘,不断推进着显示和拍摄的二元统一。
寻求创新的手机厂商也迫不及待地推进着新技术的商业转化。
7 月 27 日,中兴手机与维信诺联合发布了第二代的屏下摄像头手机 Axon 30。手机摄像头置于屏下,屏幕也是完整的全面屏。
屏下摄像头已不是全新技术,但创新的像素排列、极窄的透明走线、OPPO 自研 AI 算法集等一系列前沿探索,成就了屏幕显示与屏下成像二者兼得的 OPPO 下一代屏下摄像头技术。
在结构设计上,OPPO 的新方案缩小了前置摄像头区域的像素尺寸,以此来实现更高的 400ppi 像素密度。与此同时,采用了新的 1:1 的像素电路与像素比例,以更精确地控制显示屏,而透明布线和新的制造工艺将布线宽度减少了 50%,两相结合能进一步提升视觉效果。
同一天里,小米也做了官宣,新手机 MIX4 将会在 8 月 10 日的雷军年度演讲中发布。据悉,小米 MIX4 也将采用屏下摄像头方案,而小米的合作供应商为华星光电。
此外,预计 8 月 11 日将要发布的三星新一代折叠屏手机 Galaxy Z Fold3 也将采用三星自己的屏下摄像头方案。
1、 厂商对于新材料、新工艺制程、新算法的探索,使早期的显示屏成本大幅提升。比如,中兴第一款屏下摄像头手机 Axon 20,其屏幕成本占了总成本的一半,而第二代手机的成本更高。
2、 屏下摄像头的量产还不成熟,在接下来的爬坡进程中,厂商的收益率较低,供应能力也受限。早期,屏下摄像头还只能是旗舰手机的专属。
3、 尽管目前厂商宣称,屏下摄像头区域的屏幕像素密度获得了提升,但实际显示效果仍然存疑,尤其是在追求极致体验的高端消费市场,更不允许有瑕疵。
4、 屏下摄像头解决方案一旦普及,它所涉及的生态链厂商将经历一次重组,厂商之间的配合度也将有更高的要求。
基于以上的分析,预计在 2023 年前,屏下摄像头方案都难以进入大众市场。
当然,也有不买单的。比如 vivo、iQOO 和魅族很可能选了另一条隐藏式摄像头方案。
微信号:深圳湾 / shenzhenware
来源:深圳湾官网 / shenzhenware.com
版权声明:本文为深圳湾原创文章,极术社区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