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2022 年的消费电子市场,很多产品都遭遇了疫情带来的冲击,而智能手表的出货量却依然保持了稳定的增长。
通过动作识别,实现空间占用检测、行动方向检测、距离变化检测、室内空间定位等智能感应,进而再与智能家居联动,开发多种场景应用。
咨询公司 IDC 中国 3 月 2 日报告称,2022 年全年,中国 AR/VR 头显出货量 120.6 万台,其中 AR 设备 10.3 万台,VR 设备 110.3 万台。
乍暖还寒,字节 Pico 调低了 2023 年 VR 设备销售目标,相比于去年 100 万台的目标数额缩水了约一半;腾讯解散 XR 团队;而彼岸的 Meta 仍热火朝天、干劲十足。
MWC 2023 开幕首日,小米凭着又一款不知何时才会量产的概念眼镜,又一次刷爆朋友圈,各种噱头和亮点也同一时间跨洋填充着海外科媒的版面。
苹果还真是魔幻,在 iPhone 15 的系列网传图里,我们看到了 Apple Watch 的影子。
经过曝光、发布、预订……酝酿数月之久的索尼 PS VR2,终于在 2 月 22 日这个好事成双的日子正式开售。
在去年 4 月发布红米 K50 系列的时候,他立了一个 flag——做 2K 屏幕的大众化普及。新一代 K60 系列也赶在了 2022 年底发布,其中部分旗舰机型所搭载的 TCL 华星 2K 屏幕更进一步——成为所有参数指标都拉满的更高端的 2K 中国屏:
今年 5 月召开的 I/O 2022 大会上,Google 曾短暂展示了一款面向消费级市场的 AR 眼镜。 尽管其朴实无华的造型让不少人失望,但是演示视频中的语音双向翻译、手语翻译等功能却又让人直呼: 这才是 AR 眼镜该有的样子! 而在 7 月 20 日,Google 又在一份官方公告中宣布,AR 眼镜原型机将于 8 月份在公共场合开始测试。 ...
说起最近的热点,除了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的世界杯,估计就是即将上映的《阿凡达 2 · 水之道》了。这部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视觉盛宴,12 月 7 日在国内开启预售之后,当日就新增预售票房 1089.9 万元。
《三体》动画终于开播,前两集开篇即是被「智子」干扰的粒子对撞实验,以及呼之欲出的「面壁者」计划。成功地渲染出一场人类科技进化濒临停滞的绝境。
OPPO 每年 12 月都会在 INNO DAY 上发布最新的科技发现和创新成果,今年是第四年。开场,OPPO 副总裁、OPPO 研究院院长刘畅为我们梳理了消费电子七大趋势,划重点:
在 2022 年尾声,两家不约而同分别选定了 12 月 1 日、2 日举办新品发布会,穿戴新品将随手机一同发布。
如果说各种 AR/VR 设备是进入元宇宙的门票的话,那么随之兴起的各种 AR/VR 设备配件则能让你的「游园」体验更进一步。
苹果正在开发 AR/VR 头戴设备的消息最早可以追溯到 2021 年初(甚至更早),尽管苹果从未在公开场合透露出任何相关的消息,但是,随着相关代码被挖掘、设备商标名申请曝光、招聘动向以及多个爆料常客发布的多条消息,我们基本可以断定:
虽然各种预期之外的不顺,但到场参会的各类产品团队、代理商、方案商热情依旧。场外芯片、手表、眼镜等产品展区,挤满了前台探寻商机的产业链人士;场内座无虚席,那聚精会神的神态透露出对于行业未来走势的深切关注。
11 月 30 日大清早,余承东在微博平台上预告了华为即将发布的可穿戴新品——智能手表与 TWS 耳机二合一 华为 Watch Buds。
伴随着史上最贵卡塔尔世界杯的到来,很多社交平台提供了丰富多样的 AR 滤镜,为球迷们带来了一系列「沉浸」体验。
我们曾花数小时闲坐咖啡馆,观察佩戴耳机的来往顾客。即便是随便拉上一位路人甲聊两句,从穿着到谈吐都能判定是非科技专业人士、甚至都算不上是数码爱好者,他们对于降噪、低时延、无损音频等高阶词汇,也都能略知一二。
如题,今天我们将介绍几项车内音频体验的新花样。我们将从 LG 的一款「隐形」扬声器开始说起,极氪汽车、苹果与奔驰、哈曼、Spotify 等厂商的方案将会陆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