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极体 · 2021年12月22日

2021的科技卦象·兑·一场“双碳”催化雨

科技2021,互联网、房地产、教育培训、新能源、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领域的发展变化与跌宕起伏,可谓支撑起整个年度大戏的主要支柱。如出行领域的“造车热”的异常现象,我们有目共睹,脑极体也已经“八卦”过这一场火势蔓延的喧嚣情景。元宇宙科幻概念的兴起与风靡再到泡沫论等变化,“双碳”背景下,与我们生活质量、生命生存息息相关的能源革命等。丰富的产业变化与素材故事,为我们上演了一出出精彩大戏。

今天要八卦的也是跟我们生产与生活相关的能源革命议题,正好与八卦中的兑卦对应。在八卦中,兑卦象征泽,意指有水的沼泽地,有着接纳万物孕育生命和运行不息的含义。而双碳政策下的绿色能源革命与兑卦的丰泽相呼应,或许最能反映出在双碳约束背景下,千行百业开始回归价值流动的初心,朝着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变革,润泽万物与后世。

图片1.png
从年初到年尾,我们发现,今年的各种峰会、论坛都在着重强调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与议题,能源数字化、节能环保,绿色可持续的落地发展已经成为大势。减少碳排,实现双碳目标以应对气候的变化是所有参与价值创造经济体的共识。而这个共识目标的达成,我们也付出了不少惨痛的代价。

涸泽而渔:发展与生存的全球共识

近几年,极端气候的变化与灾难频繁发生。我们在全球都看到了暴雨肆虐、洪水频发等现象,高温、干旱等自然灾害应接不暇;澳洲七个多月的山火几乎烧尽了森林里的所有,数以亿计的动物被烧死,邻近的居民流离失所;异常极端气温多发,南北两极的温度不断上升,很多冻土与冰架开始融化,冰盖面积也在不断地减少;在南极,气温最高已经突破了20℃的极限值。据 Nature Communications 今年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到本世纪末,预计每年将有460万人死于气候变化。
图片2.png

这些频繁的极端气候带来的灾害都在不断提醒着人类,二氧化碳过度排放引发的系列气候和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如果对碳排放不加控制,地球温度再上升2度以上,全球将发生不可逆转的灾难。为了避免灾难的发生,世界各国提出要减少碳排放,争取将温室气体温度控制在1.5度以内。

中国政府在2020年9月联合国大会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国外如欧洲拟将“2050年实现碳中和”写进法案,美国自拜登上台的第一天就重返《巴黎协定》,承诺“到2050年,让美国实现碳中和”。世界各国都不再纸上谈兵,已经将减碳排作为法案或战略付出实际行动参与改变。

按照减碳的时间节点来看,需要在10年内实现碳达峰,40年内实现碳中和,时间紧、任务重。政策和公众媒介的制约驱使下,这种全球共同责任会逐渐被分解为企业的社会经济责任。

双碳背景下的能源变革将会影响万千行业与产业。对于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和战略中的重要主体——能源、科技、工业制造领域等来说,如何在经营中落实减排工作,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实现政策要求的高质量绿色经济发展中,企业必须同步或超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比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降碳,能源路径向电力和电气化等方面探索出适配、协调可行的实施路径。

实现双碳目标战略中的主要途径总结来看:一是在能源生产端用非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二是在消费端用电力、氢气替代化石能源应用于生活、交通、工业、建筑、农业等,从而达到大幅度减排二氧化碳。

今年是双碳目标实行的第一年,我们看到能源行业正在发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例如超大规模的进行开发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科技行业与制造业、工业等协同合作,降低生产制造流程的能耗,提升系统运行效率。在出行领域,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推广及支持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和燃料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在这股绿色发展的大势影响下,千行百业都开始变化。

泽被万物:绿色减碳风拂过千行百业

在中国向碳中和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可再生能源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我们知道人类活动导致的碳排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消耗。为解决传统化石能源带来的能源危机与污染问题,需要开发和应用更加高效、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而电力能源行业在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结构中的占比超过一半,通过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火力发电成了最直接的减碳手段。

中国在2020年底的气候峰会上承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万亿千瓦。大力推动风电光伏发电、可再生能源的储存与并网成为今年的主旋律。

发改委与能源局在年初颁发了关于可再生能源“风光水火储一体化”的指导意见:侧重于电源基地开发,结合当地资源条件和能源特点,因地制宜采取风能、太阳能、水能、煤炭等多能源品种发电互相补充,并适度增加一定比例储能。

今年2月甘肃光热发电有限公司与格尔木市政府签署格尔木市风、光、热、储一体化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华能集团发布科尔沁右翼前旗400万千瓦风光储氢一体化基地可研报告招标公告;浙江省政府发布《浙江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积极推进“源网荷储”集成优化和一体化协同发展,创建若干个新增非水可再生能源装机超百万千瓦、投资超百亿的 “风光水储”一体化基地。各地政府因地制宜、积极推进“风光水火储一体化”的建设。

图片3.png
拿储能技术来说,我们知道间歇性能源不能连续绵延的产能,只有通过储能,才能整合可再生能源,实现连续的、有效的能源利用。储能可以避免弃风弃光能源的浪费,也减少了煤炭发电的碳排放。今年的储能技术也在落地与升级中。例如来自中科院自研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这个项目在今年10月成功并入电网进行发电,系统的工作过程是纯粹的压缩空气与释放空气的物理过程,没有废气废物的排放。除了这种零污染的节能方式,电池与快充技术在储能需求背景下也进行了升级改革。现下最新的快充技术,在电动汽车的运用中可以10分钟充满80%,续航300公里到400公里,并且经过2500次充放电后,电池容量只有8.3%的损耗。这种快充技术对于储能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具有极大地提升。

在能源行业有对清洁能源再生与储存技术的升级与变化,而在占碳排较高的交通领域,产业也向新能源方向快速转型升级。国家也有政策来引导和支持产业的发展。比如2020年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部分自动驾驶、有条件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要超过50%,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要在2025年由2020年的5%升高到20%。

新能源汽车在这个背景下快速增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完成销量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产销量连续六年蝉联世界第一。2021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完成销量120.6万辆,同比增长2倍,上半年的销量基本上追平2020整年。1-11月新能源汽车的累计销量为251.4万辆,同比增长178.3%,整体的新能源市场几乎占据狭义乘用车市场20%的份额。“全面新能源倒计时”已经启动,汽车的电动化趋势进程加速,电动车对于传统燃油车来说,不只是停留在过去的竞争,车企与国家都纷纷宣布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燃油车进入加速被淘汰的局面。

图片4.png
在工业制造领域,降本增效,节能降耗成为智能制造的核心。对于科技企业来说,与传统工业协同,用数字价值驱动助力工业行业的系统化节能是大势所趋。一些智能工厂中对流程自动化的全面改造,对于生产效益与能耗控制进行了双向的优化。先进的工艺改造了先前能耗较大的流程,也从根源上杜绝了一些有害废料的产生。

比如在钢铁冶炼过程中的加热炉场景中,通过智能技术改良过的生产流程系统能够辅助排产优化、燃烧控制优化、钢坯的加热优化。一台加热炉每年煤气和天然气的用量大概5000万到7000万,通过优化后的运营方案,一年能帮企业节降500万到700万。

我们发现工厂可以通过后端大数据平台分析处理及可视化调度等进行系统的升级改造,可以实现生产数据监测分析、能耗管控、人员行为管控等,有效降低运营成本、能源利用率等,企业的效率大幅提升,工厂整体绿色制造及管理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

无论是生产制造过程的优化,还是废物资源化,产品绿色化的方向,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能源低碳化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战略。在能源领域、交通领域和工业制造等涉及的千行百业中,我们都看到了政策背景下的影响与变化。而在未来,这些产业也会有新的趋势与变化产生。

山吟泽唱:“新生代”能源革命的未来

今年是双碳战略目标开始施行的第一年,还剩八年的时间需要完成2030碳达峰的目标,任务紧急。以能源行业为例,迄今为止,可再生能源风电、光伏的发电量与煤电的发电量相比仍然是杯水车薪。储能的产能和稳定供给也有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并且又依赖基础传输设施的适配。这也意味着未来可再生能源与储能产业链仍然需要投入巨大的资源与时间进行建设。

在工业制造领域,占据数量与碳排较大的中小型企业需要进行数字化的能源转型,在树根互联的技术赋能下,实现生产、质检、物流、能耗等产品全流程的优化与升级。科技企业将减碳排的技术改革能力赋予这些庞杂的中小企业,是发展的趋势与方向。不管是智能制造,还是绿色制造,未来的制造业必然会走上一条多方协同的产业合作之路。因为摆在制造业面前的“双碳”目标非常紧迫,唯有多方合作,共同推进,才有可能实现。

在交通出行领域中,新能源汽车、智慧交通网络、V2X与5G通信等领域向融合发展方向深入,在汽车生产过程的能耗与动力电池的革新中被赋予势能,车企和供应链企业将会不断加大技术的研发力度和产业合作。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会快速提升,迎来全面市场化突破拐点,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图片5.png

从大力发展光伏风电到构建特高压网络,储能电池的能量密度不断提升,从液态逐渐走向固态,储能技术的基础设施建设,再到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一幅能源宏图徐徐展开。这场双碳目标背景下的新生代能源革命战役刚刚打响,在起步的阶段我们已经感受到辐射的影响与对产业的撼动。比如今年许多产品开始强调绿色环保并作为差异化的竞争点进行展示,例如在厨电领域中,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家电产品强调生产过程的绿色与使用过程的能耗节约。在消费电子、服饰、家具、家居等领域,绿色、环保、可降解也被无数消费者追捧。

绿色能源的变革从消费者到企业,从产业到国家,所有行业与人群都身处其中参与这场变革,双碳战略背景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将这个能源版图中涉及的所有群体都深度绑定。能源革命与生态建设在中国已经行走了几十年,“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的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在碳达峰和碳中和设置的时间节点中,这场运动会开足马力深入产业的方方面面,高速运转,一片片绿色拼图纷沓串联走向能源版图的完整拼接,润泽万物与后世。

推荐阅读
关注数
6399
内容数
1554
写让你脑洞大开且能看懂的人工智能、流媒体、海外科技
目录
极术微信服务号
关注极术微信号
实时接收点赞提醒和评论通知
安谋科技学堂公众号
关注安谋科技学堂
实时获取安谋科技及 Arm 教学资源
安谋科技招聘公众号
关注安谋科技招聘
实时获取安谋科技中国职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