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现代人,你可能每天都离不开工业制成品,对电脑也十分精通,但未必听说过万国工业博览会(Great Exhibition of the Works of Industry of all Nations)或西海岸电脑节(West Coast Computer Faire)。
前者,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1851年,英国为了彰显综合国力和工业实力而在伦敦举办的,而1977 年开幕的西海岸电脑节则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期间,对于PC革命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初创的苹果公司就在该展会上接到了300个Apple II的订单。
早在百年前,中国学者就提出,“故欲富华民,必行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时间推进到2022, AI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技术,将开启人类的第四次产业革命,已经成为共识,其中,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就是不容错过的年度盛会。
9月1日,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世博中心开幕,如前所说,新技术的兴起、高规格行业大会的目的,本质都是“兴商务、富华民”,要从WAIC中理解AI产业化落地的情况,京东可能是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参考样本。“意料之外”,是因为提起AI大家第一时间想起的都是那些黑科技实验室或风口浪尖的公司,很少有人第一时间想到京东;但“情理之中”,大家只需要结合一下京东自身零售、物流、服务等场景中深度应用AI技术的各种细节,就能立刻判断出,这家公司肯定在AI方面“有点东西”。
京东在产业场景中悄然嵌入AI,给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显然很符合大家对“AI以致用”的期待。而本届WAIC上,京东也召开了“AI无界 产业原生”论坛,京东集团副总裁、智能产品与服务部总裁,IEEE Fellow何晓冬博士全方位介绍京东“产业AI”的全景布局。
不妨从京东产业AI图景说起,从一场大会里读懂新技术如何“兴商务、富华民”,见证第四次工业革命从博览会到产业原野的加速时刻。
京东开闸:产业AI全景图
AI真正激活产业价值的方式,是融入产业,成为一种高可用的基础技术与基础设施,此次WAIC上,京东公开AI全景图,就像一座大坝全面开闸,积蓄的水源全面涌入产业河谷,展示出了厚积薄发的力量,冲刷着大众对这家公司的认知。
从全景图中,可以看到了京东AI都有哪些特征:
1.技术实用。京东的人工智能技术都在自有的零售、物流等场景中深度应用,并切实为这些业务带来了明显的提质增效。比如京东零售的采购自动化率,已经达到了85%以上;天狼、地狼机器人应用在京东物流中,比人工拣选效率提升3倍以上,400个智能快递车分布超过25座城市;一些AI算法如商品营销文案生成,也在营销服务中帮助商家降本提质增效……这意味着,京东的AI技术不是从实验室、比赛打榜的“唯论文角度”,而是能够快速在产业场景中发挥实际效果的;
2.价值成链。京东做的是生长在数智供应链的产业AI,这意味着京东的AI能力是围绕着“十节甘蔗”形成长的数据链,得以将上下游各个环节进行打通,从模型训练推理一直到端侧部署,构建了完整覆盖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AI体系,在产业链贯通的前提下最大化AI价值,避免了企业在落地AI时反复试错、重复投资等情况。
3.综合释放。多年来京东不断用云计算、大数据、AI等数智化技术优化自身的成本、体验、效率,这也说明,京东的技术底座是技术融合与协同创新的结果,京东云在支撑内部AI应用的同时,也将这些人工智能技术和经过真实场景锤炼的解决方案解耦,开放给各个行业,对降低AI应用门槛及成本十分有必要。
这些技术特征,让我们理解了京东云的“产业AI”能力为何与众不同:因为实用,所以开闸释放之后技术能够真正润泽并缓解产业的AI焦渴;因为成链,所以AI能够贯穿每一个业务环节,让每一滴价值都能落地;因为综合,最大限度地对外开放,与各行各业不断加深联系。
因此,在大会中何晓冬博士也更进一步提出了AI生根、链网融合、深耕产业的三位一体发展方针。
那么更进一步,AI要流向产业原野,还需要解决哪些工程化问题?
润泽万业:灌溉产业的动力装置
AI虽好,但千行百业尤其是传统企业无法向京东一样全面转型技术,也无力支撑大规模的AI人才梯队,1:1复制京东AI技术体系是不现实的,这意味着京东云要以集约规模化的工业模式来向产业提供技术与解决方案支持,推动AI规模化应用。具体来说,京东云在对接AI与产业世界时,构建了三个重要的水利设施:
第一,技术产品化。除了互联网及数字化程度高的机构,中国还拥有大量传统数字化程度不高的传统企业和小微企业,他们不具备工程化能力和二次开发能力,很难享受便捷的AI技术。京东云的言犀人工智能应用平台,不仅是在技术和能力这一层封装,而是在产品这一层封装,提供千锤百炼端到端技术产品,让不具备工程化能力和二次开发能力的非互联网企业、传统企业、小微企业也能开箱即用,通过积木化组合,形成行业完善解决方案。以语音识别语义理解、话语权决策等技术为例,将这些基础AI能力封装成外呼机器人产品,可以应用于很多解决方案,例如物流大件外呼、疫情防控、政务服务等,在不同的应用场景,打造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第二,解决方案化。在现实场景中,产业智能化需要面对的是一整个复杂的体系化工程,很多时候AI的应用场景,需要的是边缘、云端、大数据等多技术体系的综合协作,京东不仅有综合的技术能力,还将其进一步整合为行业解决方案,通过AI算法、算力、硬件、操作系统、运维等打包输送给产业,消除传统企业智能化的后顾之忧。
第三,技术生态化。AI应用面对的是万种场景、万种可能,仅靠京东一家来研发迭代AI技术,不可能满足数转智改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个性化需求。必须激发更多开发者和ISV服务商等企业加入生态阵营当中,不断带来丰富的技术创新和多元垂直的解决方案。因此,京东云一方面对内部技术和产品进行开放,云舰等产品支持混合多云部署,丰富产业用户的选择;另一方面对外部合作伙伴持续拥抱,比如在江苏常州,京东云就与生态合作伙伴一起,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区域内6百余家工厂的4万多台设备,实现了产能的“一网通享”,这种生态化、区域化的智能化升级模式,也大大加速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进程。
从京东云构建的动力系统来看,技术转化为工业级生产力的成功,主要表现为两个特征:一是效率,通过产品化、标准化、自动化的产业AI平台和工具化,让AI应用从“人拉肩扛”到“开箱即用”,保证了AI技术的高可用性及成本可控;二是规模,通过产业链协作、生态集成式,让企业智能化转型从单打独斗转变丛林作战,生态活跃让产业AI更具韧性与活力。
做到这两点,AI在产业侧的势能,自然就会以指数级乘法效应增长。
AI无界:从WAIC 2022望向确定性未来
人工智能发展到现在,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蔚然大观。伴随着京东开闸释放技术能力的水源,也将在产业原野中滋养出万草千花、生机勃勃的图景。当AI加速在C端、B端、G端落地,组成更辽阔的智能水域,届时我们要考虑的就是:如何确保数字经济的始终都有源头活水来?
这就需要京东、产业用户,以及政府和我们每一个人都去思考的命题:
技术的活水从哪里来?AI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之一,要在底层算法、基础设施、关键软硬件等各个方面持续创新、自主自立,既需要京东这样的企业坚持攻关,也需要政策方向的引导和扶持,年轻学子为科技自立贡献才华,这是中国AI不容有失的一环。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会上,京东云就成立了京东上海产业AI研究院,联合上海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和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科协等科研机构,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产学研用集成创新,为长三角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打磨更强大的“AI力量”。
商业的活水从哪里来?AI不是闭门造车的技术,只有融入产业、构建商业的良性循环才能真正发挥为国民经济提质增效的价值,成功的商业化意味着科技企业不能停留于发论文、刷榜打比赛之类的“秀肌肉“,而要深入产业、手脚沾泥,才能做好ToB服务。
京东云也用长期实践证明,只有将人工智能大规模、系统性地融入产业链的全流程,与实体经济融合创新,打造的产业AI才更有竞争力。
创新的活水从哪里来?或许你会觉得创新交给高校、科研机构、企业AI实验室里的科学家和工程人员就好,但这仅仅是答案之一。还记得前面提过的“万国工业品大博览会”吗,当时邀请了各国参加,我们拒绝的理由是“中国向来不尚新奇,无物可以往助“——我们不喜欢新奇的物件,没有什么可以去参会的。中国曾错过第二次工业革命,背后是全民对技术世界正在发生什么的无感无觉,幸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智能时代,我们可以从WAIC大会、从京东AI全景图、从京东服务大众的每一次互动当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中国AI不仅有能力登上世界级别的技术会场,还带着全民的关注、期待与热情,这也是为什么中国AI一定能持续创新,中国一定不会错过第四次工业革命。
水之善流,无形无际;水之所处,无微不至——这是产业智能所暗藏的逻辑,也是京东AI值得关注的原因:只有AI如活水般无处不在、绵延不绝,产业智能才能无远弗届。
两个世纪以前,《泰晤士报》形容“万国工业品大博览会”:创世以来,全世界各族群第一次为同一目的而动员起来。站在新一轮席卷全球的技术革命面前,我们又何妨让自己与AI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从WAIC 2022的京东展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