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极体 · 2023年04月05日 · 天津市南开区

5.5G,运营商能接受吗?

2月份,我在巴塞罗那参加MWC 2023时有个发现。欧洲通信设备商大多在宣传和讨论6G相关技术,中国通信设备商却在重点展示5.5G,或者叫做5G-Advanced。

而全球各国的运营商则都普遍处在比较观望的状态里,两头考察,多样化尝试。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比较好解释,欧洲设备商在5G领域没有取得技术与专利优势,加大5G投资意味着专利费等成本持续激增,因此自然将目光放在更远的下一个赛点上,但中国设备商则在5G时代收获了优势,自然认为应该加大挖掘5G的力度,让自身的优势扩大化。

图片 1.png
问题也就来了,对于运营商来说,大体上以十年为周期的移动通信代际更迭是发展的常态,而在5G周期当中,加入了“5.5”这样一个阶段,且势必将带来新的投资、新的建设工程,这真的能被接受吗?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运营商究竟在面临一道怎样的选择题?其利弊各有哪些?解决方案又是什么?

压力山大的运营商

这里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点产业背景。所谓5G-Advanced,是指基于5G进行的技术演进升级。在3GPP于2021年4月举行的PCG #46次会议上,已经初步确定了以5G-Advanced作为5G网络演进的理念。从标准冻结方面来说,通信产业各将从R18开始逐步为5G-Advanced完善框架和充实内容。

因此,5G-Advanced的共识性与必要性,在目前阶段可以说已经得到了认可。这里要补充说明的是,“5.5G”这个概念是华为提出的5G升级发展路径,并且推出了一系列实现5.5G的技术和产品,二者从概念上看有很大部分重叠,但并不完全一致。然而5.5G的提法相对清晰明了,我们在这里不妨先用5.5G来描述整个通信产业的5G升级方案。

对于运营商来说,升级5.5G毫无疑问压力是巨大的。其中首要压力来自成本压力,对于很多大规模投入移动网络建设的运营商来说,4G网络的成本还有极大概率没有收回,5G网络已经属于超前投资。以中国三大运营商来说,5G带来的巨大成本开支,目前都还无法依靠网络带来的利润回本,如果此时再投资5.5G的设备采购与网络建设,运营商成本很可能呈现出一种叠加效应,甚至出现多张网一起透支的局面。

图片 2.png
另一方面,由于5G已经商用多年,比如中国5G是在2019年开启商用的,网络建设已经趋向成熟。目前阶段5G网络的建设开支已经开始缩减,例如在2022年,中国移动预计资本开支1852亿元,其中5G相关资本开支约1100亿元,同比下降3.5%;中国电信2022年资本开支为930亿元,其中5G网络投资340亿元,同比下降约10.5%。

在运营商已经开始缩减开支的情况下,如果5.5G导致新一轮的开支增加,将本来处在收缩状态的开销重新拉大,这显然是与大部分运营商的发展规划不符的。

而运营商一旦重新拉大5G建设成本,势必会导致一部分投资分摊给最终用户。多年以来,4G降速、强迫开5G套餐等舆论压力已经困扰着三大运营商,如果进一步升级5.5G,如何应对舆论与营收的双重压力也是个问题。

还有一个因素也要考虑,在5G商业化之前,5GtoB一直是运营商期待的新市场空间,并为之进行了大量准备。但目前来看,企业市场的5G方案确实呈现出多点开花的态势,但整体上来说更多是示范、案例性质,或者起到社会价值,难以形成规模化市场,从而导致带给运营商的真实营收不充沛。

这些问题的存在,让运营商升级5.5G时变得更加谨慎。这时也有一个问题必须提上议程:5.5G,给运营商带来的好处到底是什么?

时不我待的5G升级

不久之前的3 月 8 日,中国联通联合华为完成了基于 5G-Advanced 技术下行 10Gbps 峰值速率技术实验,标志着 5G-Advaned 技术正式进入了万兆阶段。

“万兆”就是5.5G为何具有必要性的关键。宽泛来说,目前的5G网络速率基本维持在1Gbs,也就是千兆水平,如果保持3G、4G时代的升级频率,下一次移动网络升级要等到6G时代,也就是2030年年后完成商用。那么就会暴露出一个基本问题:接下来多年的数字化、智能化创新,会呈现出网络条件跟不上的情况。

无论是最近爆火的生成式AI,还是XR设备、自动驾驶汽车,以及大量的产业智能化场景,都显示出更强的实时化需求,尤其是对无线网络环境下上行速率要求,这种要求是很难在已商用5G网络下被充分满足的。于是本着一切数字化创新都网络先行的经典逻辑,移动网络,甚至固定网络,都需要在5G时代做出进一步的升级调整,而十倍带宽,也就是进入万兆时代,相对来说就是比较妥善的升级目标,能够满足AIGC、元宇宙、自动驾驶这些领域快速进入商用所需要的网络环境。5.5G,对应的核心价值就是不用等到6G,就能够进入万兆时代。

图片 3.png
在十倍带宽提升这个大的目标下,5.5G还会带来一系列具体的网络特性与价值。根据3GPP发布的5G-Advaned昌吉,本次网络升级还具有这样几个特征:

1.上行超宽带(UL Centric Broadband Communication,UCBC):大幅提升现有通信网络的上行传输性能,例如实现高清视频上传、机器视觉等业务。

2.宽带实时交互(Real-time Broadband Communication,RTBC):支持更大带宽和低时延通信,强化沉浸式互动的移动数据传输能力。

3.通信感知融合(Harmonized Communication and Sensing,HCS):将移动通信和感知业务相融合,赋予无线通信网络新的感知业务能力。

这些特性,既补充了5G网络的不足,比如大上行、极低时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比如将感知网络业务并入5GtoB发展。

除了具体的技术价值之外,5.5G毫无疑问是需要放在大的政策与经济环境中进行考虑的。

以中国为例,目前国家正处在数字中国建设加速,积极进行核心科技投资,尤其是科技基础设施投资的阶段。《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就指出,要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一是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加快5G网络与千兆光网协同建设,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大力推进北斗规模应用。

对于运营商来说,可谓目标明确、任务清晰。但事实上,5G商用化的网络建设已经进入放缓、冷却的阶段,但6G又目标太远,与数字中国浪潮紧密相关,价值与共,并且能够有效将移动网络、全光网、IPv6等几个风口融合起来的,就是5.5G的建设机遇。

于是我们能看到,中国三大运营商的整体态势,是依旧选择顶住压力,开启5.5G的产业加速与商用准备进程。目前积极探索元宇宙、自动驾驶、行业智能化、感知网络等新业务的发展空间,最优情况是让5.5G的建设与使用保持同频。

如今,中国的5G用户已经超过10亿,进一步加强网络建设,整体而言是有支持、有依靠,也有机会的,只是在面向5.5G时,运营商需要一份更加精巧、多元的行动方案。

更待巧思的行动方案

5.5G投资有必要性,同时其成本压力也确实存在。这种情况下,就更需要考验运营商的投资技巧与战略能力,只有更快、更高效地将5.5G投资分散出去,产生效益,才能最大化避免出现多张网同时“吸血”的尴尬。

图片 4.png
目前来看,有几个行动方法已经较为成熟:

1.以网养网:万兆网络的必要性来自于应用对网络的需求升级。那么积极拓展业务边界,寻找网络升级方案的供需节点,就变得十分重要。目前来看,5GtoB虽然市场规模化不足,但示范性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在一些产业也形成了规模化应用的趋势。在5.5G建设的过程里,运营商或许需要更加积极投身到业务侧,形成以业务养网络,以网络养网络的发展格局。

目前来看,5G+工厂、工业互联网等场景,对网络的超低时延有升级需求;自动驾驶与远程驾驶,对超级上行有新的渴望。而将XR设备接入无线网络,从而实现设备不插线,随时享有大规模算力,是一个在C端等待挖掘的机遇。

2.平滑演进:在进行5.5G投资建设中,运营商或许可以更加谨慎考虑使用成熟的技术与解决方案,争取能够实现旧有设备的平滑升级,已有网络被最大化利用,从而避免重复建设和重复投资。另外,5.5G必须与节能减排结合、“双碳”目标结合起来,这不仅是因为政策导向,更重要的是节能可以有效降低运营商的成本。移动网络有80%以上的成本都来自电费,如果5.5G可以实现节能减排方面极大优化,那么运营商的成本压力将大幅下降。

3.产业协同:为了积极消化5.5G投资,运营商还可以积极拓展自身的业务范畴,让自身成为5.5G的第一受益人。比如,让5.5G与固网、云计算、数字化服务等产业板块协作起来,形成多点开花的营收格局,也是未来运营商发展的重要方向。在不久之前三大运营商发布的财报中可以看到,对云计算市场的重视强度越来越高,将移动网络与云计算结合,形成云网一体为企业服务的发展格局,这也是5.5G时代运营商的新机遇。

总体而言,5.5G还处在压力与机会并列,抵触与期待共存的发展阶段。究竟以怎样的态度、强度来接受5.5G,已经成为了运营商在未来几年发展中的一道必答题。

推荐阅读
关注数
6274
内容数
1385
写让你脑洞大开且能看懂的人工智能、流媒体、海外科技
目录
极术微信服务号
关注极术微信号
实时接收点赞提醒和评论通知
安谋科技学堂公众号
关注安谋科技学堂
实时获取安谋科技及 Arm 教学资源
安谋科技招聘公众号
关注安谋科技招聘
实时获取安谋科技中国职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