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泉:合理调整枢纽节点范围布局,确保“东数西算”工程高质量发展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益企研究院首席专家顾问张云泉提交了关于“东数西算”工程高质量发展、破解大模型算力瓶颈、培养新质生产力人才的相关提案。
为了确保”东数西算“工程高质量发展,张云泉委员建议合理调整枢纽节点范围布局,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有力支撑大模型算力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内蒙古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两年来,“东数西算”工程取得了显著成绩。促进了东西部的协同联动,缓解了东部能源紧张的问题,也给西部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同时,网络设施的联通也得到了加强,东西部间的数据直连通道正在加快打通,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的网络节点等级和网络传输质量也得到了提升,东数西算工程展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图片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张云泉
2023年,经过一年的考察和调研,东数西算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尚存在以下现象:
一是东数西算国家枢纽节点的遴选缺乏准入和退出机制,缺乏完善的考核评估机制,不利于东数西算的高质量发展。部分国家枢纽节点的布局缺乏深入系统的论证,缺乏公开透明可操作的准入和退出机制,更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估办法,无法及时跟踪和评估枢纽节点的发展状况,并根据发展情况及时对国家枢纽节点的数量和布局进行动态调整,确保东数西算工程的高质量发展。
二是部分国家枢纽节点存在数据中心集群规划范围与市场自然形成的数据中心集聚区域重合度较低的问题。这种现象在长三角和粤港澳较为普遍。以长三角枢纽为例,目前两个国家规划的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位于上海西面,而上海西北部的嘉定、太仓、常熟等地,已经有不少新建或正在运营的数据中心,但因未纳入“东数西算”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内,客观上形成了枢纽规划区内数据中心活跃度不如规划区外的局面,不利于东数西算的健康发展。
三、国家枢纽节点的原有规划主要是服务于传统大数据中心和云计算,缺乏对新一代大模型训练需要的高功率密度高端智算中心的支持,严重影响大模型训练和推理服务产业的落地和快速发展。
为确保东数西算工程的高质量健康发展,建议:
一是建立枢纽节点动态准入退出机制,定期对东数西算国家枢纽节点的项目数量、投资数额,运行状况、产业发展趋势、算力服务品质、资源利用率,行业应用需求等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枢纽节点的数量和布局进行动态调整。通过评估,可以将非“东数西算”布局内但具备一定超前发展优势的地区纳入“东数西算”的枢纽节点版图中。对于发展滞后、运营能力不足的国家枢纽节点,可以适时进行清退。同时,通过适度的政策倾斜,吸引新项目落地在国家数据中心规划区域(如起步区),壮大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规模,有序引导数据中心和算力中心产业向规划区域内转移,确保规划范围内的数据中心和算力中心高质量健康发展。
二是加强对现有枢纽节点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周边项目的审核,对符合准入条件的项目可以纳入起步区,对确实不符合准入条件的项目予以调整,提升区域重合度和起步区活跃度。复核在新基建浪潮中获批但不在东数西算工程规划范围内的数据中心项目,用“东数西算”的准入规则严格考核用能和环保水平,符合标准且有实际应用需求的可以批准、授予能评;对于确实不适合纳入规划范围的,可采用逐步退出的机制;原则上不再批准新的数据中心项目,旧有数据中心在现有设施到期后逐步淘汰,原则上不予改造。
三是积极引导和鼓励新型高端智算中心在国家杻纽节点的规划布局和建设,有序推进大模型训练和推理服务产业的发展。提升模型训练规模,降低模型算力成本、提高算力中心利用效率,促进模型服务产业的落地进展。
总之,为确保“东数西算”工程的高质量发展,要建立起“东数西算”工程的动态调整机制,发扬“东数西算”精神内核而不拘泥于具体的规划,建立起完善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健全问责和扶持体系,在保持总体稳定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能源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变化,适时调整枢纽节点的规划范围、节点数量和布局,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有力支撑大模型算力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护航算力经济更健康有序的高质量发展。
益企研究院首席专家顾问张云泉博士介绍:
张云泉,博士,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术院长,九三学社中央科技专委副主任,中央科普工委副主任。
中科院委员会副主委,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高专委副主任,全国信标委算力标准工作组组长,中国互联网协会算网云融合系统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高性能计算与数学软件专委副主任。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并行程序设计和性能评价、并行计算和并行编程模型等。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二百余篇,出版专著三部,译著七部。获2000年和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一项,2017年首届CCF青竹奖获得者,2017年中科院科教成果一等奖,2017年中科院杰出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17年度国际数字商业创新协会艾奇奖,获2021年度ACM 戈登贝尔奖提名,获2023年数据中心科技成果奖杰出贡献人才奖,获2023 Bench Council世界开源贡献奖。
中国智能计算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ACM中国高性能计算专家委员会主席,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高性能计算机TOP100排行榜创始人和发布者,国际人工智能算力排行榜AIPerf500发起人,PAC,CCF CPC和ACM IPCC超算大赛创始人。 一百多次担任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和共同主席。中科院《数据与计算发展前沿》副主编。《中国图象图形学报》和《计算机科学与探索》编委。光明日报科普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基因库高级顾问,青海省大数据与云计算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贵州省农业大数据专家委会委员,内蒙古环球智库大数据发展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郑州市智慧城市专家委员会委员,吕粱市大数据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和政府转型专家顾问。
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二百余篇,出版专著三部,译著七部。获2000年和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一项,2017年首届CCF青竹奖获得者,2017年中科院科教成果一等奖,2017年中科院杰出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17年度国际艾奇奖,获2021年度ACM 戈登贝尔奖提名。一百多次担任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和共同主席。中科院《数据与计算发展前沿》副主编。《中国图象图形学报》和《计算机科学与探索》编委。光明日报科普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基因库高级顾问,青海省大数据与云计算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贵州省农业大数据专家委会会委员,内蒙古环球智库大数据发展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郑州市智慧城市专家委员会委员,吕粱市大数据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和政府转型专家顾问,江西抚州市算力专家咨询委员会执行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