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正处于从经济智能化的发展期向上升期的演进中,人工智能已经证明或者初步证明了其对所在行业的颠覆和重构潜能。与此同时,不少人工智能企业正紧抓“AI+新型基建”的契机展开角逐。逐步走出了一条由需求导向引领商业模式的创新路线、市场应用倒逼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创新的发展路径。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线上业务和线下业务前所未有的融合发展,企业IT支出重点快速向数字化创新和跨界跨业协作转变,相对僵硬的专用基础设施会导致高昂的成本,而获得硬件加速的软件定义基础设施(如超融合)则以其高度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可以快速交付,助力客户快捷上云、促进业务创新,同时降低了成本,并具有灵活的可...
2018年起,益企研究院(E企研究院)开启“数字中国万里行”,通过“行”的方式深入考察了八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并推出国内首个《超大规模云数据中心考察报告》。
“在国际环境纷繁复杂,产业链、供应链不稳定的环境下,超云在2021年实现了125%的增长。”在2022超云生态伙伴大会上,超云总裁房玉震分享了这样的数据。
从2021年11月发布的中国TOP100的行业应用领域趋势图和Linpack性能份额图来看,除了超算中心、人工智能、科学计算,高性能计算逐渐在生物制药、基因测序、动漫渲染、数字电影、数据挖掘、金融分析以及互联网服务等领域中扩展。
在2020年6月,一个人工智能虚拟玩家在《星际争霸II》人机大战中获得2:0的优异成绩,击败了中国星际职业冠军,刷新了人机对抗的历史成绩。AI除了在虚拟玩家拟人NPC等游戏场景的应用,也在其余的游戏场景中不断落地应用,在这样的科技浪潮中,如何让AI高效、精准、灵活地赋能游戏成了各AI和游戏团队需要探讨的新议题。
根据Jon Peddie Research在2021年5月发布的工作站调查报告显示:仅8%的公司已经部署了工作站,但是,64%的公司希望在未来的18个月扩展工作站部署。从区区8%蹿升至64%,这可足有8倍啊!按说应该是庙堂之上的神器,按这比例那就是要入寻常人家的节奏了。对工作站的使用意愿有如此大的变化,难道是有人吼了一嗓子“Oh my god...
在E企研究院播出“超A服务器”开箱鉴赏系列的前两集中,我们分别解析了全能的2U通用型服务器,和高计算密度的2U4双路节点服务器,本集折中一下,看看2U4单路节点服务器。
A:SMTX OS 是由 SmartX 研发的超融合软件,其功能涵盖分布式块存储、计算虚拟化和网络服务,以帮助企业快速构建稳定可靠的 IT 基础架构。
常看常新,或许正是中国云计算行业螺旋向上发展的魅力所在。随着互联网行业云化趋于稳定,上云的市场需求正逐渐转向政府、金融、工业等传统领域蔓延,中国电子云则是这一阶段云计算发展的代表厂商之一。
过去的一年,华为云提出“一切皆服务”的战略,把基础设施、技术以及经验云化、服务化,华为云与伙伴、开发者迎来了快速发展的一年。
从远程工作和学习成为必选项,到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二十多年前提出的“数字化生存”在过去两年多中席卷全球。亿万大众和千行百业源源不断产生海量的数据,对算力的需求也持续增长,需要更高效的利用相对有限的资源。
去年,博睿数据发布数据链DNA(DEM:用户数字化体验管理,NPM:网络性能管理,APM:应用性能管理),帮助客户打通“云管边端”,构建一套全新的IT管理、治理、运维的指标体系,实现从代码到用户全数据链过程的每一部分数据采集能力。
8K 不是4K 在数字上的叠加,是迄今为止最接近“人眼真实”的超高清技术,分辨率是高清的16倍,同时在量化、帧率、色域等方面也作了全维度提升。8K 超高清直播,涉及采集制作、编码传输、终端呈现等一系列直播流程。
在益企研究院“超A服务器”开箱鉴赏系列前面三集中,主角都是2U的CPU服务器,作为本系列的完结篇,今天跟着狒哥一起来看一款支持8个英伟达A100 GPU的服务器,整体规格是4U,还蕴涵了3U和2U的元素,更有“隐藏款”1U双路CPU服务器。超微有超多的GPU机型,仅仅H12代A+服务器(A+ Server)产品线中,就已经有六七款不同形态和GP...
高性能计算作为基础的计算力,开始向新的领域迈进,包括制药、基因测序、动漫渲染、数字电影、数据挖掘、金融分析以及互联网服务等行业。
从2013年创立起,广州汇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量科技”)就采用了「All-in-Cloud」的系统架构,可以根据业务的增长随时获取所需的资源。
以电力为代表的能源驱动着物理世界,以算力为代表的信息驱动着数字世界,数据中心恰恰行走在两者之间,将源源不绝的电力转化为算力,构建着一个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
中国是制造大国,但还在努力成为制造强国,这与我们第二大经济体的身份太不相符。究其原因,是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水平和信息化应用参差不齐,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之路还需要持续深化。
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浪潮的席卷下,企业级存储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如何加深行业内生态伙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寻企业级存储技术发展的未来方向以满足市场的更高期待,已经成为存储行业内各个伙伴共同关注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