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之首。
事实上,“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就是以科技创新驱动生产力向新的质态跃升以实现“以新提质”。在此过程中,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既是数字经济的核心驱动力,同样也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技术底座。可以预期的是,随着大模型不断“走深向实”,不仅会推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也将会为千行百业的数智化转型提供关键支撑。
第三方数据也显示,到2040年,仅生成式AI每年就可为全球经济带来2.6万亿至4.4万亿美元增长。届时,从个人到企业,从生活到生产,从边缘到核心,所有的场景、流程、业务都将会被重塑一遍。
在此背景下,4月2日,在浪潮云主办的“云端眺望 向‘数’而生”数字创新生态大会上,浪潮云正式发布海若大模型业务战略,希望通过数字生态创新共同体,联合生态伙伴合力拥抱大模型浪潮,培育行业新业态。
浪潮集团执行总裁、总工程师,浪潮云董事长肖雪
正如浪潮集团执行总裁、总工程师,浪潮云董事长肖雪所言,新质生产力起点是“新”,关键在“质”,落脚于“生产力”。大模型的问世,让我们有新的抓手,去培育新质生产力。未来,浪潮云将以大模型“新技术”释放数据“新要素”价值,推动数实融合,赋能千行百业,打破传统生产要素“质态”,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效”,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大模型释放数据“新要素”价值
毫无疑问,AI大模型,是典型的“大数据+大算力+强算法”结合的产物,同时大模型技术也存在着典型的“飞轮效应”,即通过不断应用落地,实现数据反哺,由此充分释放数据“新要素”的价值,赋能各场景的数智化,推动新质生产力融入千行百业。
确实如此,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2023年12月31日,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中,就聚焦12个行业和领域,明确指出发挥数据要素价值的典型场景,推动激活数据要素“潜能”。
在此过程中,大模型与数据要素之间的关系可谓紧密而又相辅相成。一方面,大模型需要海量的数据要素进行训练和优化,以不断提高其预测和决策的准确性,因此数据要素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对于大模型的性能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大模型通过对数据要素的学习和处理,能够提取出隐藏在数据中的有价值信息和规律,进而为决策提供支持。更为关键的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模型和数据要素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在千行百业的数智化转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价值。
从这个角度来说,大模型不仅赋予数据要素全新的“生命力”,更能为新质生产力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这是因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就是通过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实现以数据为核心、以智能化为特征的全新生产力形态。
在健壮和稳固的数据基础设施之上,浪潮海若大模型业务战略的发布可谓“正当其时”。根据规划,浪潮云未来将投入50亿元资金,依托数字创新生态共同体,加快推动海若大模型在100个城市的快速落地,持续激活数据要素价值,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不难看出,AI大模型时代的到来,通过更为泛化的能力和无限的想象空间,赋予了行业数智化更为“普世”的价值,而浪潮云“与时俱进”的发布海若大模型业务战略,不仅会将大模型技术更好地“融入”到千行百业,释放数据“新要素”的全新价值,也能让更多的行业客户打造出先进的新质生产力,赋能经济社会的数智化转型,由此也将在数字中国建设的进程中贡献出更大的力量。
三个维度读懂浪潮海若大模型
浪潮云总经理颜亮介绍,浪潮海若大模型定位行业大模型,首批将面向政府、交通、应急、制造、医疗、农业六大行业,其具备“可信赖、易落地、可持续”三大核心优势,具体而言:
浪潮云总经理颜亮
首先,可信赖(Trustworthy),安全问题始终贯穿人工智能发展全过程,而大模型的爆发式发展,更加重了企业和社会对其安全性的关注,因此浪潮云也把 “可信赖”作为了大模型落地的重中之重。
在这方面,浪潮云依托全国布局的120+城市云中心能够帮助行业用户解决本地化部署的问题,保证“数据不出域”;同时,为了让行业客户用得更放心,浪潮云在中央网信办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增加级的数量国内第一,并位居中国云原生安全市场第一位;此外,去年,浪潮海若大模型正式通过中央网信办备案,成为了山东省首家通过备案的模型产品。
其次,易落地(Easy to implement),可以看到要让大模型从“已有”走向“可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更多的企业通常会面临数据资源有限、算力投资难度大、模型泛化能力差、高水平人才稀缺的发展瓶颈。
为此,浪潮云基于在全国布局的分布式算力平台,能够实现“带算力入场”;同时积极打造“三个1”标准,实现海若大模型的快速交付,其中对于政务云覆盖用户,只需1天时间即可实现海若大模型的落地,而其他行业最长不超过1个月。在此基础上,浪潮云还打造了以海若大模型平台、海若智能体工厂、海若智能体商店、模型开发平台、模型安全卫士为支撑的完整产品矩阵,通过关键技术创新,帮助客户打造行业专属大模型。
最后,可持续(Continuable),浪潮云不仅积极打通大模型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同时也希望通过自身沉淀的场景经验和数据,以及运营能力方面的优势,能够帮助行业客户更好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打造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也正因此,浪潮海若大模型通过持续训练,持续调优,提升行业基础模型能力;同时结合自身20年的行业经验,并依托济南分布式云OpsCenter、上海数据云OpsCenter、北京大模型 OpsCenter三中心,以“平台+服务”的新模式支撑持续运营。
在颜亮看来,大模型要快速走进千行百业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性,“可信赖”问题不解决就会造成很多行业侧的客户不进场,只是在外围简单尝试,而浪潮云可以保证“数据不出域”,这样就能够大大降低行业用户使用大模型的安全风险;而大模型的“易落地”,背后依托的则是一套完整的平台体系,而浪潮云不仅可以通过“带算力入场”,也能提供大模型的完整产品矩阵,这可以大大加速大模型在行业中的落地进程;最后的“可持续”,强调的是提升行业客户使用大模型中的体验问题,而浪潮云可以提供“建管运”全栈本地大模型落地服务,同样可以更好地让行业客户拥抱大模型。
客观地说,过去AI的能力往往都是大公司的专利,而只有让千行万业都能获得普惠化的AI能力,才能推动整个中国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而浪潮云通过“以行践言”的方式,并始终把“可信赖、易落地、可持续”作为大模型融入千行百业中的“基准”,相信这将会为大模型落地行业提供范式创新以及借鉴和参考的价值,同时也能够真正意义上让大模型和人工智能成为企业迈向AI新时代的“水”和“电”。
为千行百业提供“新质生产力”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具备“可信赖、易落地、可持续”三大核心优势之外,浪潮海若大模型还在落地方法论、生态合作体系,以及应用场景方面积极探索和创新,推动大模型加速落地,为千行百业提供“新质生产力”。
第一,在落地方法论方面,浪潮云总结出行业落地三步法:第一阶段是以分布式云节点支持灵活部署多元算力环境,实现快速交付,开箱即用;第二阶段是借助专有数据进行训练,精调模型;第三阶段是以业务驱动,通过打造全流程一体化的海若模型开发平台和海若智能体工厂,实现持续迭代。
浪潮云首席技术官孙思清
对此,浪潮云首席技术官孙思清进一步表示,浪潮海若大模型通过采用MoE架构、全面优化RAG、全链路安全防护等举措实现关键技术创新,解决了行业用户在大模型落地过程中所关注的运行成本、准确性、安全性等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基于分布式云模式所打造的大模型服务,还能够在几个方面为行业客户带来好处,包括可最大化保障大模型输出标准化的产品,也可以兼顾行业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即预训练以及算法等工作可以在中心节点完成,同时也能结合客户的数据和实际业务场景实现本地化交付;同样,在“可信赖”方面,在中心节点方面能够实现集中式的管理,同时也兼顾到了行业客户本地数据的安全问题等等。
第二,在生态体系方面,浪潮云打造了数字创新生态共同体,这是浪潮云在推动行业大模型落地过程中,联合在智能算力、行业数据以及场景开发等领域的生态伙伴,共同打造的“三位一体”的开放生态,通过构建数字创新共同体,浪潮云希望打造共建共赢,创新运营的模式,提高一体化方案、产品及交付能力,为实现产业升级和业态创新提供坚实支撑。
第三,在应用场景方面,浪潮云积极向实而为,赋能行业典型应用场景,为行业用户带来“质”的飞跃。其中,面向政府行业,浪潮云积极探索政务大模型在公文写作、基层减负等场景的落地,实现基层材料整理效率提升100倍,回复准确率提升至75%;面向医疗行业,浪潮云依托海若医疗大模型,在帮助医生生成电子病历过程中,实现一份入院记录生成时间仅需15秒,内容准确率90%以上,降低工作量超过70%;面向制造行业,在促进新产品研发方面,借助海若制造大模型,实现靶点识别准确率提高至95%,每周分析专利数量提高至3000篇。
总的来说,要把人工智能技术的价值成百倍、千倍地释放出来——就需要通过更加普惠的算力,同时进一步推动AI技术与行业场景的深度融合,让AI进入行业的核心流程以及生产环节,才能最大化的释放数据“新要素”价值,而浪潮云通过在大模型领域的“躬身实践”以及积极的探索创新,这让其在人才、工具、生态、应用场景乃至方法论方面都有了更多的积累和沉淀,而这也是浪潮海若大模型有能力,也有信心让更多行业客户加速拥抱大模型技术,让新质生产力更快“融入”千行百业的关键底气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