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岁末年初之际,回顾过去的 2024 年,半导体产业有增长也有阵痛,复盘 2024 年的半导体产业状况,有哪些长足的进展又有哪些短板?展望 2025 年,半导体市场又有哪些机会,该如何发展?为此,电子发烧友网策划了《2025 年半导体产业展望》专题,收到数十位国内外半导体创新领袖企业高管的前瞻观点。其中,电子发烧友特别采访了安谋科技销售及业务发展负责人赵永超,以下是他对 2025 年半导体市场的分析与展望。
安谋科技销售及业务发展负责人赵永超
在产品创新、技术落地、生态建设三大方向持续深耕
过去的 2024 年,在 AI、智能汽车、新型智能设备等新兴技术的持续推动下,半导体产业迎来了新一轮的上升周期。尤其是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 AI 技术正深度融入千行百业,并从“技术军备”加速向“场景落地”演进,这不仅带动了云边端分布式算力需求攀升,而且为 AIPC、AI 手机、AR/VR、机器人等端侧 AI 场景打开了更多想象空间,消费电子创新不断提速,终端市场逐步回暖。此外,端到端大模型技术也成为了国内外车企竞相布局的新机会点,极大地提升了高阶智驾的普及速度。总体来看,这些新技术和新需求都是积极向好的信号,能够进一步驱动更高性能、更低功耗、更多元化的芯片产品迭代。
安谋科技位于芯片产业链的最上游,充分发挥“全球标准、本土创新”的独特价值,为国内半导体产业提供丰富成熟的产品组合及解决方案,深度赋能本土智能计算发展。截至目前,安谋科技在国内的授权客户已超过 430 家,累计芯片出货量突破 370 亿片,拉动了下游年产值过万亿人民币规模的科技产业生态。
在 2024 年,安谋科技持续围绕产品创新、技术落地、生态构建等三大方面重点发力:
在产品创新方面,在 2024 年,安谋科技推出了首款“玲珑”D8/D6/D2 DPU 及全新“玲珑”V510/V710 VPU 等自研业务新品,并稳步推进新一代“周易”NPU 的研发,满足多样化智能应用场景的性能功耗配置需求。此外,Arm 技术授权订阅模式在 2024 年正式落地国内,凭借其灵活、便捷且极具性价比的产品组合和服务支持,一经推出既吸引超过 40 家国内客户选用,其中不乏全志科技、兆易创新等国内头部芯片厂商,进一步深化技术合作。
在技术落地方面,立足全球领先的 Arm 技术和本土创新的自研产品矩阵,安谋科技持续助力移动、终端、AIoT、智能汽车、数据中心等关键领域的国内合作伙伴打造高质量且高可靠性的芯片产品。比如,新推出的“此芯 P1”AIPC 芯片异构集成了 Arm CPU、GPU 以及安谋科技“周易”NPU 等自研业务产品;搭载 Arm Cortex 内核的紫光同芯 THA6 系列 MCU 以及搭载安谋科技自研“星辰”处理器与“山海”安全解决方案的博通集成的 BK7236 芯片则分别通过了国际权威的安全认证。
在生态构建方面,除持续推进生态伙伴计划以外,安谋科技在 2024 年联合了多家合作伙伴共同成立了 AIPC 和 EdgeAI 联合实验室,首批发起单位覆盖了芯片、操作系统、终端制造、大模型及 AI 应用等国内 AI 产业全链路,安谋科技日前还与智源研究院正式达成战略合作,携手产业伙伴共同构建更贴合本土产业需求的端侧 AI 生态。
端侧 AI 元年开启,生态协同与异构计算齐头并进
2024 年,可谓是端侧 AI 的元年。产业链上下游的各大厂商纷纷入局,AIPC、AI 手机、智能机器人、智驾智舱等新兴应用场景正在与大模型加速融合,算力和模型呈现出“双向奔赴”的趋势,不仅推动了 CPU、GPU 和 NPU 等计算单元的技术演进,也撬动了新型芯片需求的水涨船高,包括融合多个算力单元的高性能 SoC、HBM、Chiplet 等,极大地促进了端侧 AI 创新发展。
当前以 Transformer 架构驱动下的端侧大模型浪潮,不同于以往的 CNN 架构,主要面临着两大挑战,一是面对不同硬件平台、软件框架和技术标准,如何建立并完善生态系统,这涉及到数据、场景、芯片、软件、模型、端云等多个关键环节的协同与合作;二是如何在算力、内存、功耗、工艺、面积、散热等方面寻找最佳平衡点,实现能效比和面效比的最优解。对此,安谋科技作为国内芯片产业上游的核心企业,承担着“技术交叉和生态连接”的任务。
在安谋科技看来,端侧 AI 发展壮大并非一家之力可以实现,而是需要行业合力。Arm 作为全球唯一的万亿量级技术生态平台,能够从技术架构、硬件平台、软件支持、开发者社区、标准建设等多个维度为产业伙伴提供创新基石。通过对接 Arm 全球生态,安谋科技不断探索并推动实际 AI 应用的落地,“AIPC 和 EdgeAI 联合实验室”也印证了其在 AI 生态建设上的长期主义和坚定投入。
此外,为应对端侧 AI 计算任务对 PPA 的多元化要求,安谋科技一方面将 Arm 通用 IP 与安谋科技自研业务产品深度融合,构成多元化、定制化的异构计算解决方案,以灵活应对快速迭代的 AI 计算挑战。另一方面,紧贴端侧 AI 最新技术趋势,积极推动自研“周易”NPU 创新升级,以满足不断发展的生成式 AI 算力需求和技术标准。
汽车电子步入“智能化”下半场,Arm 技术持续领航
在产业整合与技术革新的共同驱动下,智能汽车已经从以“电动化”为核心的上半场,转入以“智能化”为核心的下半场,汽车芯片的算力量级也成为整车产品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与此同时,端到端智驾大模型、舱驾一体融合方案等新技术竞相涌现,也为汽车半导体发展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在这一过程中,算力作为汽车智能化的关键要素和基础底座,已成为了众多主机厂商与芯片设计公司眼中的“第一生产力”。
自上世纪 90 年代进入汽车市场以来,Arm 技术已在汽车领域深耕 30 多年,最新的 Arm 汽车增强(AE)处理器及虚拟原型平台覆盖了从底层硬件到全栈软件的全方位需求,并首次为汽车应用引入 Armv9 架构技术和服务器级性能,可实现软硬件的并行设计与开发,大幅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此外,安谋科技通过深入洞察本土市场需求,进一步强化智能汽车领域的自研创新与技术迭代。目前已推出了“周易”NPU、星辰“CPU”、“山海”SPU 和“玲珑”DPU&VPU 等处理器产品线,构建起成熟且高效协同的自研产品矩阵,并结合先进成熟的 Arm IP 技术,创新性地打造了面向智能汽车的高性能融合计算芯片 IP 平台,助力国产汽车芯片厂商打造差异化优势、加速商业化落地。
在智能汽车市场上,全球超过 85%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基于 Arm 架构而设计,绝大多数国产座舱芯片均选用了 Arm 架构。其中,搭载“周易”NPU 的芯擎科技“龍鷹一号”智能座舱芯片出货量可达百万量级,并定点应用于数十款主力车型中。
半导体产业:2024 反弹态势初现,2025 年有望进一步复苏
回首 2024 年,半导体产业受到行业周期变化以及下游终端和 AI 服务器市场的需求释放,已经呈现一定的触底反弹态势。而这轮发端于生成式 AI 的技术牛市在短期来看将持续升温,有望为 2025 年半导体产业的进一步复苏甚至重归增长打下良好基础。
针对目前行业内热议的低毛利和内卷现象,其实并不仅限于半导体行业,包括终端制造、大模型供以及 AI 应用等很多行业都是如此,本质上是供需关系部分错配所产生的结果。未来,随着行业资源和竞争格局的重组和调整,以及技术趋势和市场成熟度的持续演化,算力需求有望会进一步攀升,其供需关系也将会在某个特定阶段达到平衡,半导体产品的定价策略也有望得到改善。
展望 2025 年,本土半导体产业将更加注重“价值务实”,切实推动生成式 AI 的多元场景应用,逐步拉进用户与端侧 AI 之间的距离,将成为产业上下游重点关注和部署的方向,这无疑也将进一步撬动 AIPC、AI 手机、智能汽车等领域的半导体技术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