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尤其是生成式AI的爆发式增长,中国智能算力产业已成为数字经济的关键引擎。2019年至2023年间,智能算力规模从32EFLOPS飙升至414EFLOPS年复合增长率高达90.1%,远超通用算力增速。2023年,下游应用以互联网行业为主(占比超50%),但电信、工业制造等领域需求正加速培育。截至2024年9月,中国算力全产业链企业达9.1万家,其中上市企业856家、高新技术企业2.7万家,计算设备、存储设备等细分市场企业数量居前。产业链方面,上游聚焦硬件基础设施,中游整合资源提供高效算力服务,下游驱动需求源自大模型技术。本文深度分析市场规模、企业分布和产业链生态,为从业者提供洞见,助力产业绿色化、一体化发展。
在人工智能技术高速发展的浪潮下,生成式AI的突破性进展正持续催生对高性能算力的迫切需求,智能算力产业作为数字经济的新引擎,展现出无限潜力。中国作为全球AI应用的重要市场,其智能算力规模近年来呈现爆发式增长,从企业分布到产业链生态,都映射出产业的深度变革与未来机遇。本文基于权威数据,深入剖析自2019年以来中国智能算力产业的市场规模、下游应用格局、企业数量分布以及上中下游产业链结构,旨在为技术从业者和产业决策者提供全景洞察,推动智能算力在互联网、工业制造等领域的融合应用。
一、市场规模爆发式增长:从EFLOPS看中国智能算力崛起
中国智能算力产业自2019年起迎来高速扩张期。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2019年智能算力规模仅为32EFLOPS,到2023年已跃升至414EFLOPS,期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90.1%。这一增速显著超越同期通用算力,凸显出智能算力作为AI技术核心支撑的强劲动能。增长驱动力主要源自生成式AI技术的普及,如大模型的训练与推理需求激增。展望未来,弗若斯特沙利文研究预测,到2028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进一步攀升至1436EFLOPS,体现出产业持续向好的发展轨迹。值得注意的是,智能算力与通用算力、超算算力正加速融合,推动行业分化与创新。
图1 2019-2028年中国智能算力产业规模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测数据来自弗若斯特沙利文研究
二、下游应用行业格局:互联网主导与新兴领域潜力
2023年,智能算力下游应用行业分布呈现显著分化。互联网行业以超过50%的占比占据主导地位,这得益于互联网企业在大模型研发上的大规模投入,催生了对计算资源的巨大需求。其他行业如电信、工业制造、教育和金融等,虽占比相对较小,但正处于人工智能应用的探索阶段,需求潜力巨大。未来,随着AI技术在这些垂直领域的渗透加深,预计电信和工业制造等行业对智能算力的需求将大幅提升。这一格局反映了当前产业的应用培育期特征,但通用大模型的迭代和行业大模型的落地,正逐步拓宽下游应用场景。
图2 2023年中国智能算力下游应用分布图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三、全产业链扩张与细分市场分布
截至2024年9月,中国算力全产业链企业数量已达9.1万家,其中上市企业856家、高新技术企业2.7万家,显示出产业的蓬勃活力。细分市场方面,计算设备企业以13974家居首其次是存储设备(13608家)和网络设备(12604家),这些领域企业数量密集,反映硬件基础设施的成熟度。温控设备、电源设备等辅助环节企业数也超8000家,而云计算服务、边缘服务和IDC服务企业分别达9316家、8037家和5937家,凸显中游服务整合的重要性。赛迪顾问数据显示,2025-2030年企业规模预计爆发式增长,这得益于智能算力需求的持续扩张,但需关注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驱动作用。
表1中国算力关键环节企业数量(单位:家)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四、上中下游的完整生态与挑战机遇
智能算力产业链由上、中、下游构成,体现其完整性与复杂性。上游产业主要聚焦于提供计算能力的基础硬件基础设施,涵盖关键组件、信息通信技术(ICT)基础设施以及各类辅助硬件设备。上游环节通过硬件设备与基础设施建设,支撑数据中心与算力网络的构建,进而提供包括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服务、云计算服务以及多样化的算力网络服务在内的核心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图3 智能算力产业链及部分代表性企业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中游产业集中于算力网络与平台的开发与运营,旨在高效整合并优化上述基础设施资源,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计算需求与服务交付。下游产业涵盖了应用场景及终端用户,其应用领域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服务、金融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以及电信通讯等产业。其中,在
智能算力产业的上游环节,我国目前虽然在基础设施建设和部分核心设备方面实现了国产化替代,但是在人工智能芯片环节,市场份额依旧掌握在海外厂商手里,对我国智能算力供给的稳健性造成隐患。
下游环节以生成式AI技术为代表的强人工智能技术的爆发式增长,反向驱动了智算产业的迅速崛起,通用大模型技术的不断迭代和发展,以及行业大模型逐渐在垂直领域的落地和渗透,构成了智算产业链主要的需求来源。而中游环节作为智能算力网络绿色化、一体化发展的关键节点,当前主要由不同类型的中游企业凭借自身在供应链、渠道、产品、平台和技术等方面的差异化优势,整合上游智能算力的基础设施和核心硬件设备,为下游智能算力需求方交付高性能智算资源。
五、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智能算力产业正处于高速成长期,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32EFLOPS猛增至2023年的414EFLOPS,并在企业分布和产业链生态上展现出强大活力。互联网行业主导下游需求,但电信、制造等新兴领域潜力巨大;全产业链9.1万家企业中,硬件细分市场领先中游服务整合是关键。未来,随着规模预测达1436EFLOPS(2028年),产业链融合趋势将加速,推动智能算力在绿色化和一体化方向深化。然而,上游芯片国产化短板亟待突破,以保障产业稳健性。对于从业者而言,把握企业分布和市场需求变化,将助力中国在全球智能算力竞赛中抢占先机。
作者:杨旭颖(天罡智算交易平台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