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昶旸 智慧芽技术副总裁拥有20多年高科技、互联网行业从业经验,曾在思科、网迅等公司任职。长期从事为企业级用户提供协作开放云平台的技术运营服务,负责云平台的技术运营和相关云管理软件的开发。智慧芽成立于2007年,全球总部苏州,分公司遍及中新英加日五地,屠昶旸负责全球700+研发团队,管理数据、开发、人工智能...
这是硬科技的时代,也是高创新的时代。时代舞台的主角,将在近50万家科创小企业之中诞生。《科创人》创刊近3年,专访上百位科创领袖,平均对话时长2小时,转换成文本是45k~80k文字量——然而,单篇成稿最多也不过6k文字。那些被隐去、删减甚至默认保密的,大都是痛楚。诉苦完毕,往往跟一句“聊归聊,这段就别写了”——科创之...
江永清 SUSE大中华区董事长江永清于2012年加入SUSE,先后任职北亚区总经理、APJ销售副总裁,于2021 年开始担任大中华区董事长。江永清曾于2007年至2012年间,任职EMC下属企业RSA大中国区总经理;1995年至2000年间担任Sybase中国区总经理;2000年至2007年间,在升阳微电子、网络联盟以及海波龙(Hyperion)等企业担任行...
谭翔 派拉软件创始人兼CEO20 余年数字化和信息安全从业经验,10多年IBM、CA工作经历,中国第一批信息安全&数字化专家,获上海市软件行业标兵等众多荣誉。2008年创办派拉软件,深耕零信任和数字化领域,率先带领团队实现一体化零信任安全的产品研发和应用落地。
史喆 富士康科技集团首席数字官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智能维护系统中心机械工程博士,曾任北京天泽智云科技有限公司解决方案负责人,负责战略大客户。2020年加入富士康,担任富士康科技集团首席数字官、工业互联网办公室主任,并组建工业互联网办公室,负责集团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战略规划,推动灯塔工厂、数字化平台及工业...
王坤 36氪副总裁、企服点评负责人王坤拥有近10年的互联网产品设计、运营经验和团队管理经验。加入36氪前,曾先后就职于360、百度、网易等多家顶尖互联网公司,全面操盘过网易新闻、网易公开课、百度视频、360浏览器等多款知名产品。拥有丰富的从0-1的产品设计、运营经验;具有海外产品的设计、运营经验。对消费互联网、...
张德兆,智行者董事长&CEO 清华大学博士、博士后、教授级高工清华大学创新创业企业导师多项智能汽车国家标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路线图主要起草人曾领导多项ADAS算法及系统开发并实现量产配套在清华大学积累超过百万公里路测里程的数据经验
煜光 上海弘玑Cyclone创始人兼CEO曾担任惠普企业数据服务及业务发展大中华区总经理,带领团队制定了多种创新增长战略,为多个全球及国内知名企业客户提供专业的咨询实施服务。于2015年创立上海弘玑Cyclone,已成为中国领先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软件和平台供应商,客户遍及中国本土及海外金融机构,包括政府...
近20年资深数据玩家,12年阿里系数据经验,阿里巴巴首个数据仓库建立者,阿里巴巴TCIF主持创建者,阿里巴巴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数加”创始人,ID Mapping和数据交换等20多项大数据方面专利持有者。
毕业于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多年大数据、工业软件产品连续创业经历。获选福布斯“亚洲30岁以下的30位优秀创业者”荣誉,快公司中国商业最具创意人物,黑湖科技是达沃斯论坛2021全球科技先锋。
Apache Pulsar 和 Apache BookKeeper PMC 成员,前 EMC 统一存储部门技术负责人,前 Streamlio 创始工程师。2020 年获选“中国开源先锋 33 人榜单”、2021 年荣获“OSCAR 尖峰开源人物”称号,开源技术布道者。
投身亚洲移动通信、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等领域三十余年,2003年加入微软,如今主要负责将微软的产业愿景、创新技术与数字化转型的切身体会介绍给中国的行业伙伴与业界领导者,著有《万物重构-智能社会来临前夜的思索》。
我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在POS厂商做嵌入式研发,当时没有操作系统,基本是从裸芯片入手做,硬件设备都还是8位系统。
雷涛 天云数据CEO荣获国家级AI最高奖项: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发明奖。2020年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获得者;首批CCF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委会委员;主导并参与汇丰银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工商银行总部等多个亿级大型信息化项目规划建设。
杨扬 和讯网CTO深谙证券、基金、期货、外汇等金融业务,数字化转型实战专家,擅长从产品、运营、销售角度出发考虑和解决技术问题。
2021年2月,国内领先的SaaS远程连接解决方案提供商上海贝锐科技,继2020年7月成功融资后半年内又完成新一轮4000万美元融资,本轮融资由高瓴创投领投,腾讯跟投,老股东高成资本继续跟投加注,光源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人生的第一份工作能有多重要?对焦烈焱而言,第一份工作教给他一门手艺和一个认知,二者为他连续上扬的事业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科创人》的专访名录中,陈霈霖异类得过于醒目:大学就读于北师大商学院金融系,人生梦想是做一名职业经理人,系统性深度学习IT技术是毕业入职金山游戏之后的事。
很多技术出身的企业高管,都是较早便意识到了成长转型的重要性,在人生抉择的关键节点有意迈出技术领域,跨部门、跨领域体验学习。相比之下,徐琨在职业生涯上半场是一位根正苗红的码农,自2004年初入职场,在技术领域整整深耕了10年。
韩迎大学就读于中国互联网黄埔军校之一的北京邮电大学通讯工程专业。毕业那年,韩迎短暂纠结过是要考研还是加入外企,但在那个年代,外企是职场鄙视链顶端的存在,面试套路满满都是“正宫范儿”,“给你留指标、给你签就业协议、给你北京户口,但抱歉,准考证要交上来,说白了人家绝不肯当备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