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Tips:是用户需求改变了产品,还是产品设计引领了使用习惯?
**_
目录
-声卡变化:4声道、输出可重定向为输入
-可选独立显卡、第二个M.2 2280 NVMe扩展位
-谜底揭开:另一侧的Intel Q470 PCH和MicroChip芯片
-方寸间的设计和灵活性
-UEFI BIOS和开机诊断功能界面
-AIO一体机:独立显卡“挤”走了PCH芯片
这一篇我不写“高大上”的服务器、存储,也不写GPU/显卡,想跟大家聊聊PC台式机。
毕竟在我开始工作入行的时候,最初一两年也是从接触PC配件和DIY开始的。如今的网络媒体上,拆个笔记本电脑研究挺细致的文章,有时看还挺受欢迎;而桌面台式机呢,似乎在今天看来没啥技术含量,比较容易同质化了?
而对于我来说,还是相对喜欢研究商用台式机和工作站。毕竟笔记本内在设计的再好,许多规格也差不多定死了,最终影响的还是外在使用体验;而台式PC/工作站则因为机箱大、可扩展性强,可DIY(定制)的空间也更大。
这次给大家分享一款迷你商用PC——Dell OptiPlex 7080 Micro。
先发一张拆开的照片,一方面看下CPU散热器的尺寸,就能大概估计出Micro机箱是多大;另一方面细心的朋友也可以预测下,主板上该有的那颗重要芯片放在什么位置了?
OptiPlex家族中的3款主力机箱——从左到右分别为Tower、SFF和Micro,其容积分别约为14.7升、7.8升和1.18升。如果是支持GeForce RTX 2070 Super这一级别显卡的,还有一款更大尺寸的机型。
具体到OptiPlexMicro迷你机,同样是可立可卧放置使用。机箱前面除了Type-A和Type-C USB接口之外,3.5mm声卡接口一共有2个,分别为耳机/麦克风多用途接口,以及输出(可重定义为输入)。不错,这一代新机型与之前有些变化了。
声卡改进:4声道、输出可重定向为输入
关于从Dell Precision工作站引入到OptiPlex商用PC、Latitude笔记本的Optimizer优化软件,我在《_价值千元的AI调优工具免费了:Office生产力测试提速5-9%_》中已经重点介绍了它的性能调优模块,下面再简单看看音频(声卡)模块的功能。
如上图,这个界面主要的功能就是麦克风降噪优化,友好易用的是,它已经针对商业用户预设好了对应的场景——主要是语音/视频会议,而不再需要在声卡驱动的界面做复杂的调节。
同时,Dell Optimizer还兼具以前Realtek声卡Maxx Audio应用程序的功能——就是我在《_为了这个“完美”版Win7镜像,我用了一年的时间_》里面提到的,插入3.5mm声卡插孔时弹出的设备类型选择。如今换成以下界面了:
这个是耳机/麦克风多用途接口。
以前的3.5mm音频输出是不带Sensor弹出提示的,而最新一代(对应10代Core CPU)OptiPlex和Precision Tower工作站可以重定向为Line-in输入。如果是比Micro尺寸大的机型,这个插孔都是在机箱后面。前不久还真有用户朋友咨询过我“为什么PC后置音频接口只能输出”的问题,因此我理解这点是应客户需求而改变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一代商用台式机可以说是4声道HD Audio了(与早年连接4/4.1声道音箱的用法还不太一样),目前已经包括OptiPlex 5080、7080和几款AIO一体机。
言归正题,我们还是来看硬件。
可选独立显卡,双M.2 2280 NVMe SSD扩展位
最右边的金黄色金属螺丝位,是拧随机WiFi/蓝牙天线用的
由于迷你台式机扩展空间有限,USB接口主要靠机身上带的,有线和无线网卡/蓝牙都可以内置,而2个DP显示接口也可以根据需要转接HDMI或VGA等。与这台7080 Micro不同的是,入门级OptiPlex 3080等机型就是DP +HDMI的组合,因为中低端显示器带HDMI的更多点。
尽管我手头的迷你机只有Intel集成显卡,但资料中已经看到可选配的AMD Radeon RX 640独立显卡,虽然4GB显存的规格不算太高(毕竟空间和功耗有限),但性能还只是一方面。因为显示接口从集显的3个增加到了5个,如果连接多屏的场景就有用了。
用手指拧松一颗螺丝打开上盖,很容易看到CPU散热器和2.5寸SATA硬盘/SSD的固定架。把这2个拆掉就是本文第一张图了。
取下SATA盘的固定架之后,在无线网卡/蓝牙模块的两侧,就是2个M.2 2280 PCIe/NVMe SSD扩展位,上一代产品还只有一个M.2 2280槽位。
别看Micro迷你机用的是笔记本DDR4内存模组,但CPU可是支持到65W TDP的10代Intel Core(这台测试机配置了35W的i7-10700T)。根据我之前测试OptiPlex 7060 Micro的经验,搭配130W电源适配器时CPU可以Turbo到100W左右的PL2功耗。如今的7080如果配独立显卡,对应的电源适配器就是180W了。
如上图,我把CPU、内存等,包括集成的扬声器喇叭都摘下来了,但唯独没有看到那颗Intel Q470 PCH芯片组。下面拿上一代的OptiPlex 3070 Micro做个对照:
红圈标出的部分,就是Intel H370 PCH芯片组——我说新机型第二个M.2 SSD抢了它的位置没错吧,那么PCH去哪里了呢?
谜底揭开:另一侧的Intel Q470 PCH和MicroChip芯片
拆下7080 Micro的主板并不麻烦,大家看到散热垫了吗。
把这块小主板翻过来就有答案了:)这如果放在笔记本上可能不算什么新鲜设计,甚至包括服务器——当初我在《_四路服务器进化:R930内存板瘦身、偏置CPU散热_》一文中也讨论过类似的情况。
在上图BGA封装的Q470 PCH芯片右下方,还有一个尺寸也较大的QFP芯片,我们再来看看它是啥:
MicroChip DEC1515我一下没查出来,只是根据经验判断应该是LPC/Super-IO。问了下我的朋友——《大话存储》和《大话计算机》作者冬瓜哥,结果MicroChip内部也是跨着部门,然后我又搜了个关键词,发现著名的SMSC公司也被MicroChip收购了,这下Super-IO就无疑了。
**方寸间的设计和灵活性
**
在迷你商用机里支持扩展一块半高的PCIe显卡已经不容易,而OptiPlex 7080 Micro还考虑了更多接口的灵活扩展,上面3个连接器的功能见下表:
当然,由于机箱后部的空间所限,在不配独立显卡的情况下,VGA/DP/HDMI/USB 3.2 Gen2 Type-C、RS232串口、PS2键盘/鼠标这些可选接口,也只能从中挑一个。这就是给用户更多的选择吧。
另外我还看到,除了Type-C接口之外,7080 Micro前置和后置的USB Type-A接口中也分别有1个和2个是3.2Gen2 10Gb/s的速率。
经过手机摄像头放大的Intel i219LM网卡芯片。做DIY主板的朋友可能对另一款i219V更熟悉,i219LM的最大区别应该是支持Intel vPro暨AMT主动管理技术。这里给大家推荐我之前写的3篇相关评测:
《_免费无线带外远程管理方案:iAMT/vPro进阶实战(上)_》
《_开源 vs. Intel官方控制台:使用AMT/vPro无线带外管理的几种姿势(下篇)_》
尽管无线带外管理玩起来比较炫,但还是LAN有线网卡在vPro上用的更多,基于硬件的管理也是一线品牌商用台式机/笔记本的一大特色。
注:OptiPlex__台式机中只有7000__系列可以选配Intel vPro__。
上图红圈处的小小开关又是什么呢?chassis intrusion机箱入侵警告可以在打开过机箱盖之后,记录在BIOS的Event事件中。
UEFI BIOS和开机诊断功能界面
顺便看看OptiPlex商用机BIOS的一些特点。上面是可以单独设置每一个USB接口的开关。
对于声卡,除了整体开关之外,还可以选择单独禁用麦克风(录音)以及内置喇叭。
对于Wake on LAN网络唤醒大家应该再熟悉不过了。但我除了之前用vPro/AMT测过无线网卡的远程开机之外,这个Wake on WLAN还真是没玩过,看来有机会可以试一下:)
UEFI引导选项中的诊断界面,应该说也是各大PC品牌的一个差异价值点。另外,如今连BIOS都可以远程刷新了。
进入诊断界面后,先经历一个短时间的初步测试,然后可以选择各组件的长时间深度测试。在怀疑PC故障是软件还是硬件原因时,这里的诊断可以先排除操作系统环境的影响,帮助预判基础硬件(如内存等)的好坏。
今天由于时间所限我就不展开了,其实在上面的SystemInfo中,还可以读出CPU的最高温度限制(如100℃)、温度/风扇转速、BIOS里各模块Firmware的版本号等。这一代新品改进并增加了一些实用功能,谁说台式PC只有性能变化了。
AIO一体机:独立显卡“挤”走了PCH芯片
在我这次动笔之前,查阅Dell OptiPlex 7470 All-in-One一体机(24英寸屏幕)资料时,发现有几款支持独立显卡的主板上也看不到PCH芯片,应该同样是布线到主板背面了。与Micro迷你机不同的是,AIO的主板面积更大,但由于没有那么高密度要求,PCB的层数估计低一些。
上图为最新一代的OptiPlex 7780一体机(27寸屏幕),大家可以看到主板在机身中的位置。
前不久还有朋友让我推荐一体机,并且和另外几款家用的型号(支持15WU结尾的Intel笔记本CPU)对比。OptiPlex 5000和7000系列都能支持到65W的标准Core CPU,性能应该说要好一些;从3根热管的散热来看,独立显卡的规格也比Micro迷你机要高一些,达到GeForce 1650这样的级别。
先写到这里吧,以上算是我自己的一些总结,希望对大家也有参考价值:)
推荐阅读
本文转载自企业存储技术微信公众号原文链接点这里注: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任何组织机构无关,如有错误和不足之处欢迎在留言中批评指正。 进一步交流技术可以加我的微信/QQ:490834312。
尊重知识,转载时请保留全文,并包括本行及如下二维码。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企业存储技术》微信公众号:HL_Storage,也欢迎关注企业存储技术极术专栏,定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