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狒话 · 2020年08月18日

“硬”汉正道是沧桑:硬盘业三巨头并购史

旧文重温:本文初次发表于2006年9月底,当时正值硬盘驱动器诞生50周年,来自固态盘(SSD)的威胁尚未浮出水面,而我本人也已参观过希捷(Seagate)、西数(WD)、迈拓(Maxtor)、日立(Hitachi GST,现中文名“昱科”)、三星乃至南方汇通的硬盘工厂各至少一次,文中提及的主要硬盘厂商,只有昆腾(Quantum,以代工厂为主)和IBM的工厂没能赶在被收购前看上一眼……后来,虽然也有WD+日立、希捷+三星等大手笔操作,硬盘行业的总体格局还是较之前平静了许多。正可谓有所变有所不变,虽然三巨头已进一步合并为两对头,且不同程度的向固态盘市场拓展,仍重发昔日旧文,希望能对感兴趣的读者有所助益。

注:留意文中出现的每一家硬盘驱动器厂商的名字将有助于阅读。

希捷:爱换标的开拓者

英雄何惧出身太单薄

1979年9月底,Finis Conner找到赋闲在家已近5年的Alan Shugart,提议开发一种尺寸与小型软盘驱动器相当,但性能和可靠性更高、具有15倍存储容量(0.2188MB×15=3.282MB)而成本只提高2倍的硬盘驱动器。所谓小型软盘驱动器,指的是两人在1973年参与创办的Shugart Associates公司于1976年推出的SA-400——有此前的8英寸作为参照,5.25英寸当然可以说是“小型”(mini)了。

就在这一年,IBM推出了业内第一台使用薄膜磁头和游程长度受限(RLL)编码方式的硬盘驱动器IBM 3370,以及第一台8英寸硬盘驱动器IBM 62PC。但在Shugart和Conner看来,8英寸硬盘驱动器也还是太大了,无法满足正在兴起的个人电脑(PC)的要求。

Shugart和Conner一拍即合,随即在10月1日写出了8页的商业计划书,并于年底在加州的斯科茨谷(Scott's Valley)成立了第二家以Shugart命名的公司——Shugart Technology,成为硬盘驱动器行业走向开放市场的标志性事件。

1980年6月推出世界上第一台5.25英寸硬盘驱动器ST-506是Shugart Technology在产品上最大的贡献,这个规格的灵感来自于著名的Shugart "mini-floppy"——现在的词典解释成“(直径为5.25英寸的)小型软磁盘”,可见确非徒有虚名——驱动器。第二年,公司推出10MB的版本ST-412,并给接口加入了被称为缓冲寻道的特性。ST-412与Miniscribe 1012及IMI(International Memories, Inc.)的5012型驱动器一同获得IBM PC/XT采用。

在那个时代,硬盘驱动器与其控制器是相分离的(不像现在,将后者集成在前者的电路板上),而ST-506/412接口的即插即用设计——任何ST-506/412驱动器可用任何ST-506/412控制器工作——使其成为标准,获得为PC生产硬盘的大多数驱动器供应商采用。ST-506/412接口一直延续到1989年。

1985年,为了避免与已经被Xerox收购的Shugart Associates相混淆,Shugart Technology更名为Seagate Technology,也就是今天大家所熟知的希捷科技(而不是“舒佳特科技”——希捷2013年在新加坡投资建设的研发中心命名为“舒佳特设计中心”,即Shugart Design Center)。

Seagate-old.jpg
左侧的绿色图案呈“S”形,也可以代表Shugart,但右侧已经写着“Seagate”,说明是1985年以后的Logo

实际上,几乎整个1980年代希捷公司都在吃ST-506的老本,那时卖得最好的ST-225 20MB驱动器和ST-251 40MB驱动器均由最初的ST-506设计发展而来。尽管也销售使用音圈(voice coil)技术的更快速的驱动器,但ST-225/251都使用步进电机来定位磁头。当时,低端的硬盘驱动器通常像软盘驱动器一样使用步进电机(从这个意义上说,ST-506相当于把盘片封装在一起的软驱),这种技术的缺点是缓慢、噪音大且在温度改变时容易出现可靠性问题。因此,希捷的驱动器有时会背上便宜但不可靠的名声,但还是好于MiniScribe、Microscience(台湾微科)、Rodime、Tandon和Kalok等竞争对手的产品。直到1990年代初期,希捷才在生产40MB的ST351A/X(可运行于ATA或XT附加总线)之后彻底放弃了步进电机设计。

不管怎么说,以生产供PC机——而不是大、中、小型机或服务器——使用的驱动器为主要业务,与希捷近年来给我们留下的在高端市场占统治地位的印象相去甚远。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从整个产品线的定位来看,当时的希捷颇似2000年前后的迈拓(尚未收购昆腾的硬盘驱动器业务)或2002年的WD(还没推出10000RPM的Raptor)。

然而,一个本来对公司形成毁灭性打击的变故,最终却令希捷因祸得福,意外地转战高端驱动器市场并取得了成功!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作为PC硬盘驱动器市场上的领导厂商,希捷在3.5英寸驱动器的开发上一度仅落后于Rodime,但却没有意识到硬盘驱动器进一步小型化对PC机的重要性,导致公司创始人之一Finis Conner出走。

Finis Conner于1985年初离开希捷,在创立自己的公司失败后,曾暂时担任CMI(Computer Memories International)的CEO。1986年Finis Conner终于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Conner Peripherals,其合作伙伴包括MiniScribe的创办人John Squires和Terry Johnson,将5.25英寸驱动器的容量放入更小型的3.5英寸规格驱动器的共同目标使他们走到了一起。康柏(Compaq,取“Compatibility and Quality”之意。1982年成立,2002年被HP收购)为这家新公司提供了最初的资金,同时也成为他们多年的主要客户。1993年,Conner通过收购Archive Corporation增加了磁带驱动器业务。

书归正传。希捷之所以对3.5英寸驱动器兴趣索然,是因为其主要客户——以IBM为代表的PC制造商——希望在下一代产品中安装40MB乃至60MB的驱动器,而希捷1985年初研制的3.5英寸原型产品只能提供10MB的容量,并不比1983年Rodime推出的第一款3.5英寸硬盘驱动器RO 352更高。此外,希捷认为3.5英寸驱动器的每MB成本无法与5.25英寸驱动器竞争——这是明摆着的事实,不过以此推论的话,该公司从Shugart Technology到Seagate Technology的发迹史似乎就是个错误……

总之,希捷对3.5英寸说“No”的理由很充分。当时,3.5英寸驱动器的整个市场规模不到5000万美元,而仅ST-412一款产品的年销售额就超过3亿美元。Compaq成立四年后仍未成为希捷的客户,也令后者颇不以为然。

然而,希捷忽略了一个今天看来十分浅显的道理——(至少在那个时代)硬盘存储密度的增长速度往往会明显超出客户实际需求的增长速度。换句话说,技术的进步为3.5英寸驱动器迅速取代5.25英寸驱动器成为市场主流提供了可能。1986年,Conner的第一款产品CP340问世,它具有40MB的容量,并且是第一款采用音圈传动机构的3.5英寸磁盘驱动器,噪音和可靠性均胜于希捷的5.25英寸驱动器。

Conner-CP344.jpg
CP340是一款SCSI-1驱动器,图为ATA接口的CP344,外形尺寸、盘片数和容量都与CP340相同

Conner依托新型的便携式计算机市场,每年将产品的容量提高50%,到1987年底,3.5英寸驱动器具备了可满足主流PC市场需求的容量。希捷公司的主管人员这才反应过来,取出被自己束之高阁的3.5英寸驱动器仓促应战,但已不是Conner及Quantum(昆腾)的对手。随着3.5英寸驱动器将在个人计算机市场上取代5.25英寸驱动器的大势逐渐浮现,希捷面临丧失立足之地的危险。

关键时刻,Alan Shugart显示出作为商业领袖的魄力,于1989年领导希捷公司收购了控制数据公司(Control Data Corporation,CDC)的磁盘驱动器业务分部Imprimis Technology,转战高端驱动器市场,从而“柳暗花明又一村”。

Imprimis的前身是CDC和Honeywell(霍尼韦尔)在1975年联合投资成立的MPI(Magnetic Peripherals, Inc.),Honeywell为这个磁盘业务贡献了从GE(通用电气)获得的俄克拉荷马城工厂和自身在德国Heppenheim的工厂。MPI成立时主要生产类似IBM 3330(代号“Merlin”,第一个采用磁道跟踪伺服系统)的第三代磁盘驱动器,接下来的许多年里,他们继续生产与IBM 3340(“Winchester”,现代硬盘驱动器鼻祖)、3350(“Madrid”)和3370(第一个采用薄膜磁头和RLL 2,7编码)等相兼容的磁盘驱动器,有时发布和交货的时间只比IBM晚不到一年。

后来,小型机市场的增长吸引MPI开始生产较为便宜的9英寸硬盘驱动器,而Honeywell及其合作伙伴Bull根据半导体存储将在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取代硬盘驱动器等以旋转磁存储为主要原理的设备的预测(现在看来是……过于前瞻了),先后将MPI的股份转让给了CDC。MPI成为CDC的全资子公司,在1988年更名为Imprimis Technology。随着硬盘驱动器市场日益变得以小型机和PC为导向,曾经身为主角之一的CDC看到自己的份额开始受到侵蚀,最终将磁盘驱动器业务卖给了希捷。

几经沉浮,再临巅峰

综观前两节的历史,不难看出,最初10年(1979-1989)的希捷是一家纯粹的低端硬盘驱动器制造商,没有技术优势,主要凭借敏锐的洞察力抢占市场先机——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旦没能把握住潮流走向而被竞争对手超越,便很难翻盘,不像那些技术基础深厚的厂商,还有可能通过生产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后来居上”。因此,1980年代的希捷“成也小型化(5.25英寸),败也小型化(3.5英寸)”,应该说是偶然中有必然。

要让在IBM开始职业生涯并浸淫多年的Alan Shugart明白这个道理并不难,而收购Imprimis Technology正可以帮助希捷补齐技术上的“短板”,成为名副其实的“Seagate Technology”。以此为转折,希捷踏上了统治硬盘驱动器行业的漫漫长路。

Imprimis带来了CDC的音圈(voice coil)和磁盘制造专利,以及市场上第一款5400RPM驱动器Elite(精锐)系列,而之前最高的转速是日立DK-711S的4876RPM(1987年推出),CDC Wren Runner系列的4500RPM已经算很快的了。1989年11月发布(1990年供货)的Elite为5.25英寸规格,Imprimis原有的8英寸驱动器业务被放弃,可以说希捷是从一个较高的起点上重新开始。1992年10月,希捷发布业内第一款7200RPM驱动器——3.5英寸的Barracuda(酷鱼,1993年供货),然后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先后将主轴转速提高到10000RPM(1996年10月发布Cheetah,1997年供货)和15000RPM(2000年3月发布Cheetah X15)……

Seagate-Elite.jpg
5.25英寸全高规格(相当于两个光驱摞起来)的Elite驱动器

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高主轴转速,是希捷确立并不断巩固高端硬盘驱动器市场霸主地位的重要因素,但还不是全部。1993年10月,希捷发布第二代酷鱼Barracuda 4和2HP,1994年开始供货,其中Barracuda 4成为第一款采用FC-AL(Fibre Channel-Arbitrated Loop,光纤通道仲裁环路)接口的硬盘驱动器。1996年3月,希捷宣布Barracuda 9和4LP——引入了MR磁头、PRML通道和高性能嵌入式伺服(embedded servo)的第三代酷鱼——是该公司首款大量出货的FC-AL接口驱动器。到1999年8月,希捷已出货100万台以上FC-AL硬盘驱动器,彻底击败了IBM倡导的另一种高性能硬盘驱动器接口——SSA(Serial Storage Architecture,串行存储架构)。

高端的形象确立之后,希捷又回过头来“重收拾旧山河”,于1995年10月与一度排名硬盘驱动器行业三甲的Conner Peripherals签订合并协议,这笔价值约10.4亿美元的并购于1996年2月完成,新公司随即宣布停止原Conner产品开发团队承诺的SSA磁盘驱动器的开发(一举多得……)。合二为一的希捷高低通吃,在总规模约250亿美元的硬盘驱动器行业中的市场占有率从19%骤升至33%,1997年的营业额超过70亿美元,而今日存储行业的老大EMC同期只有29.4亿美元。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希捷是1992年至1997年间惟一没有出现过赤字的硬盘驱动器制造商。

不过,收购Conner使希捷的规模迅速膨胀到了难以控制的程度,尽管也有类似1996年6月将希捷存储系统集团(原Conner Storage Systems Group)卖给磁盘阵列制造商nStor(2005年7月被Xyratex收购)的举动,却显然不足以解决问题。希捷公司的收入迅速地从1997财年(截至6月27日)的89.4亿美元下降到1998财年(截至7月3日)的68.2亿美元,两年内市场占有率损失10%。此前IBM已改变了硬盘驱动器只供自己使用的经营策略,以领先业界至少两年的MR磁头杀入2.5英寸驱动器市场,逐渐招架不住的希捷终于“壮士断腕”般地在1998年年初宣布暂时停止其2.5英寸系列Marathon(马拉松)的发展,并大幅裁员约10%(1万多人)。1998年7月,公司创始人Alan Shugart在董事会的要求下被迫退休,原总裁兼COO Stephen J. Luczo接任CEO(注:也是现任CEO)。

Seagate-2015.jpg
希捷公司的全球分布,2012年有5.79万名员工

好在希捷的产品线覆盖面已非常之广,且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高利润的SCSI/FC-AL驱动器业务,抗打击能力与10年前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最终在Luczo的领导下渡过难关。不过公司的调整还没有完:2000年3月份,由希捷管理层、银湖(Silver Lake Partners)和Texas Pacific Group三方组成的投资集团以约20亿美元的现金购买所有希捷公司的经营业务,使之退市成为一家私人公司。VERITAS软件公司随即参与进来,获得了希捷公司所持有的约33%(1.28亿股)的VERITAS软件股份、在SanDisk和Dragon Systems等公司拥有的投资债券,以及Seagate Software Network和Storage Management Group(产品如著名的Backup Exec)的所有权,Seagate Softwar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Group在2001年5月更名为Crystal Decisions。包括VERITAS在内的交易总金额高达200亿美元,对希捷的好处是“能更积极地在核心业务和新兴的市场增长点进行投资。”

Seagate-new.png
希捷公司2002年10月30日公布的新标志(Logo),它“延续了希捷的传统,但加入了代表活力的绿色。新标志还包含一个代表存储介质(盘片)在旋转的Logo,其创意和信息都表明:We Turn On Ideas(理念引领我们前进),反应了公司的精神和内涵,希捷带给其合作伙伴及产品的价值所在。”

2002年10月24日,希捷旗下负责磁带业务的子公司Seagate Removable Storage Solutions(Seagate RSS,源于Conner收购的Archive)停止使用Seagate品牌和标志,更名为Certance(2004年10月20日被昆腾收购),希捷得以完全专注于磁盘驱动器业务。12月,希捷重登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上一次是从NASDAQ转来),成为以“STX”为代码(之前是“SEG”)的公众公司。2004年7月,原总裁兼COO Bill Watkins接任CEO(Steve Luczo保留董事长职务),他上任后大力推行平台化战略,扭转了希捷收入和利润同时下滑的不利局面,仅一年就将公司的收入从62.2亿美元提高到75.5亿美元,净收入更增长30%以上(5.29亿美元至7.07亿美元)。

Seagate-logonow.png
希捷公司2015年1月4日在CES上宣布启用新的“动态标志(Living Logo)”,“将数据展现为一种为人类创造、文明以及进步提供动力的富有活力的事物(注:希捷认为新加坡的舒佳特设计中心体现了这一精神)……强调希捷广泛的产品解决方案如何将公司在数据存储领域的深厚行业知识扩展至闪存、系统以及解决方案等领域,旨在服务更广泛的消费群体以及合作伙伴。”(作者注:在闪存逐渐成为主流的时代,将“Seagate”左边的图形标志,由象征盘片改回到最初的“S”形,可谓返璞归真)

2005年12月21日,希捷公司宣布以19亿美元收购迈拓(Maxtor)公司,2006年5月22日交易完成。加上迈拓贡献的2.79亿美元(5月19日至6月30日),希捷2006财年的收入达到92亿美元,创下公司历史上的新高,在存储厂商中仅次于软件及服务业务过半的EMC。

Wuxi-Suzhou.jpg
希捷于1995年在无锡的新加坡工业园设立硬盘驱动器组装工厂,目前有6座建筑物,占地46,000平米,建筑面积87,150平米,历经20年的发展,经验丰富,是新产品投产的孵化地;苏州工厂来自于2005年对迈拓的收购,2006年建成,占地222,700平米,建筑面积107,367平米,生产的产品种类更多(除面向消费市场的2.5英寸和3.5英寸硬盘,还有企业级硬盘,以及系统级产品),未来拓展的空间也更大

迈拓与昆腾:难兄难弟谁之过?

本文讲的是几大硬盘厂商的并购史,而不是发展史。收购方往往是为了补齐短板或扩张规模,被收购方则多数是业务经营或发展前景出了问题。因此,文中注定少不了总结教训。

本部最下面的昆腾被上面的迈拓收购,迈拓又被上部的希捷收购。迈拓专注于硬盘行业,并在被收购前转向垂直整合;昆腾长期外包硬盘的制造(组装),出售硬盘业务之前心向磁带。看起来迥然不同的发展思路,结局却是一致的走向,值得深思。

正如上部所介绍的,希捷在经营中也出现过重大的问题,但不能与迈拓和昆腾同日而语……

迈拓(上):少年得志,迷失方向

历史真的很有趣,被希捷收购之前与其竞争了多年的迈拓,在最初10年所走过的路,竟然是完全相反的!

确切地说,1982年在加州圣何塞成立的迈拓(Maxtor)公司是一家制造面向服务器和所谓“高级用户”(power user)的高容量、快速5.25英寸硬盘驱动器的专业厂商,从定位上来说应该属于中端市场,但若与(同期的)希捷公司相比的话就完全可以说是高端厂商了。当时真正的高端厂商是生产8英寸以上规格驱动器的IBM、Hitachi(日立)和MPI(后来的Imprimis)等——换句话说,容量越大就越高端。

那个时代,用多个较小容量的驱动器组成阵列来提供较大容量(当然还有性能和可用性)的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廉价磁盘冗余阵列)技术尚处于孕育阶段,在必须“单挑”的环境中尺寸规格较大的硬盘驱动器具有天然的优势:一方面盘片面积大,存储容量成倍增加;另一方面半径长,同样的转速下外圈传输率更高。另外,由于价格较高,它们也更容易配备音圈(voice coil)马达等相对昂贵的技术,可靠性更有保障。容量、性能、可靠性,不正是高端用户所需要的吗?

HDD-Major Parts.png
现代硬盘驱动器的主要构成

迈拓生产的也是5.25英寸驱动器,在盘片直径上并不占优势,但是它们往往拥有更多的盘片。举例来说,迈拓的第一款驱动器XT-1080就有80MB的容量,而同期IBM PC-XT的标准硬盘驱动器(如希捷的ST-412)容量只有10MB。1983年推出的XT-1140是第一款采用8张盘片的5.25英寸磁盘驱动器,容量达126MB,也至少两倍于希捷的产品(通常4张盘片)。不过,XT-1140虽然采用了主轴马达衬套与HDA(Head Disk Assembly,头盘组件,硬盘的机械部分,相对于PCBA)底座一体(in-hub)的先进设计,寻道机构却仍然由步进马达驱动——实际上,那个时期迈拓的主力产品中只有XT-1085是音圈马达驱动的,步进马达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与希捷如出一辙。可以说,容量是迈拓相对于希捷的主要优势,又印证了我们前面对其“中端”的定位。

迈拓早期的产品均采用ST-506/412接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们的性能。简单地说,ST-506/412接口采用磁盘控制器与驱动器相分离的设计,而重要的编解码器(endec)被安装在磁盘控制器——而不是驱动器——上,超长的传输路径使模拟数据信号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出错的可能性大为增加,因此使用该接口的驱动器容量很难超过152MB(MFM编码)或233MB(RLL编码),传输率也被限制在5.0Mbps或7.5Mbps(同前)以下,这对迈拓的长远发展显然是不利的。

ESDI-ST506.jpg
ESDI与ST-506/412接口有很好的兼容性

于是,迈拓在1983年提出了ESDI(Enhanced Small Device Interface,增强小型设备接口)标准,并领导驱动器制造商协会采纳其作为继承ST-506/412的一个高性能标准。ESDI获得了ANSI批准,并由ANSI X3T9.2(即后来负责制订SCSI标准的T10)委员会发表。1980年代末,ESDI在高端系统(特别是文件服务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ESDI将endec内建于驱动器端,可靠性有明显改善,传输率也提高到24Mbps,同时保持了与ST-506/412接口的相似性,大多数ESDI控制器和老的ST-506/412控制器在寄存器级兼容,可以替换后者而不影响系统中的软件。

迈拓所面向的服务器和工程工作站市场更看重容量的增长,而不是急于缩小驱动器的尺寸,因此在1980年代基本上没有受到3.5英寸规格的冲击。不过,迈拓却在1990年通过收购已破产的MiniScribe(曾经与希捷、IMI一同被选为IBM个人计算机事业部硬盘驱动器的主要供应商,位于科罗拉多州Longmont)的资产杀入PC市场,主动拥抱3.5英寸驱动器。合并后的早期产品(特别是120MB的7120)存在很多质量和设计问题,但后面的产品还是设法保持了良好的销售态势。

祸不单行,迈拓的“后院”又失火了。随着ST-506/412被ATA(俗称IDE,其实不是一个概念)取代,ESDI也从1990年代初起开始让位于SCSI,而迈拓显然没能处理好这个威胁到自身地位的转变。尽管经过9年的发展,最初的XT系列容量已经达到1GB,迈拓公司还是在1992年3月将该系列磁盘驱动器(包括XT-1000、-2000和4000)的制造权利出售给了Sequel公司,退出服务器SCSI驱动器市场。Sequel不是一家磁盘驱动器制造商,更确切地说他们专门为已有的客户群提供支持和修理服务(那时候这样的公司还有不少)。

迈拓的处境并没有因此而得到缓解,1992年在破产边缘挣扎的公司退出了高容量5.25英寸SCSI市场,产品则暂时留在行业内(而不是像XT系列那样将所有权卖给别人)。大约同时,SCSI版本的7000系列驱动器也停止发展,在圣何塞的所有工程运作于1993年年底停止,仅留下原来MiniScribe的设计工程人员。

更换高管之后的迈拓意识到了自己所犯下的错误,于是将总部迁到Milpitas附近,逐步开始重建其硅谷工程队伍。这时的迈拓仍很虚弱,股价不足1986年的五分之一。1994年至1996年间,韩国现代电子通过两次总值3.56亿美元的交易逐步收购了迈拓,使后者退市成为其美国公司的独立子公司。

迈拓(下):短暂登顶,自毁前程

将主要精力放在桌面PC市场之后,迈拓于1996年完全重新设计了驱动器产品线,推出基于德州仪器(TI)DSP技术的DiamondMax(钻石)系列,终于跻身三大PC制造商的主要供应商行列。1998年,金融风暴之后深陷债务危机的现代集团重新让迈拓上市以换取现金,后者在7月以“MXTR”的代码登陆NASDAQ,现代电子(2001年3月更名为Hynix半导体)公司成为其少数股东。这一年正逢PC销量大涨(势头甚至超过今日之笔记本电脑),完全独立的身份使迈拓可以大展拳脚,而之后的三四年也确实是其“后半生”最为辉煌的时候。

这时的迈拓和希捷,与1980年代相比,具有几乎是互换了身份般的戏剧性!而且,他们的共同点还不止于此——都经历过长达两年的退市,重新上市2~3年便收购曾是业内三甲的竞争对手——只是希捷来得更晚,并笑到了最后!

2000年10月4日,迈拓公司宣布以股权置换的方式与昆腾公司的硬盘驱动器部门(Quantum HDD)合并,交易总值约23亿美元。2001年4月2日,合并宣告完成,产生了一家2000年联合收入约60亿美元(迈拓贡献27亿美元)的“业内最大的”硬盘驱动器公司(希捷同期收入约66亿美元,但其中还包括磁带和SAN等业务的贡献,以及出售SanDisk股票获得的数亿美元)。4月底,新的迈拓以“MXO”的代号移师NYSE。9月2日,迈拓公司收购了成立于1996年、曾经同属现代电子美国公司的硬盘盘片制造商MMC科技公司。

Maxtor-Logo.jpg

并购一向不是“1+1=2”的简单游戏,迈拓与昆腾HDD合并完成后的四个季度42.1亿美元的收入并不算很差,但接下来的一个季度就下滑至8.96亿美元,而2002年8月15日宣布停止制造和销售其MaxAttach品牌NAS产品虽然对长期发展有利,却也使当季收入进一步降低到8.2亿美元以下。2002年第四季度收入回升至10.4亿美元的水准,随后公司总裁兼CEO Michael R. Cannon辞职,去了曾经是第一大代工企业的电子制造服务(EMS)提供商Solectron公司,原COO兼CFO Paul Tufano接替了他的职务。

Mike Cannon于1996年出任迈拓CEO,是带领公司走出困境及完成一系列并购的决定性人物,在年收入过百亿美元的Solectron公司任总裁兼CEO至今更进一步证明了他的能力。同样在1996年进入迈拓(任CFO)的Paul Tufano掌舵后,公司的高层变动不断,一年之内两易CFO,COO也换了一次,甚至形成了传说中的“意大利帮”等派系,亚太区更是一团糟,惟一有价值的重大决策——在中国苏州建立制造工厂——还是在Paul Tufano正式就任仅两天(2003年2月26日)后宣布的,很难说清究竟是谁的贡献。

领导层的动荡显然不利于公司的运作,特别是对昆腾产品线的整合。昆腾的Fireball(“火球”)品牌在PC用户中享有盛誉,但在转向7200RPM(Fireball Plus)后已现颓势,而迈拓5400RPM的DiamondMax(“钻石”)和7200RPM的DiamondMax Plus(“金钻”)系列却蒸蒸日上,如何取舍颇费思量。最终,迈拓选择将Fireball作为低端品牌,而把Fireball Plus的设计用于DiamondMax Plus D740X(金钻七代)。结局是DiamondMax Plus 9又恢复了传统风格(一同推出的Plus 8为17.5毫米厚的薄型产品),而在争议中保留下来的Fireball品牌则日渐式微。

昆腾的Atlas(大力神)系列SCSI驱动器令迈拓重返高端市场,为了避免重蹈(从ESDI转换到SCSI的)覆辙,迈拓积极地参与到SAS(Serial Attached SCSI,串行连接SCSI)标准的制订和推广过程中,并在2002年9月9日推出15000RPM的Atlas 15K,不可谓不够进取。然而,随着Mike Cannon的离去,一切都归于平淡。

迈拓公司终于无法忍受了,在2004年11月15日宣布Paul Tufano离开其总裁、CEO和代理CFO职位,1995至1996年间任总裁和CEO并从1998年起任董事长的C. S. Park博士重新出任CEO,但似乎为时过晚。

心力交瘁的迈拓方寸已乱,竟然在2005年1月宣布放弃先前公布的生产2.5英寸硬盘驱动器的计划,置公司未来的增长于不顾。迈拓2005年第二季度收入9.25亿美元,盈利940万美元,利润率仅为1%,第三季度更是亏损1700万美元,与希捷和WD的高歌猛进形成鲜明反差。2005年12月21日,希捷宣布与迈拓达成收购协议,以只相当于后者年收入一半的19亿美元收购其全部股票。2006年5月22日交易完成,Maxtor Corporation从此改用“过去时”……

昆腾:始于见异,终于思迁

昆腾(Quantum)公司大概是惟一一个以硬盘驱动器业务起家却没有与之共存亡的厂商。从1980年创立直到2000年,昆腾的主要身份都是位于加州Milpitas的磁盘驱动器制造商,而现在其总部在圣何塞(San Jose,倒是不算远),以磁带驱动器及自动化产品(磁带库和自动加载机)为核心竞争力。

昆腾始于来自IBM和Memorex的主管及设计人员的一个构想,即在不增加成本或复杂性的前提下使用全闭环伺服(servo)系统,从而获得性能提高的8英寸硬盘驱动器,这在专门的伺服IC和容易利用的DSP(数字信号处理器)出现之前是非常困难的任务。这些创办人的想法是将步进电机(比音圈电机便宜,但缓慢、噪音大且在温度改变时容易出现可靠性问题)预定义的步与闭环伺服的准确性相结合——他们开发了一个光学定位系统引导磁头驱动臂的大幅度移动,闭环伺服仅用于精确的对准选定的磁道。依靠光栅上的狭缝统计“总马达”(步进电机+音圈电机)移动经过的磁道,该设计节省了很多硬件,并允许仅用一个8位的微控制器控制整个伺服系统,大大降低了成本。40MB的Q2040和80MB的Q2080是首批使用该技术的驱动器,按照昆腾的说法,他们的产品非常受欢迎,到1982年占有了25%的市场份额。

一出手就是8英寸驱动器,而且性能博得了客户的认可,看来昆腾的起点比迈拓还高(难道是起点越高结局越凄凉?)。不过,1979年问世的第一款8英寸硬盘驱动器(IBM 62PC)容量就有64.5MB,80MB对1980年代的大型主机(mainframe)用户来说未免不够,8英寸规格的体积对中端用户而言又嫌太大,颇有些“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觉。于是,昆腾推出了使用同样伺服系统的5.25英寸的ST-506兼容版本硬盘驱动器Q500系列(也是全高,容量10~40MB)。随着磁录密度提高,磁道间距变窄,衍射问题使得光辅助伺服系统逐渐被全磁嵌入式伺服所取代。

不过,这一时期昆腾最著名的产品还是1985年其Plus开发分部(Plus Development division)推出的Plus HardCard(硬卡)。HardCard是第一款固定在卡上的磁盘驱动器,为适应ISA槽的格式,只有一张3.5英寸盘片(10.5MB),直接固定在标准控制器(ST-506或ESDI)上,然后将组件插入一个ISA总线插槽中(与普通的ISA卡一样,用一个螺钉固定,这对笨重且有较强烈振动的硬盘驱动器来说显然不够稳妥),属于第一批集成ISA(AT总线)控制器的驱动器。HardCard销售的非常好,不断推出更高容量的型号,并吸引了很多效仿者。

Quantum-HardCard.jpg
从Compaq便携机(手提箱的个头,不是笔记本电脑)里拆出来的20MB HardCard,就是一部固定在ISA控制卡上的3.5英寸硬盘驱动器

随着对昆腾驱动器需求的不断增加,该公司决定将制造外包,而不是像多数的竞争对手那样采用完全的垂直整合并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甚至香港开设属于自己的工厂。1984年,昆腾与松下(Matsushita)签订协议,由松下寿(Matsushita Kotobuki Electronics,MKE)在日本一本松町的工厂为其生产面向大量市场(mass-market)的驱动器和HardCard。

不久之后,昆腾决定进入在当时属于全新的SCSI市场,第一款专门设计的SCSI驱动器是1986年发布的80MB的Q280(5.25英寸半高)驱动器,其30ms的平均寻道时间在那个时代已经是相当快了(注:20年后的15000RPM硬盘驱动器可以达到3ms)。Q280与Conner Peripherals的产品是第一批使用嵌入式伺服(embedded servo)的大量市场驱动器。接着,昆腾将Q280的嵌入式控制器设计与Q500系列的伺服硬件相结合,开发出ProDrive家族,也是其第一款支持刚诞生不久的ATA接口的驱动器。光学辅助和全嵌入式伺服设计一直共存到光学系统被认为过于缓慢而被放弃的1990年代初。

这时昆腾已在Milpitas为其高端驱动器建立了顶级的制造工厂,却因管理不善而最终关闭并将生产转交MKE,到1990年代末,昆腾所有的硬盘驱动器产品都由MKE的工厂生产。MKE用大量市场的标准对待这些高端产品,损害了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1994年昆腾收购了DEC(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数字设备公司,也称Digital,1998年售予Compaq)的数据存储分部,获得了DLT流磁带系统和在麻省Shrewsbury的Digital Storageworks高端SCSI驱动器专业技术。出于对2000年问题的普遍恐惧,一时间DLT的销售非常好,昆腾便将公司分为两部分,分别负责硬盘驱动器和DLT及相关产品。

Quantum-Fireball.jpg

昆腾在1990年代末犯了一系列错误,累积起来动摇了它的地位。在两款高性能的5400RPM驱动器(Fireball 1080/1280)使昆腾的声誉达到顶峰后,他们决定发展更看重容量而非速度或性能的经济型(所谓的“value”)驱动器。想法本身没错,问题在于他们不是尽力提高磁录密度(areal density),而是采用了更大的盘片,以一种“偷懒”的方法来获得更大的容量,这就是5.25英寸规格的Bigfoot(大脚)驱动器。由于盘片直径较大,磁头的寻道时间很长,而逆潮流的3600RPM转速进一步降低了驱动器的随机访问性能。相对于稳步增长的容量,用户迫切需要性能的提升,“大脚”牺牲性能换取容量的做法无疑是一种倒退。此外,昆腾还曾推出过4500RPM的Fireball TM(不是“TradeMark”的简写!),7200RPM的Fireball Plus系列的第一代Fireball Plus KA的问世时间也落后于希捷和迈拓的同类产品。

基于DEC设计开发的服务器级SCSI驱动器(Fireball的SCSI版本主要面向高档PC市场)遇到的麻烦也不少。与很多美国东西部公司合并一样,对DEC驱动器业务的收购充满了文化冲突。Milpitas的高端开发工程团队转去设计第二档的驱动器,而Shrewsbury的团队开发最高性能的产品。然而,Milpitas设计的Viking、Phoenix和Katana却一直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比Shrewsbury的产品更好的性能表现。

其中的奥妙在于:DEC的SCSI专业技术体现在设计磁带驱动器,SCSI硬盘驱动器稍晚且重用磁带驱动器的固件(firmware)。他们不去写为磁盘驱动器优化的固件,而是在磁带驱动器代码之上增加一个代码抽象层来执行硬盘驱动器的功能,这样自然会导致性能很差,主轴转速再高、磁头运动再快也是白搭。Milpitas团队在Viking、Phoenix和Katana家族的驱动器中采用没有不必要代码的固件设计,从而能够充分发挥硬件的能力。可悲的是,他们不得不在最后的项目(Orca驱动器)中服从管理层的命令,被迫接受Shrewsbury的代码和微控制器选择。Milpitas的高端驱动器设计就这样在公司政治的干预下于2000年年中含冤而死。

2000年的硬盘驱动器市场正遭遇寒冬,PC销量下滑,经济型驱动器愈发无利可图,以WD为代表的几家厂商不同程度的陷入困境。昆腾决定将其市场份额曾长期排名第二的硬盘驱动器分部出售,买家是我们都知道的迈拓。昆腾保留了DLT磁带驱动器业务,制造NAS的Snap Appliance则被拆分。

之后昆腾进行了一系列的收购:2000年收购磁带库制造商ATL;2002年收购按昆腾许可制造VStape产品的制造商Benchmark Storage Innovations;2005年收购原希捷的磁带业务Certance;2006年收购中高端磁带库制造商ADIC(皆以交易完成时间为准)。现在随着硬盘驱动器市场的回暖,昆腾也终于流露出要加强磁盘系统业务的意图,不禁令人感慨世事难料。

WD与HGST:缘定IBM?

  1. 我入行的处女作就是发表于《微型计算机》杂志1998年第12期的《存储科技的结晶——IBM硬盘概览》,对IBM硬盘业务的感情自不必再说。IBM硬盘的发展史怕是三天三夜也讲不完,但作为IBM的一项业务,它出现在并购史上只有一次,即——被收购!
  2. WD(西数)进入硬盘行业后,长期采用跟随策略,以成本和效率取胜,因此没有犯过太大的错误,规模上也逐渐追近希捷。在2011年收购HGST之后,从技术和总营收两方面掌握主动,并积极向闪存领域拓展;
  3. 如果不是IBM在上世纪90年代末出手相助,WD未必能活到收购后来收购IBM硬盘业务形成的HGST,可谓“半(前)生缘”?
  4. 本系列文章发表后,硬盘行业的供应商数量确实稳定了三五年:东芝收购富士通硬盘业务是2009年,WD收购日立硬盘业务(HGST)和希捷收购三星硬盘业务也是2011年……

WD:从控制器到驱动器

WD(Western Digital,西部数据)公司创立的时间比希捷公司还早近10年,但作为硬盘驱动器供应商的历史可不算长。

1970年4月23日,一家名为General Digital(通用数字)的公司诞生了,其最初是一家MOS半导体测试设备制造商,在几个独立投资者和工业巨人Emerson Electric(艾默生电气)提供的启动资金的支持下,很快转变为专业半导体制造商。1971年7月,General Digital更名为Western Digital,并搬到加州的Newport Beach,很快推出其第一款产品WD1402A,也是第一个单芯片UART(通用异步收发器)。

在1970年代早期,WD通过出售计算器芯片获得收入,到1975年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独立计算器芯片制造商。然而,好景不长,1970年代中期的石油危机及其最大的计算器客户Bowmar Instrument的破产改变了WD的幸福生活。1976年,WD宣布破产重组,随后Emerson撤回他们的支持并拥有了该公司。这一时期WD推出了几款划时代的产品,包括MCP-1600多芯片微码CPU(获DEC的小型机兼容微机系统LSI-11采用),以及一系列单芯片软驱控制器芯片,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一款软驱控制器WD1771。

WD1771是WD进入数据存储工业的敲门砖,到1980年代初他们开始制造硬盘控制器,并于1981年推出了第一款单芯片ST-506控制器WD1010。1983年,WD赢得了为IBM PC/AT机提供硬盘控制器的合同,推出的WD1003后来成为ATA(俗称IDE)接口的基础。1985年,已成为PC硬盘控制器领导厂商的WD受Compaq之托,为IBM PC/AT兼容系统设计一个硬盘控制器接口控制芯片,由CDC以生产高容量硬盘著称的子公司MPI(1989年被希捷收购的Imprimis)在原CDC的Wren 2半高型5.25英寸硬盘驱动器基础上推出业界第一台ATA接口硬盘驱动器CDC 94204-074 WREN 2,于1986年随首台Compaq 386系统销售。

800px-Western_Digital_Logo.png
WD以半导体业务起家,原Logo中的图案即象征集成电路

1980年代中后期,WD也涉足图形卡(1986年收购Paradise)、核心逻辑芯片组(1987年收购Faraday)和网络市场。这些新业务都很不错(尤其Paradise生产的VGA卡是当时最好的图形卡之一),但存储相关的芯片和磁盘控制器是他们最大的收入来源:

  • 1986年,推出WD33C93单芯片SCSI接口,用于第一款16位总线主控SCSI控制器WD7000 "FASST";
  • 1987年,推出集成PC/AT软盘控制器电路的单芯片WD37C65,成为现代超级I/O芯片的始祖;
  • 1988年,推出第一款单芯片ATA硬盘控制器WD42C22 "Vanilla"。

1988年,WD收购了PC硬件制造商Tandon的硬盘驱动器生产资产,堪称公司历史上最大的转折。合并后首款以WD的名义推出的产品是Centaur(半人马座,可见WD以星座命名产品的习惯由来已久)系列ATA和XT附属(也称XT IDE)驱动器。

后来的发展证明WD确属“未雨绸缪”。1991年,PC行业正经历从ST-506和ESDI驱动器向ATA和SCSI的转变,后两种驱动器上都集成了控制器,对硬盘控制器板的需求逐渐减少。这时WD推出了使用最新的嵌入式伺服和计算机化诊断系统的全新设计的Caviar(鱼子酱)驱动器,可以避免公司因为原来的主营业务萎缩而陷入困境。

Caviar的销售非常之好,于是WD开始处理其他业务部门:Paradise出售给飞利浦并就此消失,网络和软驱控制器部门转让给SMC,SCSI芯片业务被当时的市场领袖Adaptec(注:后来被PMC Sierra收购)获得。至此,WD彻底完成了从半导体公司到硬盘驱动器制造商的大“变身”。

虽然只是半路出家,但已经把所有的宝都押在硬盘驱动器上的WD希望能够在行业内有更大的作为,于是便积极推动硬盘驱动器尺寸规格的变革,力图借机打破旧秩序,建立有自己参与主导的新格局。WD先是与迈拓等厂商投入1.8英寸市场,后来又与JTS(JT Storage)合作开发3英寸的Portfolio驱动器,但当时基本没有对2.5英寸以下规格的需求,而3英寸也在与2.5英寸的较量中败下阵来。不仅如此,WD提出的旨在利用硬盘驱动器加速ATA接口CD-ROM驱动器的SDX(Storage Data aCCeleration,存储数据加速)标准同样未获成功,真可谓“曾经的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的行囊……”

3英寸的Portfolio家族从1996年10月底出货的1GB型号起步,1997年8月底还推出了双碟的2.1GB型号和同样采用MR磁头的6.4GB Caviar。不过Caviar驱动器从1995年起就受到了以昆腾为首的其他厂商新产品的围剿,技术上的优势逐渐被侵蚀,到这时已落在后面,质量也开始下降,那些惯于推荐WD驱动器的系统构建商和PC发烧友都转向以迈拓DiamondMax为代表的竞争产品,WD陷入全面的困境。

为挽回颓势,WD在1998年接受了IBM的帮助。双方在1998年5月4日宣布,计划达成一个广泛的硬盘驱动器部件供应和技术许可协议,WD由此获得使用包括GMR磁头在内的IBM技术和IBM生产设施的权利,于是便有了1999年上半年推出的Expert(专家)系列驱动器。这个办法见效很快,WD重新获得了媒体和用户的尊重,甚至经受住了2000年因马达驱动芯片品质问题导致的驱动器召回的考验。WD随后摆脱了对IBM的依赖。

WDlogo-new.png
WD公司的新Logo,突出WD这一缩写,但2004年才更换似乎太晚了点

在2000年前后,硬盘驱动器制造商中兴起了一股向相关领域扩展的风潮,纷纷推出NAS存储设备,譬如迈拓MaxAttach和昆腾的Snap Server。WD则走得更远——不仅有Connex,还开发了非常出色的SAN(存储区域网)管理软件SANavigator。不过,他们很快意识到这将与自己的客户构成竞争,于是纷纷收手,WD在2001年第三季度将Connex和SANavigator分别出售给原属昆腾公司的NAS制造商Snap Appliance和著名的FC SAN交换机供应商McDATA(注:后来被Brocade收购),紧接着在第四季度收购了刚退出3.5英寸ATA硬盘驱动器市场不久的富士通(Fujitsu)的泰国工厂,专注于核心业务。

得益于丰富的ATA硬盘控制器设计经验,WD的ATA硬盘驱动器通常具有非常出色的性能,而SCSI硬盘驱动器却一直没有很好的表现,最终在2000年左右退出市场。2003年2月WD重新推出10000RPM硬盘驱动器(即Raptor),所采用的接口却是Serial ATA而非SCSI,不与希捷等厂商在高端争锋。不过,为了掌握磁头技术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竞争,WD公司在2003年7月以大约9540万美元现金收购了破产的磁头制造商Read-Rite公司的全部资产(注:2010年4月又收购了HOYA株式会社的磁玻璃介质溅镀业务,垂直整合乃大势所趋)。

独特的发展史决定了磁头、盘片、马达等头盘组件(HDA,Head Disk Assembly,与PCBA共同构成现代硬盘驱动器)技术并非WD之所长,因此该公司非常明智地采取跟随策略,很少充当“出头鸟”,而是待技术成熟后再迅速投入,通过大量生产抢占市场,这样做的好处是研发负担不重,风险较小,缺点是利润也不高,与一直大力提倡“垂直整合”的希捷形成鲜明对比(相关数据可参考《里面的世界很精彩——硬盘构造再揭秘》一文)。此外,WD的产品线单一,主要靠低利润的3.5英寸ATA硬盘驱动器“谋生”,这种模式通常被认为难以长久,曾经的“同类”迈拓便通过与昆腾的硬盘驱动器业务合并与之“划清界限”,而非独立身份的三星则不具可比性。

WD没有足够的实力进行大规模的并购,所以经常会出现在“可能被收购”的传闻中。特别是近几年来,每逢独立硬盘驱动器供应商发生并购,WD就会成为下一个被收购的“首选对象”:迈拓联姻昆腾刚刚尘埃落定,便有消息说富士通有意收购WD,直到富士通退出3.5英寸ATA硬盘驱动器市场并将泰国工厂卖给WD,才不攻自破;希捷收购迈拓尚未完成,又有好事者推测三星将要收购WD,以达成在2007年成为最大的硬盘驱动器制造商之一的目标。

希捷之所以会收购产品线高度重合的迈拓,主要原因是后者长期亏损,市值一度低于12亿美元,高管和股东们急于脱手,19亿美元成交比较划算。WD虽然产品线单一,盈利状况却非常好,今年以来市值基本稳定在40亿美元左右,很难想象该公司的股东们能够接受60亿美元以下的交易。再者说,三星集团错过互补性很好且十分便宜的迈拓(如果确实有意扩大硬盘驱动器业务的话),却要把WD当作“后悔药”来吃,难道是《大腕》中李诚儒的粉丝不成?WD不是没可能卖,三星也不是没可能买,但在目前的形势下双方坐到一起“谈婚论嫁”的几率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日立-IBM:一个字头的变更

2002年4月16日,日立(Hitachi)集团和IBM公司宣布了一个震动整个硬盘业界的计划:根据达成的临时协议,两家公司将把各自的硬盘驱动器业务联合起来成立一家单独的合资公司,整合双方的研发和制造业务,以及相关的销售和营销团队。由于IBM公司是硬盘驱动器的缔造者并主导了该行业的前25年,业内的资深人士多多少少都与之有些渊源,突然听到IBM要放弃硬盘驱动器业务的消息,令人在感情上难以接受。

6月3日,日立和IBM宣布达成了将他们的硬盘驱动器业务转移到一家主要由日立集团拥有的新的单独公司的最终协议。日立同意以20.5亿美元收购多数IBM与硬盘驱动器相关的资产,包括将IBM与硬盘驱动器相关的知识产权组合转移到新公司。日立最初将拥有新公司70%的股份,然后在接下来的三年里付清其余款项。

IBM-Hitachi.png

2002年的最后一天,IBM宣布完成与日立联合硬盘驱动器业务的协议,成立一家名为Hitachi Global Storage Technologies(日立环球存储科技,Hitachi GST)的公司。2003年1月6日,新公司宣告成立,IBM的硬盘驱动器业务成为历史。

此前的几十年中,IBM和日立的硬盘驱动器业务都是非独立的性质,所以没有什么可以给人留下印象的收购记录。IBM硬盘驱动器业务的辉煌过去可谓尽人皆知,相比之下日立一方就未免有些“养在深闺人未识”了,不过细细搜罗还是有些值得小书一笔的事迹:

  • 1967年6月,推出日本第一个大型主机存储子系统H-8564,采用6张14英寸盘片,可更换的磁盘包提供7.25MB容量,主轴转速2400RPM(世界上第一款硬盘驱动器,IBM 305 RAMAC的350 Disk File为1200RPM),平均寻道时间85ms。
  • 1973年2月,推出FHD50(Fixed Head Disk,固定磁头磁盘),磁头悬挂、接触起停(contact start/stop,CSS)和密封的外壳与IBM稍后推出的3340 Winchester有共通之处。
  • 1976年,推出第二代固定磁头设计的FHD100,被NCR公司等国际知名的计算机系统OEM采用,为日立集团打开OEM市场,提升了硬盘驱动器行业的竞争水平。
  • 1982年,H-8598成为第一台容量突破1GB的磁盘驱动器,以13张(一说10张)14英寸盘片达到1.26GB容量。
  • 1988年,推出第一款9.5英寸硬盘驱动器H-6586(Hitachi DKU-86i),以8张9.5英寸盘片达到1.89GB容量,每GB规格对应的重量从121千克锐减至42千克,号称“第一台人力可以搬动的大型主机硬盘驱动器”,由此推算,它也是第一款人力可以搬动的GB硬盘驱动器——尽管三年后3.5英寸硬盘驱动器的容量就突破了1GB。
  • 1997年,获得一系列有关TMR(tunneling magneto-resistive,隧道磁阻)磁头技术的专利中的第一个。
  • 1998年,世界上第一台12030RPM硬盘驱动器DK3F1创下性能纪录,以15张2.5英寸薄膜盘片达到6.1GB容量的3.5英寸规格产品,应用于日立H-6593/6596高端存储系统。同年4月,日立推出仅有9张2.5英寸盘片即达到9.2GB容量的后续版本DK3E1T-91,并被广泛接受为业界第一款12000RPM硬盘驱动器。

H-8598.jpg
第一款容量突破1GB的硬盘驱动器——日立H-8598

日立集团一直很重视存储业务,1989年便成立了存储系统子公司HDS(Hitachi Data Systems,日立数据系统),1995年推出第一个具有冗余部件设计的、永不停机的存储系统Hitachi Freedom Storage 7700,1998年4月更推出第一个采用12030RPM硬盘驱动器的Hitachi Freedom Storage 7700E,号称“当时最快的存储系统”。

H-6586.jpg
代号“QII”的第一款9.5英寸硬盘驱动器H-6586

IBM与日立在硬盘驱动器技术上有着长期的紧密合作关系,特别是在进入2000年以后,希捷、迈拓(昆腾)和富士通(Fujitsu)的10000RPM与15000RPM硬盘驱动器已普遍采用4碟设计,但日立的DK32家族(DJ和EJ,以及后来更名为Ultrastar 15K73的DK32EK)与IBM的Ultrastar家族却均采用5碟设计,步调非常一致。因此,日立集团成为买家的理由很充分,人们难以理解的是IBM“为什么要卖掉”有着无数辉煌历史并在业内数一数二的硬盘驱动器业务?

Hitachi-DK32EK.jpg
日立首款15000RPM驱动器DK32EK,合并后改称Ultrastar 15K73

最直接的原因是IBM的硬盘驱动器业务连年亏损,而刚上任不久的CEO帕尔米萨诺(Samuel Palmisano)正想剥离利润不高的硬件制造业务。可是,IBM的硬盘业务为什么会亏损?硬盘驱动器行业在2000~2002年的确处于低谷,但到2004年已开始反弹,IBM为什么不能再等一两年呢?

大家知道,磁头技术是IBM硬盘驱动器业务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1990年代,IBM主导了MR和GMR两次革命。日立环球存储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德克·托马斯先生在接受我采访时谈到,最早用薄膜(磁头)技术来发展时磁录密度每年增长30%,在1991年推出MR技术之后每年增长60%,而1997年推出GMR技术之后每年增长更超过百分之百。当时IBM的策略是“原则上让它(磁录密度增长)运转的速度越快越好,首先把那些做不到的企业先淘汰出去”,因为“这也是一个技术游戏”。

但是“做不到的企业”并没有IBM想象的那么多,除了昆腾掉队(原因还很复杂)和富士通退出3.5英寸ATA硬盘驱动器市场,其他玩家都跟上了GMR前进的步伐(或许IBM不应该支持WD?),甚至比IBM做得更好,因为蓝色巨人并不是一个以速度和效率见长的机构,它对开创性技术的贡献为人称道,但在需要频繁改进现有技术的时候却往往力有不逮。

不仅如此,过高的增长率很快榨干了现有技术的潜力,而当无法维持高速增长的时候,IBM的问题就暴露得更为明显。IBM试图解开限制磁录密度增长的重重枷锁,但无论2001年的“仙女之尘”(Pixie Dust,即AFC技术)还是当时尚处于研究阶段的垂直磁记录(PMR),技术潜力都不能与GMR相比,况且其他厂商在这方面的研究并没有明显的滞后。对蓝色巨人来说,一项业务如果不能形成技术优势,从而维持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率,也就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了。

结语:或将稳定几年

硬盘驱动器涉及电磁学、电子、机械乃至空气动力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加之较多的运动部件会影响可靠性,因此研发和生产的难度都很高。虽然有些不明就里的人以为机械的成分太高便不能算高科技,但多数人还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研发投入是硬盘驱动器厂商必须考虑的问题。采用垂直整合业务模式的希捷每年的研发投入占营业额的10%左右(2006财年为8.05亿美元),几乎与利润相当——问题是利润并不总是那么高,研发投入却不能随之大幅削减。WD以前的研发投入占营业额的比重相对要低一些,但也能略高于(好年景时的)利润,而在收购了Read-Rite之后,已提升到7%左右。另一方面,硬盘驱动器的生产设施还需要大量资金,没有足够的产量,产品的价格就缺乏竞争力。迈拓的苏州工厂投资2亿美元以上,日立在深圳的“超级硬盘生产中心”总投资额更高达5亿美元。

“只研发,不生产”怎样?昆腾的确尝到了不少甜头,但却丧失了将生产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地区或扩大规模的自由——无论让MKE接受自己的要求,还是选择其他的合作伙伴,难度都要大很多。其实像硬盘驱动器和CPU这样集成度很高的产品,外包生产只能是权宜之计,试想:如果AMD有Intel(英特尔)一半的生产能力,CPU市场的竞争格局还会是今天这样吗?

研发和生产这两大门槛决定了有意进入者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但投资硬盘驱动器行业的黄金时期早已过去(前不久关闭的贵州南方汇通世华微硬盘有限公司因太有“特色”而不在讨论范围之内),现在的投资人更青睐不需要过多生产设施的知识密集型企业,而符合这一特征的软件和服务也确实都具有较高的利润率,因此除非形势发生很大的变化,否则很难出现有能力对目前的“六大”(希捷、WD、日立、富士通、东芝、三星)构成威胁的后来者。

这篇以硬盘并购史为主题的文章介绍了希捷、WD和日立,甚至还有已经被收购的迈拓和昆腾,却没有描写富士通、东芝和三星,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硬盘驱动器业务都不够独立。作为集团公司旗下的一个业务部门,很难按照自己的意愿获得充足的资金进行收购——三星和富士通都曾有过拿下迈拓的机会,却没有付诸行动,便是明证。况且,集团公司随时可以根据整体的需要,决定是否继续发展硬盘驱动器业务。

IBM的情况略有不同。一方面,蓝色巨人在硬盘驱动器技术上有足够的积累,不需要收购其他厂商;另一方面,不管有多少人希望这个历史最久的硬盘驱动器业务能够一直留在IBM,其命运最终还是要取决于整个公司的安排。不过,在新成立的日立环球存储科技(Hitachi GST)公司中,原IBM硬盘驱动器业务占据的比重较大,可以发挥主导作用并具有比以前更大的自由度。

独立的硬盘驱动器制造商若想生存下来,不仅要具备足够的实力,还要有坚定的战斗意志,其根源在于对硬盘驱动器行业的热爱——如果只是想获得尽可能高的利润,很有可能在遇到挫折后选择放弃。从硬盘驱动器业务起家的昆腾,在增加了磁带驱动器业务之后,面对旧爱的困境选择了新欢;迈拓几经磨难,终于在长期的内耗中丧失了斗志,与希捷签订城下之盟;反倒是半路出家的WD,毅然剥离其他业务,历经坎坷而不改对硬盘驱动器业务的执著。由此,便也不难解释,为何20余年来几经沉浮的希捷能够再度坐稳行业老大的宝座了。

该消失的消失了,该留下的留下了,目前看来不由自主者是最大的变数。大胆地预测一下,主要硬盘驱动器供应商的数量或许会稳定个三五年吧。

推荐阅读
关注数
2829
内容数
57
云计算、基础设施、大数据领域的技术话题
目录
极术微信服务号
关注极术微信号
实时接收点赞提醒和评论通知
安谋科技学堂公众号
关注安谋科技学堂
实时获取安谋科技及 Arm 教学资源
安谋科技招聘公众号
关注安谋科技招聘
实时获取安谋科技中国职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