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过后,十九大之前,到杭州的云栖大会上学习了几天。信息量有点大,不如随意八卦一下以大会现场演示断电而引发关注的阿里云专有云。
正逢911事件15周年,路上,我想。“911”当天我正在《计算机世界》的评测室加班,不通外网,那时也还没有WiFi,是前上司打来电话,兴奋地告诉我,“飞机撞大楼”啦……10天后,我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美签。
对方自报家门,说是京东的客服。这下我突然意识到,东哥就是宿迁人啊!把客服安排在非一线城市,是很合乎情理的。来电是告知我昨天在京东退掉一个智能电源插座的快递费回款事宜,态度也很好,各方面证据都显示这不是一个诈骗电话。
FusionCube 9000的整体架构介绍的差不多了,现在回来解决一下前面提出的问题:类似“FusionCube数据库超融合基础设施”这样的叫法,对不对?更直接点说,FusionCube 9000究竟是不是超融合?
作者注:本文首次发表于2016年7月27日上回书介绍了究竟什么是超融合,包括超融合与融合系统的渊源,有两点需要重复如下:应用:虚拟化和数据库是融合系统的两大市场;架构:超融合的核心是在同一个(物理)节点上运行虚拟化/容器化的应用和(分布式的)软件定义存储。如果严格按照当前的定义:超融合系统天然具备虚拟化...
作为一个横跨互联网/公有云和(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级市场、纵跨IT端(服务器/存储)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风火水电)的复合型研究者,我深知有些术语(或者说“行话”)是很难跨领域的,在企业级IT市场颇为炙手可热的超融合架构(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HCI)即是一例。
众所周知,在IDC和Gartner的统计中,超融合系统一直是融合系统市场的一个分支。那么,不管两家分析公司如何预测,一定要关注超融合系统在整个融合系统市场中所占据的份额何时攀升到第一位,这标志着其将从此成为市场主流。就在十一之前,IDC公布的2018年第二季度全球融合系统追踪报告,宣告了这一拐点的到来。这不由得让...
当我收到腾讯T-Block首秀的邀请时,首先想到的是 T-Back 和 T-Bone ——衣和食是人的基本需求嘛,所谓饱暖思数据……中心?
11月底,我正在准备12月10日在北京举办的2015中国存储峰会“云计算与业务连续性”分论坛的开场演讲材料,接到腾讯数据中心架构师李典林的电话,邀请我参加12月9日在上海举办的第二届腾讯数据中心分享日。
上周四在2015中国存储峰会“云计算与业务连续性”分论坛的开场演讲上,我提出了“云计算本是O2O”的观点。具体点说,从"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的字面含义适度引申,一方面强调"Offline to Online",即云计算可以理解为把线下的服务器和网络等物理资源(数据中心作为支撑)搬到线上销售(当然,做起来远没有这么简...
作者注:本文最初发表于2015年12月18日,内容是12月10日在2015中国存储峰会“云计算与业务连续性”分论坛发表开场演讲《云计算本是O2O?》的全程速记,应几位听众的要求,供大家参考。
作者注:本文是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ODCC)委托我们撰写的《ODCC服务器发展报告》的主要部分节选。报告正式发表于2015年11月5日召开的2015开放数据中心峰会,总结天蝎整机柜服务器项目诞生四年以来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的技术规划,深受与会者好评。PDF版报告全文共22页,约6MB大小,推荐在WiFi环境下,从天蝎整机柜服务...
旧文重温:本文初次发表于2006年9月底,当时正值硬盘驱动器诞生50周年,来自固态盘(SSD)的威胁尚未浮出水面,而我本人也已参观过希捷(Seagate)、西数(WD)、迈拓(Maxtor)、日立(Hitachi GST,现中文名“昱科”)、三星乃至南方汇通的硬盘工厂各至少一次,文中提及的主要硬盘厂商,只有昆腾(Quantum,以代工厂为主...
旧文重温:曾经耳熟能详的LSI(Logic),在2013年12月中被Avago(安华高)斥资66亿美元收购之后,回过头来看下面这篇最初发表于2013年1月7日的文章,我已然分析了为什么英特尔(Intel)不会收购LSI,但……Avago我真的不熟啊!还好,该文整体上对想了解这些年存储行业变迁的人来说,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只是图比较多哦……
2013年10月,我在杭州参加阿里云开发者大会(AWDC)时参观了阿里与华通云数据(华数)合作的转塘数据中心,当时双方合作的千岛湖数据中心已开始建设。
E企研究院酝酿已久的信息基础设施实践者社群活动“开放新基建”终于在6月正式启动。正值“618”期间,“开放新基建”系列活动的开篇请来了京东云与AI硬件研发总监陈国峰先生,从超大规模用户的角度阐述疫情、直播带货对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的影响。
乘着“新基建”的东风,E企研究院主办的“开放新基建”系列谈话节目也于6月初开播了。作为一档谈话(聊天)节目,“开放新基建”系列聚焦于新基建中的信息基础设施,从互联网、云计算这些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应用入手,邀请战斗在一线的新基建实践者,畅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方方面面。首批访谈分为两场,聚焦在今年...
看起来似乎有强行把芯片设计和数据中心建设拉到一起尬聊的感觉,但世间也没有那么多的一见如故,一些有意义的讨论未尝不是从尬聊开始的。
本文最初发表于2012年6月13日,2014年9月22日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无删改。虽然,直到那时——支付宝只是去掉了小机,还在用着Oracle数据库,和“少量”EMC中端存储保存redo日志;富士通推出了基于PostegreSQL的数据库一体机;Exadata最初的主要设计目标并非是交易(OLTP)型应用,京东的热乎劲儿也过去了……好在,文章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