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10 月 29 日),字节跳动的全新教育品牌「大力教育」亮相,引发了各路媒体饶有兴致地对其「大教育」的战略规划进行了一番解读。
这个整合了字节跳动现有教育业务的全新品牌,目前团队规模已经超过 1 万人!而他们交上的第一份作业,则是该品牌旗下首款教育硬件「大力智能作业灯」,和一个配套的「大力爱辅导」手机应用。
早在两年前深圳湾的一场夜话活动中,就已经有业内专家向我们透露,带 VUI 语音交互和 GUI 视觉反馈的儿童早教机器人将成为新趋势。
不是电视,不是手机,也不是平板电脑或智能音箱,一台看似不起眼、却能陪娃写作业的台灯,成了字节跳动在教育领域掷下的第一颗棋。
这款软硬结合的产品,官方称「专为孩子自主作业设计」。结合产品的功能介绍,我们将新品的「过人之处」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 灯:国 AA 级专业护眼,并获得德国莱茵 TUV 低蓝光认证
- 屏:提供芯片级护眼模式
- 双摄:孩子一键拍照,远程提交作业检查;家长随时随地,同步作业安排
- 多模态交互:结合语音和视觉交互,指读、听写、难题讲解、知识百科
开箱:一台还不错的护眼灯
毕竟是 799 元的产品,从纸箱里取出的那一刻,还是感觉到了沉甸甸的有份量。
大力的台灯并没有底座,灯柱本身就起到了稳定和支撑的作用,像一把阳伞,撑开了灯头。
开机:一个带屏幕的台灯,一部固定在桌子上的手机,一台竖屏的智能音箱
开机后,系统会引导联网,下载 app,配网,然后是手机 app 的一系列注册。这些操作由家长完成后,台灯的屏幕归孩子用,家长则用手机 app 实现与孩子的远程互动。
可能是因为我们体验的这台设备之前有朋友做了绑定,一开机,竟然蹦出来了一个「七日免费游欧洲」的卡片,还真是吓了我和孩子一跳!字节跳动这波「广告」推送,做的也太着急了吧\~\~\~
这个视频随便一玩,5、6 分钟就过去了,我赶紧一遍一遍地喊着孩子收心写作业,然后我继续探索这块屏。
实际上,它的交互方式也是语音为主导的。可以像与智能音箱对话一样,点击圆环,或者呼唤「大力大力」,即可问它任何你想问的问题,但设备还不支持连续对话,远场的语音识别、甚至唤醒词识别,做的都还不是很好。
在「小目标」中,还列有孩子的日程、任务、打卡,解锁勋章,作业集、作品簿,还有明显的带有社交元素的关注、粉丝、获赞、组队等等。
看样子这个产品「可玩性」是相当高,不像是这篇文章能够一次覆盖全面的,所以我也准备放弃大而全的产品评测了。但是,产品经理这么有心思的准备了这么多东西给我,我日后还应该再花些时间慢慢体验,对吧\~
质疑:在孩子写作业的台灯下放置一块可以互动的屏幕,孩子如何专心写作业?
我相信应该有不少读者、尤其是已经做家长的读者,看到这里已经开始心生质疑了。
学校都让孩子远离手机,爷爷奶奶也不让孩子玩手机,可是在孩子写作业的台灯下,放置一块手机大小的屏幕,还是强互动的,这让孩子如何专心写作业呢?
前面提到的,开机的那个知识视频,孩子一直惦记着要「再玩儿会儿」,写着作业都不时地瞄着屏幕看;系统设计了很多以学习为名的通关游戏,还有各种「打卡」和「签到」的提醒;屏幕上方时不时地推送一些状态信息,如,新手骑士勋章等你来领、你有 xx 新手任务还未完成、知识大赛开始了......简直不胜枚举。
但即便是系统进入了写作业的模式,屏幕上也依然有信息流闪动,几乎以每秒一条的速度:xx 完成了所有作业、xx 完成了语文、xx 抄写了......我真的不知道这些人是谁,来自哪里,我也不想知道他们的状态信息。
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小目标、一起学、写作业,看似三个主功能,但每一个点击进去,都有一长串罗列的子功能,多到连家长都不想一一点开,难道是要让孩子在写作业之余,逐个「探索」吗?
还有一个细节:在主页面的状态栏里,标注着「今日作业已完成」的状态,后面有一个「鼓励孩子」大拇指——我要真的想鼓励孩子,我会当面用大拇指点一下他的鼻子,再拥抱一下他,不是很好吗?即便是和孩子远程交流,这种虚拟点赞,真的就能促进亲子关系吗?
总的来说,无论是台灯上的屏幕,还是手机上的屏幕,大力希望「推送」给用户的东西太多了,整体 UI 设计用色块区隔,看似工整,实际非常庞大和杂乱。我的朋友感慨说:
你设计这个产品,是为了解决用户什么问题?难道是为了提高用户的活跃度吗?
智能:VUI、GUI,能耐大得超越教育平板,但 AI 懂不懂什么是爱?
大力对这个台灯的定位是「智能作业助手」,是集成了语音 AI 和图像 AI 帮助孩子自主学习的助手。
当家长加班、出差在外时,可以通过大力的双摄视频通话功能,随时随地与孩子连线通话,看到孩子,更能看清桌面,远程辅导。
基于云端的内容生态,大力神灯还提供了智能指尖查词、智能英语跟读、智能计算题讲解等功能,引导孩子在互动中学习。
大力的产品负责人说:
教育一定是一个用硬件加算法,再加上人的服务,来覆盖全场景的一个组合方案。
我的朋友说:
儿童教育的产品,要懂得节制,把智能机做成功能机,再把功能机做成老人机,就差不多了。
我的观点是:要辩证地看待智能。
有了语音交互能力的硬件产品,可以让孩子快速启动学习计划;但语音交互也能让孩子陷入闲聊,或者直接作弊找答案。
有了图像识别能力的硬件产品,可以帮助孩子快速识别课本中不认识的单词,或是引导孩子绘本朗读,或是直接扫描和检查数学题;但这也会让孩子没有了检查作业的耐心,全权交给了 AI 来完成。
而用「两只眼睛」远程监视孩子在灯下的一举一动,的确能够帮助无法守候在孩子身边的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但这种单方向的监视,久而久之,很可能已经拉远了家长和孩子的距离。
买不买?
常常有朋友让我推荐适合孩子的电子设备,每每遇到这个问题时,我都会很谨慎。
十年前 iPad 刚刚问世的时候,极少有家长和学校可以接受它。而如今,在很多教育场景,iPad 已经随处可见,丰富的教育应用和便捷的交互,俨然已经让它成为了最好的辅助教学工具之一。
十年前我在京沪高铁上,常常看到家长们随手将 iPad 丢给娃,点开一个动画片,自己该干嘛干嘛,就像今天我们看到很多家长把手机作为「哄娃神器」丢给孩子一样。
有的老师不让孩子碰平板;有的老师鼓励孩子在平板上绘图、打草稿。有的孩子会用手表设闹钟、定日程;有的孩子则会用手表打游戏、交友、聊天。
大力智能作业灯是一台还不错的台灯,智能的方向也是对的。科技向善,如何用好智能,这个作业,不仅是留给产品经理的,也是留给家长的,更是留给整个社会的。
微信号:深圳湾 / shenzhenware
来源:深圳湾官网 / shenzhenware.com
版权声明:本文为深圳湾原创文章,极术社区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