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企研究院 · 2020年11月19日

做好“基石” 联想企业科技集团新型智能数据中心“新”在何处?

2020年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一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许多行业都遭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联想作为中国数字经济领导企业,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全球挑战。尽管如此,联想集团在刚刚发布的20/21财年第二财季业绩报告中,仍然交出了令人骄傲的优异答卷,在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践行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为中国经济的快速恢复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联想企业科技集团作为联想集团推进智能化变革的重要引擎,在20/21财年第二季度财报中,也表现出了稳健的增长趋势:上半年营业额同比增长14%,Q2同比增长8%,环比增长33%;利润持续改善和提升,成为联想3S智能化转型战略引领下稳健的增长引擎之一。

联想企业科技集团依托29年的研发经验,以创新适应不断变化的中国市场。本季度及上半年重点业务均实现持续增长:服务器业务上半年营业额同比增长11%,Q2同比增长3%,环比增长34%;存储业务上半年营业额同比增长10%,Q2同比增长28%,环比增长29%;软件定义基础架构(SDI)业务上半年营业额同比增长71%,Q2同比增长90%,环比增长54%。以服务与解决方案为导向的转型成果显著:服务业务上半年营业额同比增长67%,Q2同比增长58%,环比增长24%;解决方案业务上半年营业额同比增长121%,Q2同比增长137%,环比增长120%。

作为中国企业可信赖的数字化服务供应商的联想企业科技集团是如何实现逆势增长的?或许我们可以在刚刚结束的联想创新科技大会上找到答案。

今年已经是第六届联想创新科技大会(Tech World 2020),会上联想企业科技集团全面展示了在新型智能数据中心领域的业务战略,以及在“端-边-云-网-智”智能计算架构下的技术实践和生态布局。
11.jpg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联想企业科技集团CEO童夫尧

如同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联想企业科技集团CEO童夫尧所说,“新基建”已经成为了未来中国发展的主旋律,在“新基建”带动下的数字经济让各行业都朝着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联想本着对行业Know-How的深度理解,以全新的面貌为企业不断提供新的产品、新的服务和新的体验。

云边协同,数据中心发展的必然趋势

回顾计算产业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出,在过去15年间云计算大行其道,计算变得日趋集中;如今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的普及,数据的处理开始更倾向于在边缘侧进行,计算正逐渐变得更加分散。

正是在这一趋势下,边缘计算已经不再“边缘”,尤其在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推动下,边缘计算正变得越来越“主流”。分析机构IDC最新发布的《全球边缘支出指南》显示,到2024年全球边缘计算市场将达到2506亿美元,在2019-2024年的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12.5%。

但计算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并非意味着边缘计算正在取代云计算,而是两者的协同将越来越密切,而这也正在推动着传统数据中心的转型。对此,童夫尧表示,新型智能数据中心的“新”主要体现在“云边协同”的能力,而企业算力在未来主要形态正是“云+边”模式。

在童夫尧看来,在云边协同中,由云端统一调度、管理边缘算力,完成AI算法的训练并推送到边缘端;而边缘端则将预处理后的数据汇总到云端,获取算法并实现本地推理,完成类似于人脸识别、质量检测等智能化场景。

顺应云边协同的趋势,联想企业科技集团打造了端到端边云协同解决方案,可以为客户提供5G专网规划和建设服务、边缘端设备+MEC+边缘智能规划和建设服务,以及数据中心端的规划-设计-建设服务。据了解,目前该方案已经成功应用到制造、能源、教育、政府、交通等多个行业,实现了超过100种智能场景的落地。

在边云协同的新兴计算架构下,边缘又可以进一步分为轻边缘和重边缘,其中轻边缘侧重于各类端设备协议解析、数据预处理和AI前端推理等;而重边缘除了具备轻边缘特点外,还具备更多的存储空间和更高的算力。针对轻边缘,联想提供了定制化的边缘网关和嵌入式设备,而针对重边缘,联想则提供了高性能大数据一体机,更好地满足企业部署边缘计算的需求。

除此之外,联想自主IP的MEC多点接入边缘云平台可同时支持虚机和容器,以适配轻边缘和重边缘设备;MEC平台还可以实现和5G网络的协同,以及和云端数据中心的整合,进而实现云边协同。而在5G技术领域,联想则为客户准备了面向企业端的5G专网建设和运营商端的5G核心网建设。

12.jpg
联想集团副总裁、企业科技集团行业事业部总经理刘文超

在联想集团副总裁、企业科技集团行业事业部总经理刘文超看来,针对云边协同的技术发展和应用落地,联想企业科技集团已经打通了产品和技术端的瓶颈,为全面实现云边协同、构建新型智能数据中心做足了准备,为客户提供更精准、更全面、更完善的服务,帮助企业实现商业效率的提升和商业模式的转型进化,加速赋能中国企业智能化转型。

协同创新,全面释放数据中心原动力

对于企业来说,智能化转型并不是简单地数字基础设施的堆叠,而是涵盖顶层规划、架构设计、建设实施、后期运维的贯穿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系统工程。

作为各行各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基石和底座,新型智能数据中心的“新”可不止是云边协同那么简单;这种“新”同样表现在云端和边缘侧的创新上,也正是凭借这些底层技术的创新和升级,新型智能数据中心的能力才得以全面展现。

13.jpg
联想集团副总裁、企业科技集团业务销售总经理李国庆

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联想集团副总裁、企业科技集团业务销售总经理李国庆认为,联想在帮助企业构建新型智能数据中心上,充分考虑到大多数企业On-Premise要求,既准备了包括算力、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内,本地化部署的端到端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同时也顺应软件定义基础设施和云计算的发展,构筑起企业级国产虚拟化产品和多云、混合云的管理能力。

智能算力层面,联想依托强大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和本地CFC(China for China)能力,为满足行业智能化转型需求提供了ThinkSystem HG680X、SR670和SR650等一系列创新产品,这些产品均可支持NVIDIA和寒武纪GPU。

绿色节能层面,面对日益增长的数据中心能耗,联想一直致力于为数据中心提供最优能耗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其中,联想海王星温水冷却技术,可以大大减少数据中心对空调和散热器的需求,使数据中心能源成本节约40%以上,PUE甚至可以达到1.1,远低于政策要求和国内平均水平。

数据调度与管理层面,联想则通过与NetApp在中国区成立合资公司联想凌拓,并针对端-边-云-网,为企业提供包括全闪及混闪存储、软件定义存储、ONTAP AI高性能智能存储,以及数据中心容灾备份解决方案等,为客户构建一个跨边缘、和云端的智能数据管理解决方案。

大数据、人工智能层面,联想不仅逐步建立起全球统一的数据湖,为企业提供贯穿“边-云”的端到端大数据Leap家族产品和解决方案;还打造了自主IP软件平台——联想大脑,通过对联想自主研发的计算机视觉、语音技术、自然语言技术、机器学习等核心技术进行整合,从研发、训练和推理三个方面出发,为企业提供一站式AI as a Service服务,简化企业人工智能应用落地难度。

包容开放,共同赋能企业智能化转型

作为与中国企业共同成长的产业变革“经历者”,中国信息化的“实践者”,企业智能化转型的“赋能者”,联想的业务布局节奏一直与我国信息化发展进程同步并略有超前。也正因为如此,在企业构建新型智能数据中心需求全面爆发的今天,联想才能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

尤其在新基建时代全面到来之前,联想更是全面部署了智能化变革3S战略,从Smart IoT智能物联网、Smart Infrastructure智能基础架构、Smart Vertical行业智能三个维度入手,为企业的智能化转型赋能。

尽管如此,联想企业科技集团主要还是聚焦在新型智能数据中心的打造上,这只是新基建众多领域中的一个;在各行各业全面拥抱新基建,加速智能化转型的今天,没有一家企业能够仅凭一己之力就能满足所有行业需求。

新基建包括众多赛道,每条赛道都有非常优秀的选手,只有通过彼此更好的协同,才能真正帮助企业实现技术与业务的融合,完成企业关键业务环节、关键业务场景的智能化改造与创新,从而真正为企业带来货真价实的成果和业务回报。

为此,联想企业科技集团秉承包容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努力将全球的优质资源汇聚到中国市场;目前联想企业科技集团已经与众多合作伙伴,建立起深度合作,通过在硬件设计和系统应用层面的协同创新,开发最适合中国企业的产品、服务和端到端解决方案。

面对新基建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联想企业科技集团也在继续推动合作伙伴利益优先、合作伙伴知识共享、合作伙伴支持为重这三大核心策略的落地,通过与合作伙伴在技术、业务、创新等方面的全面合作,真正做好新基建的核心提供商,为各行各业的智能化转型带来持续动力。

这对于联想企业科技集团来说,不仅是机遇,更是使命所在。

推荐阅读
关注数
5040
内容数
339
E企实验室由E企研究院专职产品技术分析师针对数据中心、云计算、AI和5G等领域最新技术和应用研究、验证、试用、分析,数据中心级新产品新技术的市场教育,国内唯一同时研究互联网和传统企业IT基础设施的机构和部门
目录
极术微信服务号
关注极术微信号
实时接收点赞提醒和评论通知
安谋科技学堂公众号
关注安谋科技学堂
实时获取安谋科技及 Arm 教学资源
安谋科技招聘公众号
关注安谋科技招聘
实时获取安谋科技中国职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