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每一个行业都在谈创新,那要如何理解创新呢?《礼记·中庸》当中有一个词叫:行远自迩。意思是说,要想走很远的路,到达远大的目标,就必须从近处开始,形容的是一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创新之路。
的确,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快了创新的速度,也让很多人对创新的理解产生了偏差。所谓创新,绝不仅仅是某个应用的实现,在其背后是需要底层技术不断的积累和迭代,需要行业的拓荒者,持续不断的投入创新。
就像刀片服务器的创新一样,从2001年第一台刀片服务器问世,在整整20年的历史长河里,刀片服务器在每一个阶段都用创新,满足了用户的新需求,很好的诠释了“行远自迩”的道理。
跨越20年的历史长河
2001年,当时的RLX公司设计了一款极为与众不同的服务器:在一个高达8U、10U甚至更高U数的刀片服务器机箱中,RLX往里面插入了10个基于单板形态的服务器插板,RLX及其后来所引领出的刀片服务器有一个完整的机座,统一集中的方式,提供电源,风扇散热,网络通讯的功能。
因为基座上可插置多张单板服务器,因状似刀片(Blade),因此称之为刀片服务器,而基座则称之为刀片基座,这是刀片服务器的草创阶段。
在当时,这个全新的刀片服务器的惊人之处,在于在标准化的42U高机柜内集成324颗处理器,此举也奠定了此后服务器产品对计算能力高密度整合的发展趋势。
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是,RLX公司本身就是由前康柏公司员工创建的,2005年10月,RLX被惠普公司收购,RLX与康柏一道成为了惠普的组成部分,共同成为了惠普刀片服务器辉煌历史中的一部分。
在2006年之前,都属于刀片服务器的架构和性能的完备期,系统的集成性、可靠性、可管理性等各方面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而从2006年到2015年间,则是刀片服务器通过激烈的竞争,走向快速技术创新的阶段,除了密度上的优势之外,刀片服务器也在高性能的电源,散热、背板带宽、网络模块等方面得到了质的飞跃。
实际上,在刀片服务器漫长的产品升级阶段,也经历了很多起伏,最明显的冲击莫过于机架服务器的兴起,对刀片服务器的市场份额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而当云计算时代到来后,刀片服务器又重新成为了很多客户的不二之选,因为刀片服务器的低功耗设计,能节省大量能源,减少能耗。高密度的方式也可以有效地节约空间,集中式管理简化了运维,在云数据中心当中,刀片服务器的价值依旧无可替代。正如对于私有云数据中心客户、中小型企业客户的具体场景,尤其是HPC、虚拟化和塑合型数据中心等场景,刀片服务器一直都是不可或缺的。
客观地说,20年的历程,对迭代速度很快的科技产品而言,已经跨越了至少两个时代。跨时代的刀片服务器,凭借在具体应用场景中的重要价值,还将在未来的数字经济版图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