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计算社区 · 2022年02月16日

边缘计算场景下Service Mesh的延伸和扩展

在KubeCon2021上,华为云云原生技术开发工程师王杰章发表了《边缘计算场景下Service Mesh的延伸和扩展》主题演讲,分享了KubeEdge EdgeMesh的项目概况。
image.png
王杰章 @Poorunga
KubeEdge Member&EdgeMesh Maintainer
云原生、边缘计算技术爱好者

演讲主要包含4个部分的内容:

1)边缘计算场景下的网络挑战
2)EdgeMesh项目概况、架构、核心能力
3)EdgeMesh性能测试
4)EdgeMesh RoadMap

以下为演讲全文

首先,来了解下云原生容器网络,云原生容器网络总共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Docker 容器网络,在Docker出现之后,也有自己的4种容器网络模型,比如Host模式、Content模式,None模式以及 Bridge模式。但原生Docker容器无法解决容器之间的跨级通信问题,后来Docker推出CNM以及对应的实现libnetwork解决了这个问题。

第二阶段:容器网络接口(CNI), 后来由于各种原因Kubernetes主推的CNI热度反超了CNM,CNI是一个接口更简单、而且兼容性更高的容器网络接口规范。

第三阶段: 服务网格 + CNI, 随着服务网络的发展,它与CNI进行了配合,一些服务网格的插件,会在每个pod启动时往pod里注入Sidecar代理,来提供4层或7层的流量治理功能。
image.png

Kubernetes服务发现

Kubernetes服务发展其实与容器网络是依赖的关系,首先用户会通过deployment创建一组应用的后端实例对其进行管理。但pod的生命周期是非常短暂的,可能会随着pod更新升级或迁移等,它的Pod IP都会发生变化,这个现象称之为Pod IP的漂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Kubernetes社区提出了service的概念,每个service都会对应到一组后端的一个应用实例上,通过提供恒定不变的Cluster IP来解决Pod IP漂移的问题,同时也提供了proxy组件,基于控制面提供的一些信息维护Cluster IP到Pod IP的转换规则。当client需要访问该服务时,一般只需要访问这个不变的Cluster IP即可。这个流量会经过本机的网络栈,被替换成了mysql后端实例的Pod IP,通过容器网络请求发送。
image.png

边缘场景中的关键挑战

1)边缘计算细分领域众多,互操作性差
2)边云通信网络质量低,时延高,且边缘经常位于私有网络,难以实现双向通信
3)边缘资源受限,需要轻量化的组件管理运行边缘应用
4)边缘离线时,需要具备业务自治和本地故障恢复等能力
5)边缘节点高度分散,如何高效管理,降低运维成本
6)如何对异构资源进行标准化管理和灵活配置

以上这些关键挑战,边缘计算平台KubeEdge均可以实现,也解决了基本上所有的问题。但除了这些问题外,还有一些其他问题,举个例子:比如边缘有一个视频流应用,需要与云上的AI应用进行交互。首先边缘的网络是无法直接与云上网络互相连通的,所以无法从边缘对云上进行访问。不过这个问题其实可以通过给云上的AI应用配置一个公共IP来解决,但如果云上的每一个应用都配置一个公网IP,那IP将无法收敛。而且云上的应用想要主动访问边缘的应用,其实也是做不到的,因为边缘上的应用一般都处于私网里,它一般不会有公共IP,所以就无法做到正确路由和双向通信。

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问题:

1)边云网络割裂,微服务之间无法跨子网直接通信
2)边缘侧缺少服务发现能力
3)边缘环境下组网配置管理复杂
image.png
基于以上的问题,EdgeMesh应运而生。

EdgeMesh项目概况、架构、核心能力

云原生边缘计算平台——KubeEdge

KubeEdge是Kubernetes在边缘场景下的延伸。目标是将Kubernetes对容器编排的能力延伸到边缘上,KubeEdge主要包含两个组件,云端的CloudCore和边缘节点上EdgeCore,同时还有一个Device模块,用于管理海量的边缘设备。

EdgeMesh在KubeEdge架构中所处的位置: EdgeMesh打通了所有边缘应用之间的网络通信,无论应用处于同个组件或不同组件。此外,EdgeMesh还能完成云上应用与边缘应用之间的通信。
image.png
EdgeMesh设计原则

轻量化: 每个节点仅需部署一个极轻的代理组件,边缘侧无需依赖 CoreDNS、Kube-Proxy 和 CNI 插件等原生组件

云原生体验: 为 KubeEdge 集群中的容器应用提供与云原生一致的服务发现与流量转发体验

跨子网通信: 屏蔽复杂的边缘网络环境,提供容器间的跨子网边边和边云通信能力

高可靠性: 通过打洞建立点对点直连,转发效率极高;在不支持打洞时通过中继转发流量,保障服务之间的正常通讯

分层式架构: 采用分层式设计架构,各模块能够与原生组件兼容并支持动态关闭

什么是EdgeMesh?

定义

EdgeMesh 作为 KubeEdge 集群的数据面组件,为应用程序提供了简单的服务发现与流量代理功能,从而屏蔽了边缘场景下复杂的网络结构

优势

EdgeMesh 满足边缘场景下的新需求(如边缘资源有限、边云网络不稳定、网络结构复杂等),即实现了高可用性、高可靠性和极致轻量化:

1、高可用性

1)利用 P2P打洞的技术,来打通边缘节点间的网络
2)将边缘节点间的通信分为局域网内和跨局域网

  • 局域网内的通信:直接通信
  • 跨局域网的通信:打洞成功时 Agent 之间建立直连通道,否则通过 Server 中继转发

2、高可靠性 (离线场景)

1)控制面元数据通过 KubeEdge 边云通道下发
2)EdgeMesh 内部实现轻量级的 DNS 服务器,域名请求在节点内闭环

3、极致轻量化:每个节点有且仅有一个 Agent,节省边缘资源

4、用户价值

1)使用户具备了跨越不同局域网边到边/边到云/云到边的应用跨子网互访能力
2)相对于在边缘部署 kube-proxy + cni + nodelocaldns 这一套组件,用户只需要在节点部署一个 Agent 就能完成目标,All in One 部署

目前实现的关键功能:

image.png
EdgeMesh架构
image.png
EdgeMesh-Agent

  • Proxier: 负责配置内核的 iptables 规则,将请求拦截到 EdgeMesh 进程内
  • DNS: 内置的 DNS 解析器,将节点内的域名请求解析成一个服务的集群 IP
  • Traffic: 基于 Go-Chassis 框架的流量转发模块,负责转发应用间的流量
  • Controller: 通过 KubeEdge 的边缘侧 Local APIServer 能力获取 Services、Endpoints、Pods 等元数据
  • Tunnel-Agent: 利用中继和打洞技术来提供跨子网通讯的能力

EdgeMesh-Server

  • Tunnel-Server: 与 EdgeMesh-Agent 建立连接,协助打洞以及为 EdgeMesh-Agent 提供中继能力

EdgeMesh工作原理
image.png
EdgeMesh性能测试

image.png

  • 在等吞吐量、等测试应用规模的情况下,单个数据面组件edgemesh-agent的内存消耗大约是istio-proxy的30%,edgemesh-agent的CPU消耗大约是istio-proxy的10%
  • 控制面组件edgemesh-server的内存消耗大约是istiod的4.5%,edgemesh-server的CPU消耗大约是istiod的0.15%
  • EdgeMesh是节点模式的代理,数据面总资源消耗是集群节点数的倍数;
    Istio是sidecar模式的代理,数据面总资源消耗是集群应用数的倍数

image.png

  • 在相同的网络环境下,当吞吐量在20RPS(request per second)、100RPS的并发请求下,EdgeMesh的转发性能优于Istio(转发速率提高10倍左右);
    此情况下的EdgeMesh端到端时延与基准组的测试结果几乎相同
  • EdgeMesh端到端时延的方差随着并发量的增加而增大,当在并发请求超过500RPS时EdgeMesh的端到端时延波动明显(正在优化中)
  • Benchmark测试工具:
    https://github.com/Poorunga/service-mesh-benchmark

EdgeMesh RoadMap

2021.06:EdgeMesh项目开源
2021.09:EdgeMesh支持微服务跨局域网边云/边边通信
2021.12:EdgeMesh支持一键化部署
2022.03:EdgeMesh支持Pod IP的流量跨边云转发
2022.06:EdgeMesh对接标准的Istio进行服务治理控制
2022.09:EdgeMesh支持跨集群服务通信

最后,欢迎更多的云原生爱好者加入我们,一起去探索边缘计算的方向!

附:技术交流地址
网站: https://kubeedge.io
EdgeMesh 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kubeedge/edgemesh

来源:边缘计算社区 
作者:华为云云原生团队

推荐阅读

注: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任何组织机构无关,如有错误和不足之处欢迎在留言中批评指正。
尊重知识,转载时请保留全文,并包括本行及如下二维码。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
二维码.gif
推荐阅读
关注数
12095
内容数
208
关于边缘计算的一切。
目录
极术微信服务号
关注极术微信号
实时接收点赞提醒和评论通知
安谋科技学堂公众号
关注安谋科技学堂
实时获取安谋科技及 Arm 教学资源
安谋科技招聘公众号
关注安谋科技招聘
实时获取安谋科技中国职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