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无小事,它是企业IT系统解决各种不确定性风险的“灭火员”。
但传统运维又像是“盲人摸象”,以经验和人工为主要手段,问题出现后,各运维岗通常自扫门前雪。“盲人摸象”式的传统运维,其实一直是业务系统稳定运行的隐患。传统IT运维往往被当作“背锅侠”,很多企业的系统出现故障,板子总是第一时间落在运维部门身上。
其实,伴随着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企业的应用系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传统的IT系统与运维方式已不能适应新需求的变化。要让运维产生更多价值,让企业不再受到人员和经验的局限,智能运维成为了公认的发展方向。
系统复杂性难题,智能运维应运而生
运维诞生于最早的信息化时代。在信息化时代,企业的信息化系统,主要是为了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求。通常是集中、可控和固化的烟囱式架构。传统IT运维,以人力运维为主,在单点式和烟囱式的架构中,的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这种背景下发展出来的IT运维,其实也只是解决了单台IT设备的故障率或单套应用系统的可用性。所以当业务系统发生故障时,首先由各个运维岗位对各自负责的设备、应用组件、系统进行自检。期间还会召集硬件设备提供商、软件系统开发商、集成商等众多服务商进行“会诊”,整个流程拖沓而漫长。
但进入到云计算时代之后,IT的边界被完全打开,面对更多的联接、更多的设备、云化的系统和应用,以及庞大的分布式系统,传统运维明显已经无法应对如此复杂的IT环境。
新华三集团副总裁、技术服务部总裁毕首文表示,“在客户的传统观念里,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都投入到IT基础设施建设,运维并没有得到更多的重视,但随着以运营商和金融客户为代表的业务复杂性越来越高,要服务的客户诉求越来越细化,要求IT系统在短周期内频繁地优化,这对运维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伴随这种系统复杂性的提升,企业又同时面对着运维人才缺失的鸿沟。
因此,智能运维模式应运而生。
实际上,智能运维也不是一蹴而就,在传统运维的发展历程中,还存在自动化运维等中间阶段的概念。
毕首文指出,“自动化运维,只是对传统人力叠加运维模式的升级,是利用工具来做运维的推进和演进,它优化了传统运维,但没有脱离传统运维的范畴。但智能运维强调的是AI赋能,是把数据的能力、AI的能力与场景结合,已经是一种业务的创新和运维思维方式的改变。”
从运维到运营,背后是业务视角驱动
严格地说,数字化运维的发展过程,主要是分析决策步骤发生了变化,开始时由人工决策分析,其后是使用自动化的脚本进行基于规则的决策。而今天的智能运维,则是用机器学习方法做决策分析,这是智能运维本质上的不同。
智能运维对运维部门的改变是天翻地覆的。传统运维是低门槛的手工作业,而智能运维需要开发数据采集程序,搭建大数据基础架构,和高效的机器学习算法,这也将推动智能运维成为企业重要的IT投入之一。
Gartner的报告显示:智能运维相关的技术产业处于上升期,2016年,AIOps的部署率低于5%,而到2019年,AIOps的全球部署率就已经高达25%,可见其飞速的发展势头。
毕首文表示,推动智能运维的关键因素有两点,第一是技术发展趋势的必然性,第二是客户诉求的不断进化。随着业务复杂性越来越高,客户IT建设过程中完全脱离过去简单的基础架构建设,客户要驾驭整体IT架构,从业务运营到底层架构的难度非常大,所以对智能运维来说是利好的机会。
“现阶段,智能运维已经进入到高速发展的蓄力期,而到2025年智能运维会迎来爆发性的增长状态。” 毕首文说。
实际上,新华三也在自身的数字化探索中,预见了智能运维的发展。从企业内部来讲, IT早期会更多地关注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业务的耦合度或者关联性关注度不够。2016年,新华三将数字化转型确立为集团发展的核心战略,在改造过程中不仅仅是对于IT系统性的流程优化,更多是对整个系统进行流程再造,来保证对上层业务的支撑。
这种“再造”,已不仅仅是为了系统建好后去做运维,而是从业务角度出发,推动业务健康发展,按照毕首文的理解,“这就是从传统的运维模式上,向业务应用的方向渗透,并为整个业务的发展提供运营支撑。”
诚如此言,运维更多是被动式“维持”,而运营更多是主动式“经营”;运维更多是面向基础设施面向软硬件,运营更多是面向业务面向服务面向人;运维的关键词是“稳定”、“安全”、“可靠”,运营的关键词是“体验”、“效率”、“效益”。
运维的未来就是运营,而唯有提升到运营的层次,才能够真正意义上支撑业务应用的创新。新华三明显深谙此道,并通过自身的实践与经验,推出智能运维的工具与服务,全面赋能企业业务的数字化创新。
做智能运维的推动者和引领者
传统运维的业务价值是为了让系统“活着”,智能运维则是为了让系统“活”更好,活出精彩。
首先,从传统运维向智能运维转变的过程中,平台是实现数据的融合和智能化变革最重要的基础,而新华三的U-Center平台,就是智能运维的基础性平台。
U-Center平台以智能为核心,推动云上云下运维快速协同,重塑各个业务单元的智能化交付能力,提供全场景、全生命周期AI融合运维,打造全方位、多样化的运维服务能力,实现从数字化、自动化到智能化、云化的运维能力提升,更好地支撑业务价值转化。
如毕首文所说,U-Center平台还具备几点关键优势:首先U-Center是基于开放性的容器底座,又是一个全域融合的底座,通过IT资源的配置管理,实现了从系统架构到上层应用的全方位智能化的变革与改造;另外U-Center是基于应用视角,具备快速的敏捷交付能力。
的确,一方面U-Center可以提供面向业务敏捷的自动化运维管理。减少人工操作,将重复的操作集市化,将集市化的跨平台操作场景化,可以最大化地释放运维生产力;另一方面,U-Center以AI赋能运维管理,旨在摸清数据资产,落地数据治理,理清数据链路,做好数据监测,大幅提高故障处理效率。这将带给客户智能运维更优质的应用体验。
其次,在智能运维的工具层面,新华三也是百花齐放。
比如2021年新华三推出的“金手指”智能工具集,可以为客户提供端到端、全生命周期的运维服务,比如ICT巡检工具已累计覆盖超过12万台设备,帮助用户提前发现超过10万个隐患,通过提前消除潜在风险,全面守护数字化转型的“安全感”。
再有2020年推出的iService服务数字中枢。iService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智能关联,有效发现潜在危机,让运维化被动响应为主动服务。目前,iService已累计纳管设备超过65万+台,为5000+用户提供7万+次巡检服务。
当然还有新华三知了社区当中的问答AI机器人“吱吱纳秒答”,可实现瞬时回复和深度学习,回答准确率高达82%,年交互量达10万+,为用户节省了宝贵的搜寻和提问时间。
第三,新华三还在积极参与智能运维各项行业标准的制定。智能运维要成为主流的IT建设方案,服务更广大的用户群,就需要各相关细分领域的企业群策群力,因此,新华三参与了智能运维国家标准的编制工作。
“制定智能运维国标,新华三是重要的参与者之一,在智能运维的标准化制定,和推动智能运维的业务发展上,新华三其实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推动者和引领者。”毕首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