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正能量 · 2022年11月28日 · 北京市

从IT到ICT,智能基座为数字经济社会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

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汇,数字经济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国“十四五”规划专门提到要“加快数字化发展”,这将创造更多的数字化转型的新机遇。

随着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逐步开启,对ICT(包含IT和CT,即信息与通信技术)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但遗憾的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发展过快,以高校为主要人才培养体系的ICT人才供给,明显不能满足整个社会对ICT人才多样化的需求。ICT人才的缺口,正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

为了解决这个现状,智能基座项目工作组正式启动智能基座联接课程合作,以最新的技术培养人才,以创新的人才引领产业,也为ICT人才的培养和建设提出了系统化的思考。

摸着石头过河,计算产业人才培养硕果初结疫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关键,高校则是人才的摇篮。

长期以来,受限于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更新速度、教师认知水平等多方面因素,一线教学与行业前沿技术之间存在落差,人才培养质量难以匹配产业需求。

因此,早在2020年,教育部就与华为联合发起“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项目,联接校企主体,构建以ICT核心技术为主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华为依托智能基座,打造了鲲鹏昇腾产教融合育人基地,面向高水平本科高校,围绕鲲鹏、昇腾计算产业核心技术路线,帮助合作高校实现课程知识结构改革、教学资源体系改革、师资培养方法改革、学生产业实践改革,为计算产业源源不断输送高质量专业人才。

据了解,首批布局的72所高校,至今已经累计培养了5000多名先锋教师,开设了1500多门课程,累计50万名学生参与了学习和实践,沉淀了大量的教学实践资源。

ICT人才的缺口与错配,通信产业依然充满挑战

从培养复合型人才角度,IT技术与CT技术的融合人才正成为ICT人才的主流选择。IT产业人才发展已取得成果,为数字化转型贡献了基础力量,但目前,通信领域人才培养还面临巨大的挑战,原因有三点:

首先,目前通信专业的教学和培养方案知识更新,与产业技术发展速度不匹配,大部分高校的通信专业课程偏基础理论、教材陈旧,缺乏对真实场景应用的理解。

其次,学生教学实验环节设计绝大部分并非来自产业应用场景,与产业实践脱节,培养的学生技能与企业需求严重不匹配。

第三,国内Top通信类院校及专业规模减小,师资投入缩减,通信专业的学生专业信心不足,深造时流失严重。

计算、通信两手抓,CT人才培养正当时

事实上,为培养CT人才,从2022年开始,“智能基座”就在课程、合作高校及落地层面做出规划。

首先,面向基础课程设置方面,最新的通知已经从围绕计算产业的鲲鹏、昇腾、华为云,进一步扩展到包括移动通信、数据通信和光通信的通信产业。 “智能基座”联接领域课程开发组,在电子信息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联合高校教师共同开发了9门通用联接领域课程,包括移动通信2门课、数据通信2门课程和光通信5门课程,理论结合实践,不断丰富CT知识和技能的传导,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课程体系完善,让学生掌握最新的信息通信核心技术,培养引领和支撑通信技术发展和通信产业升级的拔尖创新人才。

其次,面向合作高校方面,选择CT技术领域人才培养改革成效突出的高校,通过教学改革及课程优化,建立以信息通信技术为基础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培养适应和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卓越工程人才。

第三,面向实际落地方面,华为公司将支持高校将移动通信、数据通信和光通信最新技术融入核心课程,推动高校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同时提供资源,组织开展面向教师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培训。针对学生实践能力,通过支持实验课的开展,以实操加强学生对理论课程内容的理解等等。

“智能基座”IT人才培养初显成效,相信在CT人才培养方面的进程将进一步加速。我们常说,人才培养是一次马拉松式长跑,智能基座从IT到面向CT人才培养的与时俱进,不断迭代,持续演进和丰富,未来,我们期待能形成规模,为数字经济社会输送着源源不断的ICT复合型人才。

推荐阅读
关注数
2834
内容数
255
新基建、云计算、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
目录
极术微信服务号
关注极术微信号
实时接收点赞提醒和评论通知
安谋科技学堂公众号
关注安谋科技学堂
实时获取安谋科技及 Arm 教学资源
安谋科技招聘公众号
关注安谋科技招聘
实时获取安谋科技中国职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