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导语
本文中,我们将介绍通过代码移动(插入)的方式消除冗余计算的一个典型方法。
下图给出的简要程序流图中, ①是我们想要优化的代码,②和③是优化后的代码,让我们先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 ②和③哪个优化效果更好一点?
③ 更好一点,相比 ② 寄存器生存周期更短 - ③这种情况,在
p
点直接插入t=b+c
会带来安全或性能问题吗? 会改变程序的行为吗?
这里不会引入冗余的计算,也没有改变程序行为。但如果p
是下文介绍的非预期的
点,我们就需要使用在临界边
上增加合成块的方式避免这个问题了。 - 能否由编译器来完成一个算法,找到一个通用的、寻找到合适的插入点的方法以消除冗余计算?
这是本文要介绍的内容,我们会在下面算法章节引入四个定义,为程序在各个点上打上标签,通过这些点的集合之间的运算,得到插入点的集合。
0.1 开始之前
介绍算法之前,我们来看三个在写应用层代码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 我们可以把计算移动到不会重复计算的路径吗?
答案已在图中给出:
- 左边例子是可以的。这也是下文算法要找的情景。当然实际应用程序中会更复杂,以致我们不能明显看出或不经意间引入冗余的计算,比如 《Lazy code motion》1 里给出的例子。
- 中间不可以,因为 b 被重新定义了,所以
a = b + c
不是冗余计算了。 - 右边不可以,因为
a = b + c
可能一次也没执行,移动到循环前可能会改变程序的行为。
左图到右图的变化有优化效果吗?
有的,这也是下面算法中要寻找的情景,左边的路径消除了一次冗余计算,右边为了保持程序正确性插入了一个计算,但并没有引入冗余的计算,所以总体是有优化的。
- 下图中,能否在 block d 的父项
p
上插入表达式t=b+c
?
不能,因为插入不能改变程序的行为: 这里 `t=b+c` 可能难以看出问题,但如果表达式换成 `b/c` (c==0) 或 `b^c` 就能明显的看到造成了运行问题或性能问题。
**解决方法**:可在 `临界边(Critical Edge)`上增加 `合成块(Synthetic Block)`。
0.2 临界边(Critical Edge)
的定义
定义:源基本块有多个后继,目标基本块有多个前驱,连接它们的边就叫临界边(Critical Edge)
。
临界边如上图红色部分所示。
打破临界边(Critical Edge)的办法:增加合成块(Synthetic Block
)
步骤:
- 为每个指向拥有多个前置的基本块添加一个基本块(不仅仅是在
临界边
上)。 - 为了保持算法简单,将每个语句视为其自己的基本块,并将指令的放置限制在基本块的开头。
上图中我们插入了两个合成块,其中一个是多余的,但不用担心,我们可以在最后消除它。
1、算法
上文中,我们介绍了一个可以放心插入表达式而不会引入安全问题的方法,下面我们将正式介绍导语中提到的算法。
部分冗余消除算法要尽可能延迟计算, 这也是标题中 lazy 的含义。
程序流程图如下:
算法步骤:
- 首先计算预期表达式(
Anticipated
)集合 - 计算将可用的表达式(
Will-be-Available
)集合 - 从 AVAIL 和 ANT ,我们为每个表达式计算出最早的插入位置(
Earliest
)集合,这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冗余,但可能会增大寄存器生存期 - 再计算延迟表达式(
Postponable
)集合 - 经过上面的计算,引入
Latest
的定义,计算最晚插入的点的集合,实现与earliest
相同数量的冗余消除,但缩短了保存表达式值的寄存器的生存期 - 计算使用表达式(
Used
) - 计算最后的插入位置的集合,替换冗余表达式
我们会以下图为例,说明整个计算过程。根据以往的经验,下面给出的几个公式,必须结合图例去理解,文字无法阐述清楚准确定义。
1.1 预期表达式(Anticipated
)
Anticipated:An expression 𝑒 is said to be anticipated at program point 𝑝 if all paths leading from 𝒑 eventually computes 𝒆 (from the values of 𝑒’s operands that are available at 𝑝).
预期表达式(Anticipated
)的分析方向为后向(backword)。
1 表示该点是可预期的(Anticipated
),0 表示不是。该算法的方向是 后向(backword)的,对应到图中,我们要从p1
开始判断:对于表达式b+c
而言,p1
是非预期的,因为到该点为止,没有b+c
的计算,继续往上,看到了b+c
的计算,所以p2
点是可预期的(Anticipated
),这情况一直持续到p3
,到p4
,由于该点看到了b=1
,b
被重新定义了,就是公式里被 Kill 的表达式,所以p4
点不是可预期的(Anticipated
)点。
1.2 将可用的表达式(Will-be-Available
)
Will-be-available:An expression 𝑒 is said to be will-be-available at program point 𝑝 if it is anticipated and not subsequently killed along all paths reaching 𝒑.
将可用的表达式(Will-be-Available
)的分析方向为前向(forward)。
图中绿色的 1 表示表达式b+c
该点是将可用的(Will-be-Available
),0 表示不是。该算法方向是前向的,就是分析时,我们从p4
开始看,根据公式的定义,该点不是可预期的(Anticipated
),也没有计算表达式b+c
,所以该点不是将可用的(Will-be-Available
),p3
虽然是可预期的(Anticipated
),但因为b=1
,所以p3
点对表达式b+c
来说是 Ekillp ,所以该点仍不是将可用的,p5
点是可预期的(Anticipated
),且该点没有 kill 的操作,该点是将可用的(Will-be-Available
),后续的点类似。
接下来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最早插入点的计算:
根据公式,最早可插入的点的集合是 可预期点的(Anticipated
)集合(图中红色1部分) 减去 将可用点的(Will-be-Available
)集合,得到图中标记的点。
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找了一种通用的消除重复计算的方法,就是在上图中标注 Earliest 的点插入表达式 t=b+c
, 然后在后面所有用到 b+c
的地方替换成 t
,但这样做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寄存器的生存期会很长。通过下一小节引入的定义,我们可以解决这个寄存器生存期的问题。
1.3 延缓表达式(Postponable
)
An expression 𝑒 is said to be postponable at program point 𝑝 if all paths leading to 𝒑 have seen earliest placement of 𝒆 but not a subsequent use.
延缓表达式(Postponable
)的分析方向为前向(forward)。
延迟创建冗余计算表达式可以减少寄存器压力:从公式看,Postponable
点一定是在 Earliest
点的后面的,更接近表达式要被替换的地方,就是说,从表达式第一次被计算的点(结果在寄存器)到该结果被复用的点距离更近。
对于该图的讲解,可以参考 YouTube2 中的讲解。
接下来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最晚插入点(Latest)的计算:
- 先在
Earliest
与postpobable
集合的并集位置放置表达式e
。 - 对上一步的点进行筛选,需要满足:表达式
e
在b
点(随后的基本块)被Use 或 它不是上一步点的后继。
这里插入的点(图中黄色方块)是增加的合成块,是出于安全性的考虑。
1.4 已用表达式(Used Expressions)
An expression 𝑒 is said to be used at program point 𝑝 if there exists a path leading from 𝒑 that uses the expression before the operands are reevaluated.
已用表达式(Used Expressions)的分析方向为后向(backword)。
如图所示,从下往上看,未使用的点标记为0,直到使用的地方被标记为1。
引入这个定义主要是为了消除当前块之外未使用的临时变量赋值,计算方式:Used.out[b]: sets of used (live) expressions at exit of b.
2、最终的解决方案
对所有的基本块/表达式 b
,如果表达式属于最晚插入点的集合或已用点位置的集合,则在基本块b的开头,先创建 t = a + b
,然后把所有的 x+y
替换为 t
。
目前为止算法的介绍部分就已经全部讲完了,但是有些定义还是比较模糊,需要结合代码才能讲清楚, 大家可以翻看LLVM 源码3中关于该代码的具体实现:MachineCSE
类与 NaryReassociatePass
等类的实现。
参考
1. https://dl.acm.org/doi/abs/10.1145/143095.143136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s4oST3oZzQ&t=20s
3. https://github.com/llvm/llvm-project
作者: 毕昇编译
文章来源:毕昇编译
推荐阅读
欢迎大家点赞留言,更多Arm技术文章动态请关注极术社区嵌入式客栈专栏欢迎添加极术小姐姐微信(id:aijishu20)加入技术交流群,请备注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