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面几篇文章,我们了解了 NMT 的基础知识以及 NMT 追踪区域分析的相关内容,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一下使用 NMT 协助排查内存问题的案例。
6.使用 NMT 协助排查内存问题案例
我们在搞清楚 NMT 追踪的 JVM 各部分的内存分配之后,就可以比较轻松的协助排查定位内存问题或者调整合适的参数。
可以在 JVM 运行时使用 jcmd <pid> VM.native_memory baseline
创建基线,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再使用 jcmd <pid> VM.native_memory summary.diff/detail.diff
命令,就可以很直观地观察出这段时间 JVM 进程使用的内存一共增长了多少,各部分使用的内存分别增长了多少,可以很方便的将问题定位到某一具体的区域。
比如我们看到 MetaSpace 的内存增长异常,可以结合 MAT 等工具查看是否类加载器数量异常、是否类重复加载、reflect 的 inflation 参数设置是否合理;如果 Symbol 内存增长异常,可以查看项目 String.intern 是否使用正常;如果 Thread 使用内存过多,考虑是否可以适当调整线程堆栈大小等等。
案例一:虚高的 VIRT 内存
我们还记得前文(NMT 内存 & OS 内存概念差异性章节)中使用 top 命令查看启动的 JVM 进程,仔细观察会发现一个比较虚高的 VIRT 内存(10.7g),我们使用 NMT 追踪的 Total: reserved 才 2813709KB(2.7g),这多出来的这么多虚拟内存是从何而来呢?
top
PID USER PR NI VIRT RES SHR S %CPU %MEM TIME+ COMMAND
27420 douyiwa+ 20 0 10.7g 697560 17596 S 100.0 0.3 0:18.79 java
Native Memory Tracking:
Total: reserved=2813077KB, committed=1496981KB
使用 pmap -X <pid>
观察内存情况:
27420: java -Xmx1G -Xms1G -XX:+UseG1GC -XX:MaxMetaspaceSize=256M -XX:MaxDirectMemorySize=256M -XX:ReservedCodeCacheSize=256M -XX:NativeMemoryTracking=detail -jar nmtTest.jar
Address Perm Offset Device Inode Size Rss Pss Referenced Anonymous LazyFree ShmemPmdMapped Shared_Hugetlb Private_Hugetlb Swap SwapPss Locked Mapping
c0000000 rw-p 00000000 00:00 0 1049088 637236 637236 637236 637236 0 0 0 0 0 0 0
100080000 ---p 00000000 00:00 0 1048064 0 0 0 0 0 0 0 0 0 0 0
aaaaea835000 r-xp 00000000 fd:02 45613083 4 4 4 4 0 0 0 0 0 0 0 0 java
aaaaea854000 r--p 0000f000 fd:02 45613083 4 4 4 4 4 0 0 0 0 0 0 0 java
aaaaea855000 rw-p 00010000 fd:02 45613083 4 4 4 4 4 0 0 0 0 0 0 0 java
aaab071af000 rw-p 00000000 00:00 0 304 108 108 108 108 0 0 0 0 0 0 0 [heap]
fffd60000000 rw-p 00000000 00:00 0 132 4 4 4 4 0 0 0 0 0 0 0
fffd60021000 ---p 00000000 00:00 0 65404 0 0 0 0 0 0 0 0 0 0 0
fffd68000000 rw-p 00000000 00:00 0 132 8 8 8 8 0 0 0 0 0 0 0
fffd68021000 ---p 00000000 00:00 0 65404 0 0 0 0 0 0 0 0 0 0 0
fffd6c000000 rw-p 00000000 00:00 0 132 4 4 4 4 0 0 0 0 0 0 0
fffd6c021000 ---p 00000000 00:00 0 65404 0 0 0 0 0 0 0 0 0 0 0
fffd70000000 rw-p 00000000 00:00 0 132 40 40 40 40 0 0 0 0 0 0 0
fffd70021000 ---p 00000000 00:00 0 65404 0 0 0 0 0
......
可以发现多了很多 65404 KB 的内存块(大约 120 个),使用 /proc/<pid>/smaps
观察内存地址:
......
fffd60021000-fffd64000000 ---p 00000000 00:00 0
Size: 65404 kB
KernelPageSize: 4 kB
MMUPageSize: 4 kB
Rss: 0 kB
Pss: 0 kB
Shared_Clean: 0 kB
Shared_Dirty: 0 kB
Private_Clean: 0 kB
Private_Dirty: 0 kB
Referenced: 0 kB
Anonymous: 0 kB
LazyFree: 0 kB
AnonHugePages: 0 kB
ShmemPmdMapped: 0 kB
Shared_Hugetlb: 0 kB
Private_Hugetlb: 0 kB
Swap: 0 kB
SwapPss: 0 kB
Locked: 0 kB
VmFlags: mr mw me nr
......
对照 NMT 的情况,我们发现如 fffd60021000-fffd64000000 这种 65404 KB 的内存是并没有被 NMT 追踪到的。这是因为在 JVM 进程中,除了 JVM 进程自己 mmap 的内存(如 Java Heap,和用户进程空间的 Heap 并不是一个概念)外,JVM 还直接使用了类库的函数来分配一些数据,如使用 Glibc 的 malloc/free (也是通过 brk/mmap 的方式):
既然 JVM 使用了 Glibc 的 malloc/free,就不得不提及 malloc 的机制,早期版本的 malloc 只有一个 arena(分配区),每次分配时都要对分配区加锁,分配完成之后再释放,这就导致了多线程的情况下竞争比较激烈。所以 malloc 改动了其分配机制,甚至有了 arena per-thread 的模式,即如果在一个线程中首次调用 malloc,则创建一个新的 arena,而不是去查看前面的锁是否会发生竞争,对于一定数量的线程可以避免竞争在自己的 arena 上工作。
arena 的数量限制在 32 位系统上是 2 * CPU 核心数,64 位系统上是 8 * CPU 核心数,当然我们也可以使用 MALLOC\_ARENA\_MAX (Linux 环境变量,详情可以查看 mallopt(3)[1])来控制。查看发现运行 JVM 进程的环境 CPU 信息(物理 CPU 核数):Core(s) per socket: 64
。
我们给当前环境设置 MALLOC_ARENA_MAX=2,重启 JVM 进程,查看使用情况:
top
PID USER PR NI VIRT RES SHR S %CPU %MEM TIME+ COMMAND
36319 douyiwa+ 20 0 3108340 690872 17828 S 100.0 0.3 0:07.61 java
虚高的 VIRT 内存已经降下来了,继续查看 pmap/smaps 会发现众多的 65404 KB 的内存空间也消失了(120 * 65404 KB = 7848480 KB 正好对应了 10.7g - 3108340 KB 的内存,即 VIRT 降低的内存)。为什么我们的 JVM 进程会使用如此多的 arena 呢?因为我们在启动 JVM 进程的时候,并没有手动去设置一些进程的数目,如:CICompilerCount(编译线程数)、ConcGCThreads/ParallelGCThreads(并发 GC 线程数)、G1ConcRefinementThreads(G1 Refine 线程数)等等。这些参数大多数根据当前机器的 CPU 核数去计算默认值,使用 jinfo -flags <pid>
查看机器参数发现:
-XX:CICompilerCount=18
-XX:ConcGCThreads=11
-XX:G1ConcRefinementThreads=43
这些线程数目都是比较大的,我们也可以不修改 MALLOC_ARENA_MAX 的数量,而通过参数减小线程的数量来减少 arena 的数量。
Glibc 的 malloc 有时会出现碎片问题,可以使用 jemalloc/tcmalloc 等替代 Glibc。
案例二:堆外内存的排查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Java 堆、MetaSpace 等区域是比较正常的,但是 JVM 进程整体的内存却在不停的增长,此时我们就可以使用 NMT 的 baseline & diff 功能来观察究竟是哪块区域内存一直增长。
比如在一次案例中发现:
Native Memory Tracking:
Total: reserved=8149334KB +1535794KB, committed=6999194KB +1590490KB
......
- Internal (reserved=1723321KB +1472458KB, committed=1723321KB +1472458KB)
(malloc=1723289KB +1472458KB #109094 +47573)
(mmap: reserved=32KB, committed=32KB)
......
[0x00007fceb806607a] Unsafe_AllocateMemory+0x17a
[0x00007fcea1d24e68]
(malloc=1485579KB type=Internal +1455929KB #2511 +2277)
......
我们可以确认内存 1590490KB 的增长,基本上都是由 Internal 的 Unsafe_AllocateMemory 所分配的,此时可以优先考虑 NIO 中 ByteBuffer.allocateDirect / DirectByteBuffer / FileChannel.map 等使用方式是不是出现了泄漏,可以使用 MAT 查看 DirectByteBuffer 对象的数量是否异常,并可以使用 -XX:MaxDirectMemorySize 来限制 Direct 的大小。设置 -XX:MaxDirectMemorySize 之后,进程异常的内存增长停止,但是 GC 频率变高,查看 GC 日志发现:.887+0800: 238210.127: [Full GC (System.gc()) 1175M->255M(3878),0.8370418 secs]
。FullGC 的频率大大增加,并且基本上都是由 System.gc() 显式调用引起的(HotSpot中的System.gc()为 FulGC),查看 DirectByteBuffer 相关逻辑:
# DirectByteBuffer.java
DirectByteBuffer(int cap) { // package-private
......
Bits.reserveMemory(size, cap);
long base = 0;
try {
base = unsafe.allocateMemory(size);
} catch (OutOfMemoryError x) {
Bits.unreserveMemory(size, cap);
throw x;
}
unsafe.setMemory(base, size, (byte) 0);
if (pa && (base % ps != 0)) {
// Round up to page boundary
address = base + ps - (base & (ps - 1));
} else {
address = base;
}
cleaner = Cleaner.create(this, new Deallocator(base, size, cap));
att = null;
}
# Bits.java
static void reserveMemory(long size, int cap) {
......
System.gc();
......
}
DirectByteBuffer 在 unsafe.allocateMemory(size) 之前会先去做一个 Bits.reserveMemory(size, cap) 的操作,Bits.reserveMemory 会显式的调用 System.gc() 来尝试回收内存,看到这里基本可以确认为 DirectByteBuffer 的问题,排查业务代码,果然发现一处 ByteBufferStream 使用了 ByteBuffer.allocateDirect 的方式而流一直未关闭释放内存,修正后内存增长与 GC 频率皆恢复正常。
作者: 窦义望
文章来源:毕昇编译
推荐阅读
- Native Memory Tracking 详解(3):追踪区域分析(二)
- Native Memory Tracking 详解(2):追踪区域分析(一)
- Native Memory Tracking 详解(1):基础介绍
欢迎大家点赞留言,更多Arm技术文章动态请关注极术社区嵌入式客栈专栏欢迎添加极术小姐姐微信(id:aijishu20)加入技术交流群,请备注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