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爱笑的小姐姐 · 2024年03月04日

IEEE 754 Floating NaN在深度学习计算中的行为

image.png

计算机对浮点数的表示都是对真实实数的近似,计算机系统必须小心计算机算术真实世界算术的差距,程序员也务必小心近似值的含义。

image.png

计算机用于模拟近似真实世界的位模式,并没有内在的含义,它们代表的可能是有符号整数、无符号整数、浮点数、指令、字符串等,具体代表什么取决于对其操作的指令

1.浮点表示

标准的存在使几乎每台计算机都遵循,简化浮点程序接口且提高运算质量,也是软硬件的接口。

浮点相较于定点,在字面意思上来说,float表示binary point是浮动的,而且定点的计算机二进制表示是基于固定的位模式,Fixed,定点每个二进制表示都是特定值,一个萝卜一个坑,因而没有Inf和NaN。浮点符号位(S)、尾数位(F)和指数位(E)打来的表示位宽的实数区间大。

image.png

如为了打包更多数据位,标准隐藏了规格化(规格化:用没有前导零的浮点记数法表示数;前导零:小数点左边的整数部分为0)二进制数小数点前面的1。

尾数表示一个0~1之间的数,E指明了指数字段的值,若从左到右将尾数各位标记位s1,s2,s3,…,则数的值为:

(-1)^S × [1 + s1×2^(-1) + s2×2^(-2) + s3×2^(-3) + …]×2^E

因此,数据有效位:

  • 在单精度下,数据有24位(隐含的1和23位尾数)
  • 双精度则是53位(1+52)

为了精确,用术语有效位(significand)表示24位或53位的数,即隐含的1加上尾数。特别说明一下0这个数值如下图,0没有前导1,指数保留为0,所以硬件不会将1加到尾数前面。那自然这样的表示法,因符号位的0或1取值让其具有正负。0是个例外,其他数表示不变。

image.png

特别说明,符号位在最左边的最高有效位上,是为了便于比较排序,相比整数定点数的分类,浮点稍微复杂,标准的这种记数法本质是符号与幅值的形式,而非补码。

有符号整数的二进制表示

既然说到这两个关键词(补码、符号与幅值),那回顾下有符号数的表示。

符号与幅值的表示法即字面意思,作为早期提出用来表示区分定点数表示中正负数的一种方法,其缺点如符号位的位置在左还是右、计算需要额外引入符号的设置步骤、单独的符号会给0值的表达带来正负性。而且还有个问题是,当用一个较小数减去较大数时如 21-42,会有借位行为,无符号的表示会让较小数前面的 0 中借位,导致前面的位变成一连串的 1 。

在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案下,有符号二进制表示最终解决方案取决于硬件易于实现的方法(二进制补码):

  • 前导位为 0 表示正数, 1 表示负数
  • 求某负数的补码,可以先将其看成正数然后对二进制形式各位取反后加1
  • 如计算 21-42的计算过程,原本的减法视为加法,即正 21 与负 42 相加。先将两个数以二进制表示

    • 21: 0b00010101
    • -42:先当作正数42表示为 0b00101010,然后按照上面讲的各位取反得 0b11010101,再加1得 0b11010110
    • 剩下的计算就是两个二进制表示计算即可,得 0b11101011,符号为是1肯定是负数,即-21
  • 拿有符号8位举例说,其二进制的表示从正数 0b00000000(即20-1,0)到 0b01111111,即(27-1,127),后面是按绝对值递减的负数,从绝对值最大的负数 0b10000000(即-27,-128)到 0b11111111(即-1)
  • 补码优点在于负数最高有效位都是1,硬件只需要检测这一位数就能判断正负,该位也称为符号位

上面这一段都是讲的有符号定点,再回到浮点数的表示,下面表格给出IEEE 754在单精度和双精度浮点数上的编码表示。

image.png

表中想表达的信息:

  1. 用特殊的符号来表示异常事件,如软件上可以设置结果设置为某种格式表达正负无穷、非数,代替除0中断;
  2. 指数被保留下来,用以标识特殊符号,即正负无穷,非数的表示上。

    • 从字面意思来说,非数不是一个数,这是标准为了表示无效操作而不得不引入的,如 0/0或无穷减无穷。目的也是为了让计算无效的这一个结果得以保留,让程序员知道这里这个操作是无效的,可以在程序后续的过程中在做决断,或者在测试中使用发现一些特殊的情况。
    • 无穷,其存在目的是形成一个拓扑闭包。这句话对于非数学专业的同学很难理解,粗略的比喻是:想象一个装满小球的开放盒子,小球表示实数轴上的有限数(不要细究这个“有限”的意思),把盒子“封闭”意味着不让任何小球从盒子里掉出来,但盒子顶部是开放的,没有盖子,为此需要加一个盖子,这个盖子就代表了“无穷大”。拓扑学中,“闭包”是一个包含了原集合的所有极限点的集合。在我们的比喻中,这些极限点就像是试图从盒子边缘逃出的小球,但由于加上了盖子(无穷大),它们都被包含在了闭包(封闭的盒子)之内。无穷大的概念确保了空间的“完整性”,使我们在这个空间内进行连续的数学运算而不会出现“漏洞”或“不连续”。
  3. 非规格化数:规格化我们知道是用没有前导零的,进一步说:

    • 在规格化的表示总假设有一个无需存储的尾数位最高位1,即在小数点前,从而节省空间提高精度;
    • 指数部分不全位0或1,留给特殊值如零、无穷和非数。

如二进制浮点数3.1415927,在本文开始的图示中有表示其尾数位为1.5707964×2^1。而非规格化(denormalized)或称为亚规格化(sub normalized)是为了进一步最大限度获取精度位,也是标准允许的,减小 0 和最小规格化数的间隙,非规格化数和 0 有相同的指数,但尾数非 0 ,非规格化允许有效位变小直到位 0 ,称为逐级下溢(gradual underflow),如正的单精度规格化数是1.00000000000000000000000two×2^(-126),two是以2为基数,

而最小单精度非规格化数是:0.00000000000000000000001two×2^(-126),即1.0two×2-149,这种非规格化带来的麻烦,是对浮点单元的硬件设计角度而言。因此,许多计算机在操作数出现非规格化数时会产生异常,较给软件来完成相应操作,虽然软件可以处理但是低效。

2.NaN

非数 由754-1985引入,其二进制表示为:指数位全1,尾数位非全0,对于半精度亦是如此。

下图是FP16的NaN二进制表示,符号位、指数位和尾数位分别用蓝色、绿色和红色表示,这里重点关注其数值,FP32和FP64类似。

image.png

2.1 与NaN的操作

说操作前,先说下标准中定义的NaN有两类:

  • 静默(Quiet):qNaN,默认的异常处理行为,NaN被保留下来,不会产生异常或中断,该特殊值可以被传播下去;
  • 信号(Signaling):sNaN,即发信号的。产生的同时会发出无效操作异常。

下面关于静默和非静默分别举一些例子,与标准可能存在不同。

第一个例子,Intel架构对浮点行为有一个表格用来说明,下面加减乘除在SSE、AVX Scalar指令的行为,其中,Src1和Src2分别表示两个操作数:

image.png

可以看到只要两个操作数有sNaN的结果都是Invalid,而只有qNaN时qNaN被保留。

第二个例子,在某些硬件平台上,对同一个功能的指令会有不同的版本:静默和信号,当指令遇到某些值时会发出异常,而静默版本的不会。

第三个例子,OpenCL中有符号常量来表示无穷和静默非数(能表示的肯定是静默的),在单精度浮点的精度下表示为:

image.png

OpenCL规范在对754标准上的遵循,有专门的说明,参考:https://registry.khronos.org/OpenCL/specs/3.0-unified/html/OpenCL_C.html#opencl-numerical-compliance

再补充一点,OpenCL对边界场景的行为分为两类:遵循C99规范以及特别的。对Adreno GPU来说,遵循规则意味着一种平衡,下表是Adreno GPU OpenCL文档,可以看到性能方面为了支持754标准带来的折损:

image.png

讲到这里,不得不扯远一点,754标准与性能的关系

Adreno GPU有一个用于加速基本数学运算的硬件模块,称为基本函数单元(EFU,Elementary function unit),基于ALU性能最优,然后是EFU计算的函数,其次是通过EFU和ALU运算结合起来计算的函数,性能最不好的自然是编译器使用复杂算法仿真出来的。下表是Adreno GPU OpenCL函数列表,性能最好的是A类函数。

image.png

除了NaN的两个类型外,下面再介绍一些摘自754标准有关NaN的操作:

  • 一个或多个NaN输入的操作结果是静默NaN。如前文Intel架构浮点数的加减乘除符合该规则
  • 输入有NaN的操作,预期结果是浮点类型的话,那应是NaN
  • 其中,逐元素的maximum和minimum例外,当NaN和非NaN作为操作数时,结果会返回另一个非NaN的数。但有时候你却希望保留NaN,像ARMv8就提供两种max/min:保留NaN和不保留的,见下图。

image.png
图 浮点Min/Max | ARMv8指令集概览

  • NaN传递过程中,尾数位不会被改变,但格式转换不保证
  • 为了处理可能包含NaN的比较,754标准包含了有序(ordered)和无序(unordered)比较。如ARMv8指令集有很多种用于比较的指令来支持出现NaN的情况,这点我想是和后文要说的 TotalOrder 有关的。

2.2 NaN的二进制编码

正如刚开始介绍的,对于编码是符号位不限制,且尾数位只要非0即可,这种灵活便携性,让NaN有不固定的二进制编码

  • qNaN:尾数位第一个必须是1
  • sNaN:尾数位第一个必须是0,其它尾数位必有一个1(这点是区分Inf) 为了更形象地表示,下面从上到下依次为qNaN、sNaN和Inf。

image.png

因为NaN的编码不唯一,自然引出“有效载荷”(Payload)这个概念,表示尾数位置除了最高的两位(通常区分qNaN和sNaN)外的其余位,如double的尾数位有52个,排除前面2位,有效载荷就是50。

再说符号位:

  1. 当输入或结果是NaN时,该标准不解释符号位的含义:
  2. 但在标准提到 TotalOrder(x,y)这么个谓词函数,用于定义特定格式的全序关系,两个数比较必然是三个关系其中之一(小于、等于、大于),这对于浮点数处理尤其存在特殊值(Inf和NaN)时很有用处,totalOrder可以正确处理带有特殊值的情况,标准定义了存在NaN时该函数的返回关系, 具体参考标准章节 5.10Detailsof totalOrder predicate,本文不展开
  3. 对TotalOrder外的其他操作,标准不指定NaN结果的符号位
  4. 对位串的操作(copy、negate即取反、abs、copySign即两个操作数把一个操作数的符号给到另一个数上并返回),这些操作的符号位是确定的。

2.3 NaN传播与转换规则

还是摘自标准的内容,想不出一个例子直接看还是有些乏味晦涩:

  • 有效载荷(Payload)

    • 当且一个NaN输入输出NaN时,有效载荷不应被改变(当目标格式支持的情况下)。比方输入是FP64的NaN了,输出也是FP64的NaN,那么有效载荷也就是尾数位不要被这个计算修改。这个要求是对运算实现的要求,即NaN的传递;
    • 当多个NaN输入输出一个NaN时,输出NaN有效载荷应同输入的其中一个。这个也可以理解,比方你两个输入分别是FP32和FP16的NaN,输出是FP16 NaN,那么输出和输入的FP16的NaN一样,或者类型都一样的时候,和其中一个一样。
  • 转换一致性

    • NaN从一较窄格式转换到较宽格式(同基数下),再转换回较窄格式,除规范化外,不应该更改有效载荷。比方FP16的NaN转到FP32的,再转回FP16的NaN。这点有点费解,因为FP32的有效载荷肯定比FP16的多,从窄到宽再回到窄的过程中,从宽回到窄肯定会丢精度。这个标准这条有点看不懂,我的理解是FP16 NaN的表示只有一种位模式,那么是可以符合的。
  • 无法保留有效载荷时的转换规则(灵活性)

    • 这种场景是不允许保留有效载荷相同或不同基数的浮点格式时,应返回一个提供诊断信息的NaN,藉由有效载荷提供。如从宽的FP32的NaN转换到窄的FP16,这个过程有效载荷不同无法完整保留原有类型的有效载荷,那么结果NaN的有效载荷应该提供这样的信息。

3.应用行为:NaN计算

当运算中存在NaN和非NaN的比较时,深度学习框架的行为是关注的重点。后面的内容都以激活函数ReLU为例,这个太特别了,因为其实现是通过elementwise maximum实现,关键是754标准对逐个元素比较大小的行为,当存在NaN的时候是这么定义的:

For an operation with quiet NaN inputs, other than maximum and minimum operations, if a floating-point result is to be delivered the result shall be a quiet NaN which should be one of the input NaNs.

即当有NaN和非NaN时,返回另一个非NaN的数。这个规范为什么这么定义,我想,NaN是一个非数和另一个不是非数的数比较:

*   那么取大或者取小返回数肯定比非数合理吧?这么说似乎也有道理;

*   但是你说不合理,也不合理,因为这个操作是比较,突出的是两个数的比较关系,如果两个操作数不合理,那么这个比较操作就是无效的,那么比较的结果自然没有意义。

我个人的倾向是比较操作是无意义的,没有想到哪些具体的场景需要返回另一个非NaN的数。

下面来看下在深度学习框架、Python、Adreno OpenCL上对NaN的行为。

PyTorch与TensorFlow

后续在PyTorch和TensorFlow上也分别做了实验,输入是NaN时,结果对NaN保留下来:

# PyTorch

a=torch.
Tensor
(range(-
3
,
3
))

a[-
1
]=np.nan

torch.nn.
ReLU
()(a)  
# 输出结果:[0,0,0,0,1,nan]

# TensorFlow

Tf
.keras.layers.
ReLU
()([np.nan])  
# 输出结果 [np.nan]

Python

Python对NaN的计算分为两类,这两类也不限于Python:

  • 关系运算:NaN与任何数比较关系,都返回False;除了特例:NaN!=NaN的比较返回True;
  • 算术运算:NaN与任何数的计算都是NaN,即被保留。特例见下面有关754标准和max/min接口。

image.png

此外,Python提供至少三种逐元素的大小比较:

image.png

  1. max/min: max(np.nan,1)返回1,max(1,np.nan)返回np.nan,行为不好描述,文档更没有提,见上图;
  2. np.maximum/np.minimum:np.maximum(1, np.nan)返回np.nan结果稳定,NaN会被保留下来,符合TF和Torch的行为;
  3. np.fmax/np.fmin: np.fmax(1, np.nan)返回另一个非nan的数即1,传递NaN这点看起来是遵循754对NaN的计算要求的,但不符合我们实际的需求(需要与主流深度学习框架保持一致)。

OpenCL

image.png

这里没有说max(x, NaN)返回什么,我也没有在某个硬件上实验。但有一些猜想:

  1. 返回什么取决于x和y的参数顺序,因为文档里说是returns y if x < y,如果x和y里有一个NaN那么关系比较运算是False,返回y,那就看y是NaN还是x是NaN了;
  2. 返回NaN。我个人认为应该遵循C99的规范,因为一来是fmax这个接口用来遵循754就可以了,另外是x和y的比较运算因里面有一个NaN结果应该是False,那么返回的是NaN。而且在stackoverflow上有检索,在C/C++上的大小比较max和fmax,fmax遵循754标准返回另一个数,而max返回NaN。

如果并非如此,就需要实现一个传递NaN的OpenCL max实现,可以通过OpenCL提供的函数如nan(...)和isnan(...)来实现,结合select(…)等方法可以带上mask。但需注意的是同一个接口在标量和矢量操作数时,是否返回一样的类型或值,如比较关系结果是True那么可能标量接口返回的是和向量接口类型不一样的值,这点需要注意。

参考

作者:NeuralTalk
文章来源:NeuralTalk

推荐阅读

更多嵌入式AI干货请关注嵌入式AI专栏。欢迎添加极术小姐姐微信(id:aijishu20)加入技术交流群,请备注研究方向。

推荐阅读
关注数
18849
内容数
1389
嵌入式端AI,包括AI算法在推理框架Tengine,MNN,NCNN,PaddlePaddle及相关芯片上的实现。欢迎加入微信交流群,微信号:aijishu20(备注:嵌入式)
目录
极术微信服务号
关注极术微信号
实时接收点赞提醒和评论通知
安谋科技学堂公众号
关注安谋科技学堂
实时获取安谋科技及 Arm 教学资源
安谋科技招聘公众号
关注安谋科技招聘
实时获取安谋科技中国职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