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群里一位网友聊到一个 43 岁的资深工程师在直播间吐槽:"现在的年轻人真不行,技术差还浮躁,我们公司去年招的应届生试用期全给裁了。"结果立马被该网友怼回去:"80 后老登别装了!你们当年吃尽时代红利,现在公司不给培训,学校不教实战技术,招进来就要直接上手干活,完事还嫌新人不行。换你当年这强度,你行你上啊!"
小编觉得,这不是简单的吵架,这是两个时代的碰撞。
两个时代的巨大差异
老工程师们赶上了芯片行业的黄金时代——行业高速发展,人才稀缺,公司愿意花时间培养新人。那时候竞争小、压力低,他们能按部就班地成长。
而如今行业已经趋于成熟。每年大量毕业生涌入职场,人才供给过剩。更关键的是,很多企业担心刚培养好的新人就跳槽,干脆放弃了人才培养机制,直接要求"来之能战"。于是,试用期被淘汰的新人随处可见。
两代工程师的成长路径截然不同:老一辈能靠公司培训慢慢积累,而现在的年轻人只能靠自己硬扛。在老工程师眼里,"公司培养你,干会了再转岗"是天经地义的事,可如今,正经能给培训的公司寥寥无几。
唯一被夸的 MTK,还能坚持两个月的全流程培训,但这样的公司已是凤毛麟角。大多数企业只会冷冰冰地丢下一句:"我要的是能直接干活的人,谁管你怎么学?"
内卷:现代工程师的生存法则
由于上述的原因,内卷已经成为工程师们不得不面对的生存法则。这种内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工作量的增加和学习时间的压缩。
公司给工程师安排了大量的工作任务,把工作时间排得满满当当,却完全不给予工程师学习提升的时间。这种矛盾导致工程师只能通过加班来完成工作,同时还要挤出时间来学习新知识。长期下来,不仅影响了工程师的身心健康,也阻碍了他们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小编见过很多人工作了很多年,活干了不少,但是能力一般。这些人跳槽时没那么有竞争力。
年轻人如何在内卷时代中生存
面对这样的环境,小编觉得年轻人需要认清现实,调整心态。首先要接受"自我驱动"的现实,把挑战视为成长机会,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其次要建立自我学习体系,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学习,建立个人知识体系,关注行业技术动态。这点和以前的时代不一样了。
在技术能力提升方面,小编建议每天固定学习时间,建立技术笔记,定期总结复盘。在项目经验积累方面,要主动承担任务,记录项目难点,总结解决方案。在软实力培养方面,要注重提高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习项目管理技能。
在项目实战中,要善于记录问题,总结解决方案,建立个人经验库。同时要掌握职场生存技巧,包括快速上手项目、有效沟通和时间管理等核心能力。要学会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学习,比如利用通勤时间听技术播客,利用午休时间阅读技术文章,利用周末时间系统学习。
最后说几句
在这个"人矿时代",小编觉得我们需要的不是相互指责,而是相互理解。资深工程师需要理解年轻人的处境,年轻工程师需要保持学习态度。正如一位群友所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是王道。"保持对技术的热爱,在挑战中不断成长,终将在职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记住:你的成长不依赖于公司的培训,而在于你持续学习的能力和决心。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只有不断自我提升,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END
作者:处芯积律
文章来源:处芯积律
推荐阅读
- ICer 的生存指南:如何打破年龄魔咒与转型困局?
- PCIe gen6 数据链路层总结(一)
- 芯片设计全流程工程师的崛起:国产化背景下的“全能型人才”需求解析
- 搞芯片不懂 cell 别乱用!看看 Vt cell 都是啥?
- 从 GPU 芯片到智算集群,英伟达不给中间商赚差价
更多 IC 设计干货请关注IC设计专栏。欢迎添加极术小姐姐微信(id:aijishu20)加入技术交流群,请备注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