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冰雹 · 1 天前

一篇讲透!为什么说总线协议和片上互联是芯片/FPGA设计的灵魂?

随着芯片复杂度飙升(动不动几十亿晶体管),FPGA加速场景爆发(AI、自动驾驶、6G),总线协议和片上互联早已从“纸上谈兵”变成工程师的生存刚需。

随便翻翻大厂招聘要求,高频关键词一定是:
“精通AMBA AXI总线协议”
“有NoC/Crossbar等片上互联架构设计经验”

image.png

为什么这些技术突然成了香饽饽?

本质上,它们决定了数字系统的“智商”和“体能”:
“智商”:模块间能否听懂彼此的“语言”(协议),协作是否丝滑。
“体能”:数据能否跑得又快又稳(互联架构),别堵在路上“心肌梗塞”。

image.png

今天我们从“什么是、为什么、学什么”三个维度,带你彻底搞懂总线协议和片上互联,揭秘大厂高薪岗位背后的技术逻辑。文末还附学习资源,助你弯道超车!

01 什么是总线协议和片上互联?

1. 总线协议:数字世界的“交通规则”

定义:总线协议是一组规则,规定了芯片或FPGA内部模块之间如何传输数据(例如读写地址、数据格式、时序、错误处理等)。

常见协议:AXI、AHB、APB(ARM系)、PCIe、Wishbone、Avalon(Intel系)等。

image.png

2. 片上互联:数字系统的“高速公路网”

定义:片上互联是连接芯片内部模块的物理结构和逻辑架构,负责高效调度数据传输路径。就像从乡间小路(单一总线)到立体交通网(NoC、Crossbar),解决拥堵问题。
常见架构:总线矩阵(Crossbar)、片上网络(NoC)、环形总线(Ring Bus)等。

image.png

02 为什么需要总线协议和片上互联?

芯片越复杂,越需高效互联(NoC)和统一协议(AXI)——既要多模块跑满算力,又要像乐高拼装省事省电。

总线协议

是芯片设计的“通信宪法”,其核心任务是:
标准化:统一模块接口,降低集成成本。
高效化:最大化带宽利用率,减少延迟。
可靠化:确保数据传输完整,系统稳定运行。

片上互联

是芯片设计的“仲裁者”,其核心任务是:
路径管理:仲裁多个主设备访问同一从设备的冲突
拓扑设计:选择总线架构(集中式、分布式)以适应不同场景(低延迟 vs 高扩展性)。
资源优化:合理分配布线资源,避免时序违例。

03 推荐学习哪些协议和架构

No1、ARM系列金牌《AXI总线实战》

image.png

课程将带领您深入探索AXI总线的奥秘,通过实际案例,学习如何设计AXI master和slave接口,提升设计能力。使用AMBA VIP工具,学习验证AXI设计和性能评估,确保设计质量。

并以流行的AXI互联IP NIC400为例,讲解AXI IP的关键技术,包括总线防死锁机制、电源域和时钟域的考虑,以及拓扑结构和时序收敛优化。

No2、ARM系列进阶难题《ACE及CHI》

image.png

告别英文协议文档的“啃读噩梦”,直击CHI总线核心——一致性协议、多层级互联、低延迟设计,助你驾驭高性能多核系统(如数据中心/AI芯片)的通信命脉!

手撕CHI的RN、HN、SN节点设计,通过案例加讲解,掌握事务路由、缓存一致性维护、QoS优先级调度等硬核技能。

No3、AI芯片的互联架构《NoC》

image.png

课程以MPSOC系统为背景,以总线互联通信技术为核心,以处理器体系结构及网络技术为基础,基于Arm或RISC-V的多核/众核处理器内部互联实现为重点,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VLSI NOC设计前端工程师。

针对NOC原理和实现方法的基础介绍,分别从NOC概述、体系结构、拓扑结构、路由算法、流控机制、路由微架构、误码控制性能分析评估八个维度详细阐述设计N0C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实现方法,使学员能较全面地掌握NOC设计的方法。

结语

总线协议和片上互联是数字系统的“隐形骨架”,决定了芯片和FPGA的性能上限与设计效率。无论是想成为数字前端设计大牛,还是FPGA开发高手,掌握这些知识都至关重要。来移知,搞定这一切。

END

作者:移知
文章来源:移知

推荐阅读

更多 IC 设计干货请关注IC 设计专栏。欢迎添加极术小姐姐微信(id:aijishu20)加入技术交流群,请备注研究方向。

推荐阅读
关注数
22860
内容数
1367
主要交流IC以及SoC设计流程相关的技术和知识
目录
极术微信服务号
关注极术微信号
实时接收点赞提醒和评论通知
安谋科技学堂公众号
关注安谋科技学堂
实时获取安谋科技及 Arm 教学资源
安谋科技招聘公众号
关注安谋科技招聘
实时获取安谋科技中国职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