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风 · 2021年03月19日

述职场 | C 记三周年记

2018年11月30号,加入C 记整三年,从2010年入职场以来,是到目前为止呆得第二久的公司。此前的东家有:大美满三年半、大S 不到两年、松果四个多月、小S 两个月,够浪,然而回想起每一次结束开始都有充足的理由,模糊的看就是所谓的命中注定。

  • 大美满:第一家公司,就是公认的那样,是学校的延续,如初恋,会用情很深,到目前为止在魔都60%的亲密朋友都是在大美满结识的。幸运的是遇到了斌哥这样的好老板,从验证到FPGA到设计到实现,能做的都做了一遍,而且都有斌哥深入指导,帮我建立了扎实的基础。离开原因,是想去体验另一个完全不同的职位大S 的AC, 像我这种从漠南荒凉之地来的人,总对未知充满好奇跟痴迷。
  • 大S:在大S 不到两年,其中一年多在某展做一颗芯片的TO,几乎是7*15 的工作强度,那是唯独一年春节回家都要带着电脑干活的,这个项目的锤炼让我对timing 有了深入地认知,也深交了每天一起并肩作战的若干兄弟姐妹,部分至今仍是可以深夜醉谈的。大S 给我很多技术之外的见识,这是每次想到大美满兄弟们拿了大礼包之时的唯一慰借。离开原因,加薪太少,第一年因为只有一个季度所以没有加薪,第二年据说当年业绩不好,浮动工资部分只拿到一点,年底加薪不到5%,跟那一年7*15的劳累实在相差太远。当时年少想的是:既然是出卖劳动力,那『物超所值』跟『物美价廉』都是不对的。
  • 松果:从入职第一天就开始进入角色,大多数时候在北京,"Five color city" 这样的小笑话是工作间歇的消遣,那四个月一直都很亢奋,每天只三件事儿:工作撸圈睡觉。原本是奔着StartUp 的荣光去的,然而对于工程师而言,哪儿都一样,除了偶尔感受一下互联网公司异于芯片设计公司的文化之光外,并没有特别。在松果,技术上并无太多长进,最大的收获是结识了若干灵魂闪光的人,包括在S 没有熟络的齐姐。离开原因,项目结束后,陷入无所事事的巨大空无,觉得一切都无意义,只是折腾,可能是那年流行:『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像一头倔驴,不顾任何劝说,裸辞去浪。
  • 小S:15年可能是流年不利,故有许多变故,离开松果去浪了一个多月。再回到魔都,每天身边的朋友都忙于工作,我自己窝在屋里刷琅琊榜喝酒吃榴莲,同时焦虑与日俱增,第一次感到与社会的一切都脱离了干系,上学时的作业跟考试,那是一种连接,工作中的任务,那也是一种连接,而彼时除了酒跟榴莲,没有了任何连接,多可怕。感谢浩然兄解救我于那样近乎绝望的焦虑,给我提供了一份性价比很好的工作。那段时间常想,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多重要,不仅是解决温饱,更重要的是建立连接。

15年11月30日,有幸加入了C 记,这三年的能量密度特别大,经历、犯错、成长。

三年,也只是一瞬间的事儿,这三年成长了不少,经历了些光怪陆离的事儿,认识好些精英翘楚行业楷模。除了日复一日的上班外,参与过若干文艺表演,主持过小型现场,还写了个公众号,唯一不变的仍是一条单身狗。兴奋过、开心过、沮丧过、愤怒过,六欲不见得有七情倒是齐全得很,活得像个愤青也像个傻逼,想着可以因清贫而清明,事到临头该过不去的还是会耿耿于怀,该放不下得还是会心心念念,也罢,最起码做到了一点,站着做事儿挺着做人没委屈自己。生活太长,我们都来了走走了来,但愿岁月予温柔,让每一个背影都融入荣光里。

回顾过往、总结现在、展望未来,是每年写年终总结管用套路,那就继续套用之。9年是个不长不短的职场年龄,这些年虽无什么大成就,但有若干小感受,可共同探讨之。

职位的职能性

任何公司都会有不同的工种跟五花八门的职位,之所以这样不是为了唱戏热闹,而是为了以明确的职能区分将工作效率最大化,对于一个有科学管理体系的公司而言,每一个职位都有其明确的职能性。职能性有两个作用:其一,明确分工,避免资源浪费跟无意义的消耗;其二,工作专业化,对应职位的人在其职能范围之内都是专家。举例来说,比如EDA 公司,技术线上有R&D, PE/CAE, AE, 经常会有朋友问,这些职位有什么区别,区别就在职能性不同。

  • R&D:是写EDA 软件的人,他们的职能性是通过研究算法用软件工程以实现EDA 工具功能的实现及性能的提升,他们的工作语境更多的是『算法』跟『软件工程』;
  • AE:跟客户直接接触的人,他们的职能性是结合客户的具体项目最大限度地压榨工具,用最短的时间得到最好的结果,同时解决客户项目中遇到的工具端问题,他们的工作语境更多的是『使用适当』跟『bug』.
  • PE/CAE:是AE 跟R&D 之间的桥梁,他们的职能性是将AE 解决不了的问题,转译成R&D 一目了然的描述,找到问题根因,或在工具端修复或给出规避之法,他们要比AE 更懂工具行为比R&D 更懂电路,他们需要同时掌握两种工作语境。

无论在哪儿搬砖,首先要明确的就是相关职位的职能性,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越俎代庖』的尴尬,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在有问题发生时,按着一条经过多年验证『科学有效』的方法,将相应的问题传递给对应的更专业的人去解决。

直给沟通

任何一个职场人都知道沟通的重要性,但只有很少的人会有效沟通,其他大部分甚至对有效沟通本身都充满了误解。到目前为止,关于工作上的沟通,我自己推崇的是**『直给』**,我所理解的『直给』是:带着信息量陈述事实

举例:销售跟我说,驴客户X投诉你问题没解决。两种回答方式:其一,你让客户直接找我,要不找我老板;其二:陈诉问题本身,陈诉当前进度,陈诉没有解决的原因,陈诉下一步计划。

第一种回答方式就是烂透了的沟通,没有一点信息量,还有『附带情绪』的嫌疑,销售听到这样的回答拍死你的心都可能有,他还得继续追问你是什么问题,目前进展,及未解决的原因,一来二去大半天时间被你浪费了,低能且无效。第二种回答方式就是一种直给有效的沟通,起因进展计划,有足够的信息量,销售听过清晰明了,最多嘱咐几句注意事项或道句辛苦。

所以,学会直给沟通,无论何时,陈述问题时,要带着足够的信息量陈诉事实,这样会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也会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毕竟谁的时间都不便宜。

目的明确目标清晰

职场不是情场,目的明确是基本素养,在我年少时,做事就是做事没有目的也没有目标,所见的都是一个个点,看不到一个全局,跟全局背后的支撑。在长大过程中,受到了若干前辈的提点,逐渐明白了目的跟目标的重要性,**目的是基石,目标是指导,**目的决定了要去做哪些事儿,目标决定了如何去做。

举例:去某个客户,目的是推广新技术,还是增加使用率,如果是推广新技术,那极大的可能需要我先去用客户的设计做一个实际运行,将结果呈现给客户,再将环境递交给客户;如果是增加使用率,则需要找更多的契机,让更多的设计运行起来,我需要做的可能只是维护,就是开跟拓的区别。而不论目的为何,都要目标清晰,要清楚目标就要找到客户的痛点或难点,然后就其关注的点,找到更好的解决方式予以更好的呈现。

目的明确了且有了清晰的目标,剩下的事情就是按部就班的去做。往往事情的行进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事故』出现,当有事故出现的时候,用目的跟目标去衡量,任何不妨碍到最终目的跟目标的事儿都无伤大雅,切忌遇事就大惊小怪张牙舞爪搞得鸡飞狗跳。

对事不对人

人非圣贤,谁不计较?在这一点上我吃过大亏,却仍然做不好,情绪就是一头野兽,事情越杂乱它闹得越凶,要在杂乱中抽出理性,将这头野兽鞭笞到笼子里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在吃过大亏之后,我深刻反思过,遇到事情时,切忌马上反应发言,要深呼吸,要尽量平静,尽量捋顺来龙去脉,尽量多思考一下后果,尽量选择一种更恰当更体面的方式去反应,尽量就事论事。

然而总有就事论事不成的时候,要跃迁到论人,此时要十分警惕,要自问,你是以何种标准来衡量对方?这种标准的有效范围是什么?你了解了多少对方及对方所做的事儿?哪些是一定由人而不是其他原因造成的?你是否有先入为主的偏见?现在有太多人,到了中年之后自视过高,总是忍不住对人对事有先入为主的偏见,遇事不先自省反而去责怪别人,这是一种多大的无礼跟傲慢!在论人之前,你是否找对方进行过有效沟通,是否更进一步了解过事情背后你没看到的其他面?如果以上都已排除,较科学的方式是找己方及对方的领导去申述,申述的论据要有力有理有节。

自我反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连这些圣贤都要日三省,何况我等庸众。每结束一天时,想想哪些事儿做了?哪些没做?哪些做好了?哪些没做好?哪些是故意的哪些是不得已?哪些可以如何做得更好?之所以省,不是要做个圣贤人,而是尽量不做众人嫌。

承认错误直面无知

在我最初做AE 的时候,总为回答不上客户的问题而深怀愧疚,所以有时候为了不那么掉面子而去努力掩饰自我的无知,现在看来活活一个小丑。

在AE 这个位置接触到的大部分人,要么是中层管理,要么是技术大牛,那些能让你手足无措的问题,一定是他们熟虑过且多种尝试无果的问题,大概率情况下你都不能第一时间给予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他们也没有期待从你这里直接得到一个答案,而是期望通过你跟你背后的PE 和R&D 建立连接,让问题归因,从而得到逻辑自洽的解释或手到病除的方法。

永远不要不懂装懂,甚至不要半懂装懂,真诚面对自己真诚面对问题;永远不要试图掩盖错误,那是说谎是欺骗是人格信用的消耗。没有人会嘲笑一个真诚且主动的人

主动寻求帮助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在我年轻的时候总是耻于向旁人讨教,一是害怕问题过于简单遭人嘲笑,二是爱慕虚荣好面子。那时节浪费了巨大精力跟时间在寻求许多简单问题的答案上。也许是吃了太多的亏,长大后变成了『问问』,凡事经过思索后,如果毫无头绪就会去想方设法地寻求帮助;如果有丝毫线索,会先去网上查找一番,确定个大概后,再找相应的人去消除模棱两可的部分。

**要永远相信,在我等庸众所能接触到的领域内,总有先行者总有精专者总有超能者,**有问题就去问,可能他一分钟的讲解胜过你埋头苦寻一整天。**没有人会嘲笑且拒绝经过思考的提问,**而且这种帮助大多是无偿的,何乐而不为呢?

尽人事听天命

我大美满,当年可是第一个将AP 跟CP 放到同一颗芯片里的公司,也是第一个TD 商用的公司,也是第一波做出性能优良LTE 的公司。然后大美满的手机部门还是死了。

人类社会模糊地看本来就是一门玄学,商业社会更是,凡事莫强求,工作中投入过百分之百甚至更多的努力之后,就算是尽了人事,至于结果如何,交给天命,不要陷在深深的自责跟责备之中,此处无果,起身拍拍灰尘,开始下一段征程,努不努力是你要负责的事儿,成不成功是你无法决定的事儿,看开点,原谅自己善待他人

勇于说“不”

"Say no"已经是现世各种『成功学』课程必列的一点,被滥用被推崇一定有其道理,为什么要说『不』?我理解的是为了最大化地维护自身利益。

举例,让我去某处干一个活,而这个活无法促成现在或潜在的工具购买,我是否该去干?当然不该去干,为什么?于公,这不在我的职责范围,商业公司的目的是赢利,而不是做慈善,公司雇佣我是去做对公司的现在或将来有收益的事儿,没有收益的事儿做了就是对公司资源的浪费;于私,难道过了三十岁之后,你们没有感觉到时间越发急促跟珍贵吗?干了这事儿是有技能的长进、知识的增长还是金钱的入账?如果都没有,那干它为何?

三十岁以后,说『不』不只是对工作中非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而是要对无端浪费自己时间的任何事情,包括年轻时常去的一些无关痛痒的聚会活动,时间实在是不够用。

总结的重要性

跟天竺人在工作上打过交道的Icer 都应该对天竺人的总结能力深有体会,当年在做某展项目时,有一个天竺同事参与,这位同事每天会给我们不同的人分别发不同的邮件问一些百度都能找到的基本问题,一个小模块做了近两个月没有结果,后来我们一个姐们拿来两周做完。但在会上,他一人对着一个制作精美的PPT 说了近一小时,对于任何一个非深入项目的人都会以为,他做了无数多的事儿,可谓功不可没。

总结就是这么重要,就是要用总结彰显自己的功劳,工作又不是恋爱,做了多少就要说多少,当然我深恶做一分说十分的人,但也不能藏着掩着自以为是的以为老板明白就好,其实老板不明白,对你而言,你只有一个老板,而对老板而言他不只有你一个员工,你让他记得你都做了什么,这是体力跟记忆力的绑架。

18年之前我就是那个对总结不够重视的人,每周周报一句话,on-site 后无总结邮件,项目结束后除非被强制否则也没总结,于是被多次教育批评。痛定思痛,18年初定了个小目标就是学习总结,于是开始每周周报都尽量简明详尽阅读性高,在写周报前会把这一周所有来往邮件及若干社交软件上跟客户来往的问题捋一遍,然后捡重点记录,每次on-site 无论长短都要写总结,每个项目进行时都及时做记录,定期做总结。这样做了之后,其实不只是彰显自己做了多少,而且给自己建了一个小的数据库,再有类似问题只要随手一查即可,节省了很多时间。

总结,不论你之前做了没有,从现在开始,请认真对待。这篇码了一天的文,其实就是一种总结,回顾过往,总结现在,对于未来,所谓道阻且长砥砺前行,积跬步以至千里。

作者:陌上风骑驴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6-E5cwWATERDRCUq77iZFA
作者微信公众号
捕获.PNG

相关文章推荐

 论功耗 | 如何计算toggle rate
 clock gating | 从ICG cell 在 library 中的定义说起

更多IC设计技术干货请关注IC设计技术专栏。
推荐阅读
关注数
20187
内容数
1307
主要交流IC以及SoC设计流程相关的技术和知识
目录
极术微信服务号
关注极术微信号
实时接收点赞提醒和评论通知
安谋科技学堂公众号
关注安谋科技学堂
实时获取安谋科技及 Arm 教学资源
安谋科技招聘公众号
关注安谋科技招聘
实时获取安谋科技中国职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