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工业互联网站在一个新格局的十字路口。
由于2020年,除中国以外的全球主要经济体均出现了GDP的负增长,加上全球供应链系统的混乱,导致制造业整体投资滑坡,此前互联网发展较为领先的欧美等国家和区域面临负增长的难题,而以中国为代表的的新兴市场有望成为工业互联网创新的主要动力。
而从中国工业互联网细分市场来看,赛迪顾问发布的《2020-2021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研究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平台型的工业互联网厂商发展路径清晰,随着市场成熟,可能会出现“赢者通吃”的现象。
《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为8435.8亿美元,同比减少0.5%,全球工业互联网市场增速由正转负。其中,北美与欧洲市场整体增速明显下降,亚太市场保持了较高增速,市场占比上升至32.2%,超过欧洲的30.0%和北美的31.9%,首次成为全球主导的工业互联网市场。
显而易见,中国市场整个亚太地区提供了最强劲的增长动力。
我们也从《报告》中看到,2020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总量达到6712.7亿元,同比增长10.4%。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制造企业经营对信息化的投入增长有所放缓,但仍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
中国工业互联网保持稳增长的驱动因素,来自于三个维度。
第一,数字化转型正成为制造企业共识。近年来,中国制造企业积极利用数字技术加快自身转型升级步伐,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数字化企业,包括汽车、医药、电子、能源等各行业企业,正在形成数字经济时代下参与全球产业竞争的新优势。
第二,政策不断完善推进市场快速发展。2021年1月,工信部发布《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从三方面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包括“建平台”,构建“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用平台”,加快工业设备和业务系统上云上平台;“筑生态”,持续提升平台应用服务水平。同时,随着相关政策体系的完善丰富,工业互联网将在“十四五”期间进入快速发展期。
第三,资本关注加快生态构建速度。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经济的新风口,能够给投资机构带来巨大的回报。目前,地方财政基金、创投风投机构、商业银行、创新平台等主体都参与到工业互联网的投资中,共同推动了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的持续发展。
进入“十四五”后,中国将继续深入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推广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的落地和应用。预计到2023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将接近1万亿元。从细分市场结构来看,工业互联网安全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而工业软件的比重也将不断上升乃至超过智能硬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