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笔者在工作中需要包个 PCIe wrapper,正在努力飞快学习 PCIe ing.
本文系转载,略做格式调整与增加解释(使用斜体表示),转自:
http://blog.chinaaet.com/justlxy/p/5100053481
转载正文
TLP Header详解(一)
事务层包(TLP)的一般格式如下图所示:
前面的文章介绍过,TLP Header为3DW或者4DW,Data Payload为1-1024DW,最后的TLP Digest(ECRC)是可选的,为1DW。
TLP Header在整个TLP的位置如下图所示,需要注意的是,TLP Header的格式和内容都会随着TLP的类型和路由方式的改变而改变。
TLP的类型和路由方式由Fmt和Type所决定,这在前面关于TLP路由的文章中已经详细的介绍过。上图显示的是各种不同格式的TLP Header的相同的部分。
每一个Field的作用与意义如下表所示:
下面分别详细地介绍一下Byte Enable,在PCIe中Data Payload的单位是DW,也就是说数据大小(地址)需要以DW作为对齐。但是很多情况下,数据的大小并不是DW的整数倍,因此PCIe引入了Byte Enable来解决这一问题。使用Byte Enable需要遵循一下原则:
· Byte Enable为高电平有效,低电平(0)表示Data Payload的对应Byte将被认为是无效的,即不被Completer使用。
· 如果有效数据小于1DW,则Last DW Byte Enable应全部为0。
· 如果Data Payload大于1DW,则First DW Byte Enable至少有一位是有效的。
· 如果Data Payload大于或等于3DW,则First DW Byte Enable和Last DW Byte Enable当中的有效位必须是连续的。即这种情况下,Byte Enable只能用于调整起始地址和结束地址。
· 如果Data Payload等于1DW,则First DW Byte Enable中的有效位可以是不连续的。
· 如果Data Payload等于2DW,则First DW Byte Enable和Last DW Byte Enable中的有效位都可以是不连续的。
· 写请求中的DW等于1,但是First DW Byte Enable中没有任何一位是有效的,也是允许的,但是这样的请求对于Completer没有任何作用。
· 如果读请求DW等于1,但是First DW Byte Enable中没有任何一位是有效的,此时Completer会返回1DW的Data Payload,只是其中的数据都是无效的。这一方式常备用于Flush Mechanism。
一个简单的Byte Enable使用的例子,如下图所示:
关于TLP的Data Payload有:
· Data Payload的大小由TLP Header中的Length决定。
· Data Payload的数据采用的是Little Endian,即低字节存放于低地址中。
· Data Payload的大小并不是有效的数据的大小,有效数据的大小是由Data Payload和Byte Enable共同决定的。
· 当TLP类型为Message时,Length一般是保留的(Reserved),除非该Message是带有数据的(MsgD)。
· TLP的Data Payload大小不得超过Max_Payload_Size的值,该值位于Device Control Register中。对于比较大的数据量,因此只能分多次进行发送。对于读请求来说,并没有Data Payload,也就是说该规则并不适用于读请求。
·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起始地址和结束地址之间不能够跨越4KB的地址边界。
TLP Header详解(二)
下面用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讲解TLP Header的格式与作用。因为内容较多,所以分为多篇文章分别进行介绍。
第一篇(即本文)介绍IO Request、Memory Request和Configuration Request。
第二篇文章(即TLP Header详解三)介绍Completion ,第三篇文章(即TLP Header详解四)介绍Message Request。
IO Request
IO Request的TLP Header的格式如下图所示:
Memory Request
Memory Request的TLP Header的格式如下图所示:
注:TLP Prefix、ID Based Ordering(IDO)和TLP Processing Hints(TH)均为PCIe Spec V2.1提出的。
Configuration Request
Configuration Request的TLP Header的格式如下图所示:
TLP Header详解(三)
Completions
Completions的TLP Header的格式如下图所示:
这里来解释一下Completion Status Codes
· 000b (SC) Successful Completion:表示请求(Request)被正确的处理;
· 001b (UR) Unsupported Request:表示请求是非法的或者不能被Completer所识别的。在PCIe V1.1以及之后的版本将这作为Advisory Non-Fatal Error;
· 010b (CRS) Configuration Request Retry Status:Completer暂时不能响应的配置请求,需要Requester稍后再次尝试;
· 100b (CA) Completer Abort:Completer可以响应该请求,但是却发生了其他的错误,该错误是Uncorrectable Error。
关于CplD,需要注意的是:
· 前面的文章中多次提到,一个读请求可能会对应多个CplD(因为4KB的地址边界问题,以及RCB的限制),但是返回的总的数据量应当与请求的数据量保持一致,否则可能会出现Completion Timeout的错误;
· 一个Completion只能对应于一个Request;
· IO和Configuration读请求由于一直都是1DW,因此其一直都只对应一个Completion;
· 当Completion中的状态码(Status Codes)为SC(Successful)之外的状态,则一次传输(事务,Transaction)被终止;
· 在处理一个请求多个CplD时,应当注意Read Completion Boundary(RCB),RCB的值可以是64Bytes或者128Bytes;
· Bridge和Endpoint应设计为RCB的大小是可以通过软件修改或控制的;
· 在处理一个请求多个CplD时,应注意先发送的是低地址的数据,后发送高地址数据。
Requester接受到Completion的处理规则:
· 如果Requester接收到的Completion与自己之前发送的Request不一致,则会报错;
· 当Completion中的状态码不是SC或者CRS的话,则会报错,并且相关的Buff都会被清空;
· 当任何非配置请求的Completion中的状态码为CRS时,都会被认为是非法的,并被认为是Malformed TLP;
TLP Header详解(四)
PCIe中的Message主要是为了替代PCI中采用边带信号,这些边带信号的主要功能是中断,错误报告和电源管理等。所有的Message请求采用的都是4DW的TLP Header,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空间都被利用上了,例如有的Message就没有使用Byte8到Byte15的空间。
Message请求的TLP Header格式如下图所示:
上面的表格中提到了,Message主要有九个类型:
- INTx Interrupt Signaling
- Power Management
- Error Signaling
- Locked Transaction Support
- Slot Power Limit Support
- Vendor‐Defined Messages
- Ignored Messages (related to Hot‐Plug support in spec revision 1.1)
- Latency Tolerance Reporting (LTR)
- Optimized Buffer Flush and Fill (OBFF)
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一下,
INTx Interrupt Messages(中断消息)
PCI 2.3提出了MSI(Message Signaled Interrupt),但是早期的PCI并不支持这一功能,PCIe为此定义了一种Virtual Wire来模拟PCI的中断引脚(INTA-INTD)。如下图所示:
Power Management Messages(电源管理消息)
Error Messages(错误消息)
Locked Transaction Support
Set Slot Power Limit Message
Vendor‐Defined Message 0 and 1
Latency Tolerance Reporting Message
Optimized Buffer Flush and Fill Messages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本文为 AET 博主「Felix」的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blog.chinaaet.com/justlxy/p/5100053481
转载自:知乎
作者:Felix
推荐阅读
更多招聘及面经请关注FPGA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