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
ViT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取得了很多重大的突破。它们的高效设计主要受计算复杂度的间接度量(即FLOPs
)指导,但与吞吐量等直接度量存在明显差距。因此,LIT作者建议使用目标平台上的直接速度评估作为高效ViT
的设计原则。因此本文提出了
LITv2
,一种简单而有效的ViT
,它以更快的速度在各种不同模型大小的频谱上与现有的最先进方法相比表现出色。LITv2
的核心是一种新颖的Self-Attention
机制,这里称之为HiLo
。HiLo
的灵感来源于图像中的高频捕捉局部细节,低频聚焦于全局结构,而Multi-Head Self-Attention
忽略了不同频率的特征。因此,建议通过将Head
分解成两组来解耦注意力层中的高/低频模式,其中一组通过每个局部窗口内的Self-Attention
对高频进行编码,另一组通过执行注意力来建模来自每个窗口的平均池化的低频key
与输入特征图中的每个query
位置之间的全局关系。受益于前面2组的高效设计,通过对
FLOPs
、GPU 上的速度和内存消耗进行全面基准测试,证明HiLo
优于现有的注意力机制。在HiLo
的支持下,LITv2
是主流视觉任务的强大支柱,包括图像分类、密集检测和分割。
1简介
现实世界的应用程序通常需要模型在有限的计算预算下进行最佳速度和精度权衡,例如无人机和自动驾驶。这激发了朝着高效 ViT
设计的大量工作,例如 PVT
、Swin
和 Focal Transformer
等。为了衡量计算复杂度,最近 ViT
设计中广泛采用的度量是浮点运算的数量,即 FLOPs
。但是,FLOPs
是一个间接指标,不能直接反映目标平台上的真实速度。例如,Focal-Tiny
在 GPU 上比 Swin-Ti
慢得多,尽管它们的 FLOPs
相当。
一般来说,最近 ViT
中间接指标 (FLOP
) 和直接指标 (速度
) 之间的差异可归因于2个主要原因。
- 首先,尽管
self-attention
在低分辨率特征图上很有效,但由于内存访问成本高,内存和时间的二次复杂度使得在高分辨率图像上的速度要慢得多,从片外 DRAM 获取数据可能会加快速度消耗。 - 其次,
ViTs
中的一些高效注意力机制理论上的复杂度保证较低,但实际上在GPU
上速度很慢,因为特定的操作对硬件不友好或无法并行化,例如多尺度窗口划分
、递归
和扩张窗口
等。
有了这些观察结果,在本文中通过直接度量来评估 ViT
,即吞吐量,而不仅仅是 FLOPs
。基于此原理引入了 LITv2
,这是一种新型高效且准确的Vision Transformer
,它在标准基准测试中优于大多数最先进的 ViT
,同时在 GPU 上实际上速度更快。
LITv2
是在 LITv1
的基础上构建的,LITv1
是一个简单的 ViT
Baseline,它在早期 Stage
移除所有Multi-Head Self-Attention
,同时在后期 Stage
应用标准Multi-Head Self-Attention
。得益于这种设计,LITv1
比许多现有的 ImageNet
分类工作更快,因为早期的 Multi-Head Self-Attention
没有计算成本,而后来的 Multi-Head Self-Attention
只需要处理下采样的低分辨率特征图。然而,标准的 Multi-Head Self-Attention
在高分辨率图像上仍然存在巨大的计算成本,尤其是对于密集预测任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高效注意力机制,称为 HiLo
。HiLo
的动机是自然图像包含丰富的频率,其中高/低频在编码图像模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即分别为局部细节
和全局结构
。典型的 MSA
层在所有图像块上强制执行相同的全局注意力,而不考虑不同基础频率的特征。这促使提出将 MSA
层分成两条路径,其中一条路径通过局部Self-Attention
和相对高分辨率的特征图对高频交互进行编码,而另一条路径通过全局注意力和下采样特征对低频交互进行编码,从而大大提高了效率。
图1
具体来说,HiLo
采用两种有效的注意力来解耦特征图中的高/低频率。如图 1 所示,在上面的路径中,将几个Head
分配给高频注意力(Hi-Fi),以通过Local Window Self-Attention
(例如,2×2 窗口)捕获细粒度的高频,即比标准 MSA
更有效。在下面的路径中,实现低频注意力(Lo-Fi),首先将平均池化应用于每个窗口以获得低频信号。然后,将剩余的Head
配给 Lo-Fi
,以对输入特征图中的每个query
位置与每个窗口的平均池化低频key
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受益于key
和value
长度的减少,Lo-Fi
复杂度显著降低。
最后,将细化的高/低频特征连接起来,并将结果输出转发到后续层。由于 Hi-Fi
和 Lo-Fi
都没有配备扩张窗口和递归等耗时操作,因此 HiLo
的整体框架在 GPU 上是快速的。通过全面的基准测试表明,HiLo
在性能、FLOPs
、吞吐量
和内存消耗
方面优于现有的注意力机制。
此外,作者发现 LITv1
中的固定相对位置编码由于针对不同图像分辨率的插值而显著降低了其在密集预测任务上的速度。为了提高效率,建议在每个 FFN
中采用一个具有零填充的 3×3
深度卷积层,以结合从零填充中隐式学习的位置信息。此外,3×3
卷积同时有助于扩大 LITv1
中早期多层感知器 (MLP
) 块的感受野。
最后,在 ImageNet
、COCO
和 ADE20K
上进行了广泛的实验,以评估 LITv2
的性能。与 SoTA
模型的全面比较表明,LITv2
架构以更快的吞吐量实现了具有竞争力的性能,使 ViT
在现实场景中运行低延迟应用程序更加可行。
2本文方法
2.1 HiLo Attetion
自然图像包含丰富的频率,其中高频捕获对象的局部细节(例如,线条和形状),而低频编码全局结构(例如,纹理和颜色)。
然而,典型 MSA
层中的全局自注意力没有考虑不同底层频率的特征。为此,建议在注意力层的特征图中分别处理高/低频。将新的注意力机制命名为 HiLo
,如图 1 所示。如图所示,HiLo
包含高频注意力 (Hi-Fi
) 和低频注意力 (Lo-Fi
),用于对特征图中不同频率的关系进行建模。
1、High-frequency attention (Hi-Fi)
直观地说,由于高频对对象的局部细节进行编码,因此在特征图上应用全局注意力可能是冗余且计算成本高的。因此,建议设计 Hi-Fi
来捕获具有局部窗口自注意力(例如2 × 2
窗口)的细粒度高频,这可以节省大量的计算复杂度。
此外,在 Hi-Fi
中采用了简单的非重叠窗口,与窗口移位或多尺度窗口划分等耗时的操作相比,它对硬件更加友好。
2、Low-frequency attention (Lo-Fi)
最近的研究表明,MSA
中的全局注意力有助于捕获低频。然而,直接将 MSA
应用于高分辨率特征图需要巨大的计算成本。
请注意,由于 K
和 V
的空间缩减,Lo-Fi
同时降低了矩阵运算
和Self-Attention
的复杂度。
3、Head splitting
4、Complexity Analysis
设 N 和 D 是 HiLo
注意力层中的Token
数和隐藏维度数。将 s 表示为窗口大小。为简单起见,假设 Hi-Fi
和 Lo-Fi
具有相同的Head
数和特征图具有相等的宽度和高度。那么,每个注意力的计算成本来自三个部分:
- Q、K、V 矩阵的投影
- 注意力计算和V的加权和
- 最终线性投影
对于 Hi-Fi
,每个部分的计算成本为
图2
如图2-(a)和(b)所示,在较小的输入图像分辨率和较小的 s 值(例如,s = 2)下,Hi-Fi
和 Lo-Fi
的效率相当。然而,在分辨率更高的情况下,Lo-Fi
将导致巨大的计算成本。在这种情况下,稍微增加 s(例如,s = 4)有助于 Lo-Fi
在保持准确性的同时实现更好的效率。
将这2个注意力结合在一起,更大的窗口大小也有助于 HiLo
的整体框架减少高分辨率图像上的更多 FLOPs
,如图 2-(c) 所示。因此,建议在现有框架中采用 HiLo
的实用指南:
增加窗口大小以便在高分辨率图像上获得更好的效率。
2.2 Positional Encoding
位置编码由于其排列不变的特性而对Self-Attention
至关重要。在 LITv1
中,后来的 MSA
采用与 Swin
相同的相对位置编码 (RPE) 方案。这个与使用绝对位置编码相比,该方法在 ImageNet
上的 Top-1
准确度上显着提高了 0.7%。
然而,在密集预测任务中,必须针对不同的图像分辨率对固定的 RPE 进行插值,这大大减慢了 LITv1
的训练/推理速度。正如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位置信息可以从 CNN 中的零填充中隐式学习,建议在每个 FFN
中采用具有零填充的一层 3×3 深度卷积层
来代替耗时的 RPE。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消除了早期Stage中的 MSA
,LITv1
中的早期Stage Block只剩下 FFN
,这导致了 1×1 的微小感受野。为此,作者还在每个 FFN
中采用的 3×3 卷积滤波器通过同时扩大早期Stage的感受野来改进 LITv2
。
2.3 模型架构
LITv2
具有三个变体:LITv2-S
、LITv2-M
和 LITv2-B
,分别对应 LITv1
中的Small
、medium
和base
设置。为了公平比较,保持网络宽度和深度与 LITv1
相同。整体修改简单地分为2个步骤:
- 在每个 FFN 中添加一层带有零填充的深度卷积,并删除所有
MSA
中的所有相对位置编码 - 用建议的
HiLo
注意力替换所有注意力层。
具体架构信息和配分分别参考下图3和表6
图3
表6
3实验
3.1 消融实验
1、HiLo与其他注意力机制的比较
基于 LITv2-S
,将 HiLo
的性能与 ImageNet-1K
上的其他有效注意力机制进行了比较,包括 PVT
中的空间缩减注意力 (SRA
)、Swin
中的基于移位窗口的注意力 (W-MSA
) 以及Twins
z中的交替的局部和全局注意力 (T-MSA
)。
表 4
在实现中,直接用每个比较方法替换 HiLo
。结果如表 4 所示。总的来说,HiLo
减少了更多的 FLOPs
,同时实现了更好的性能和更快的速度。
图3
此外,在图 3 中,提供了基于不同图像分辨率的更多注意力机制的综合基准,包括 Focal
、QuadTree
和 Performer
。由于并行性较弱,它们甚至比在 GPU 上使用标准 MSA
还要慢。与它们相比,HiLo
在 FLOPs
、吞吐量
和内存消耗
方面取得了具有竞争力的结果。
2、α的影响
图 4
如图 4 所示,由于在 224 × 224 的分辨率和窗口大小为2的情况下,Lo-Fi
的复杂度低于 Hi-Fi
,因此更大的 α 有助于减少更多的 FLOPs
,因为将更多的Head
分配给 Lo-Fi
。
此外,作者发现 HiLo
在 α = 0 时表现不佳,在这种情况下,只剩下 Hi-Fi
,HiLo
只关注高频。作者推测低频在自注意力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其他 α 值,作者发现性能差异约为 0.2%,其中 α = 0.9 实现了最佳性能。
3、架构修改的影响
表 5
基于 LITv2-S
探索架构修改的效果。如表 5 所示,受益于早期扩大的感受野,深度卷积的采用提高了 ImageNet
和 COCO
的性能。接下来,通过去除相对位置编码提高了密集预测任务的 FPS
,但在两个数据集上的性能略有下降。
另注意,由于深度卷积通过零填充对位置信息进行了编码,因此与之前的工作相比,RPE
的消除不会导致性能显着下降。最后,得益于 HiLo
,在 ImageNet
和 COCO
上都获得了更多的模型效率提升。
4、HiLo光谱分析
图 5
在图 5 中,分别可视化了来自 Hi-Fi
和 Lo-Fi
注意力的输出特征图的频率幅度。可视化表明 Hi-Fi
捕获更多的高频,而 Lo-Fi
主要侧重于低频。这与在单个注意力层分离特征图中的高频和低频的目标非常一致。
3.2 图像分类
3.3 目标检测与实例分割
3.4 语义分割
原文:集智书童
作者:ChaucerG
推荐阅读
- Sparse RCNN再升级 | ResNet50在不需要NMS和二分匹配的情况下达到48.1AP
- 字节用4大准则教你设计一个拥有CNN的速度,Transformer精度的模型!
- MindSpore AI科学计算系列(17):AI与“科学”的分工与协作
更多嵌入式AI相关技术干货请关注嵌入式AI专栏。欢迎添加极术小姐姐微信(id:aijishu20)加入技术交流群,请备注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