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徽州骆驼 · 2023年07月07日

地平线起飞,芯驰坐稳

image.png

地平线芯片的一个不足,反倒成就了另一家芯片初创企业芯驰科技,地平线和芯驰的芯片绑定组成的域控制器逐渐成为一种国产潮流。

芯驰的X9作为一个座舱芯片,被用在智驾上搭配地平线的征程芯片。在地平线的征程芯片大热,合作车型和出货量越来越多时,芯驰的产品也跟着走量。芯驰无心插柳柳成荫,搭上了地平线的快车。

智能驾驶行业充满了波谲云诡,有时候产品会被用到什么地方以及怎么用,超出企业自身的预料。

1. 征程芯片的不平衡

“市场上没有一颗相对完美的芯片,CPU、GPU、加速器等各方面都相对均衡的芯片,几乎没有,都是各有优劣。无论是大算力芯片,还是中小算力。”一位Tier 1人士说道,对于芯片产品的弱点,作为下游要用的话,要不然多个厂商芯片组合搭配着用,要不然用软件算法来补。

就拿今年大热的地平线的征程5来说,许多Tier 1都在基于征程5做大算力域控,在域控方案中都是需要另外搭配其他芯片。

征程5是一个优缺点非常明显的芯片,AI算力比较高,CPU算力部分比较弱,这就导致深度学习能力和逻辑运算能力不平衡。   

一些Tier 1就选择用芯驰的X9来搭配征程5,芯驰X9作为座舱芯片,CPU算力比较高。许多基于征程5的域控方案,征程5主要做感知,用芯驰X9做规划控制。

芯驰X9作为座舱芯片,之所以被选中用在智驾上,主要有几个原因。国产供应商在技术支持和交付保证上做的比较好;芯驰X9在座舱领域有一定的出货量,有过量产的背书;算力和价格比较合适。

同时满足这几个条件的芯片很少,域控制器当中采用芯驰X9,可以实现完成智能驾驶定位、决策规划控制等功能。

当然,成本上不差钱的会采用征程5+TDA 4的组合,TDA 4用在泊车上效果更好。福瑞泰克的ADC30域控制器,12V5R3L传感器方案,采用了3颗地平线征程5芯片、2颗TDA4VH以及2颗英飞凌TC397。征程5主要做感知,跑BEV算法。轨迹预测、行为决策、路径规划和泊车由TDA4VH负责。

“多个厂商芯片组合肯定会增加技术的难度和成本,但这是无奈的折中选择。”上述Tier 1人士表示。一方面是价格的因素,一方面是软件运行的效率会降低,因为原来多芯片之间要交互,交互之间会有延迟,数据传输的延迟会让用户体验下降。

红色星际也很诧异,地平线为何设计出这么一款性能不平衡的芯片,给下游Tier 1应用带来问题和烦恼。其中原因和余凯、黄畅的技术背景有关系。

余凯和黄畅都是深度学习领域的大牛,认为未来芯片上要完成的计算内容,占比越来越大的是神经网络、基于数据驱动的大参数、大计算量的模型等。最佳计算架构是像地平线BPU这样的计算架构,而CPU所要完成的计算占比,会越来越小,相对来说越来越不受重视。

这种认知,使得地平线在做产品定义和规划的时候比较激进,偏重于追求AI算力的性能。这导致征程5相比一个平衡的智驾芯片而言,更像是一个视觉处理器。老牌车规芯片厂商则是另外一种做法,追求平衡稳定,比如TI,设计出来的TDA 4是一个各方面性能都比较平衡稳定的芯片。

黄畅曾提到过,地平线也纠结过,到底是学老牌芯片厂商追求“保守稳定”,还是作为新锐派追求“极致性能”。早期地平线曾经采取保守的产品策略,但是市场反馈效果比较一般,然后又变得激进。

在做征程5规划时,地平线经过权衡下注,决定赌下游会把对AI算力的需求放在首位。从目前来看,地平线是赌赢了需求的大方向,CPU性能弱没有耽误征程5拿下合作(截至当前征程5合作车型近20款),下游的主机厂和Tier 1为了AI算力,愿意承受其弱点,用其他芯片来补。

按理说,最好的方式是在“保守稳定”和“极致性能”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但这样的既要又要对于芯片厂商来说不容易拿捏。尤其是地平线这样的初创企业,在摸索中研发产品,而且智驾芯片几乎没有标杆产品,兼顾性能和均衡两头,太难做到了。

2. 芯片企业的壁垒

“地平线正在成为新的Mobileye。”一位芯片人士感慨道,虽然两者的手段不同,一个是软硬解耦的开放,一个是软硬一体的黑盒,但结果本质上都是一样的,软硬件一体出货。地平线芯片出货量放大的同时,感知方案也被下游大量应用。

如地平线联合创始人黄畅所言,2022年地平线在标配 L2+ NOA 域控市场的市占率为 49%,几乎占到市场的一半了。这个市占率的背后,地平线的软件算法功不可没。

地平线做算法的本来用意,一是将软件算法的基础能力打牢夯实,能够对智驾的发展脉络有深刻的认知,这样地平线才可以更深入地认知芯片该如何去设计、如何去开发和使用;二是给主机厂和Tier 1展示的样板间,证明能够在地平线的芯片平台上开发出好的方案。

阴差阳错,本来属于参考性质的算法,被许多Tier 1直接拿来用了。一部分Tier 1感知算法能力比较弱,自己搞开发还不如直接用地平线的效果好;还有一部分能力强的Tier1,看到地平线自带的算法效果不错,自己投入人力去做适配,不如用地平线自带的节约开发成本。

地平线的算法能帮助Tier 1降低人力投入、缩短开发周期,这就对Tier1产生虹吸效应,别人用了自己不用成本就高。虽然地平线是软硬解耦的开放方式,对于软件算法,Tier 1能够选择性的可用可不用,但是商业利益吸引Tier 1使用。

曾经Mobileye主导的软硬一体模式被吐槽诟病,如今软硬一体又以一种新的方式回归了。

“做芯片如果没有打通上下游的生态,芯片就和一块砖没两样。”一位芯片创始人曾如此评价生态的重要性。甚至有些时候,生态能力的作用性高于产品的价值。

比如,在行泊一体领域,TDA 4是一颗更优秀的芯片。不仅AI算力、CPU、GPU等各方面性能均衡全面,而且在泊车方面的表现非常好。所以,在行泊一体刚热的时候,许多Tier 1都选择TDA 4。但是TDA 4的缺点也很明显,想用好的门槛很高,对Tier 1的软硬件工程能力要求高。

TDA4节点与节点之间通信时延开销比较大,需要在系统层面修改通信方式;在DSP上,TDA4需要Tier 1自己写DSP的加速引擎。另外,TDA 4的深度学习推理加速工具链 TIDL 的深度学习算子支持不足,仅支持20多种较为基本的算子,而且基本算子使用的限制也很大。

征程3在产品力上弱于TDA 4,但开发的易用性上胜出。除了自带算法,还有闻名业界的“保姆级”服务。地平线把基本的工程问题帮客户先搞定,使得客户开发的工作量大幅减少,把算法和软件的适配周期尽可能压低。所以,跟地平线合作,从开始做项目到SOP,在全行业里面是最快。

在开发能力上,地平线非常在意开发门槛是不是足够低,目标是行业平均能力值水平的开发者都能够快速上手。

Tier 1们对两家芯片的开发难易进行对比,慢慢的就开始转向难度更小、麻烦更少的地平线了。除了价格因素外,这是为什么地平线能够在行泊一体后来居上的一个原因。

一位芯片人士告诉红色星际,地平线的保姆级服务把客户的胃口养刁了,现在大家都觉得芯片厂商能做的越多越好,客户自己能够减少一批工程师的投入,都是一笔成本的节省。

“地平线的商业能力远高于产品能力”成为许多业界人士对地平线的评价。余凯懂国内Tier 1的生存现状,除了头部的大疆、Momenta、禾多,大多数技术能力一般,而且大多靠融资持续输血,还面临下游主机厂的压榨。余凯认为,为Tier 1客户提供更多价值帮助,更容易俘获人心。

这些做法对地平线拿下市场份额帮助很大。地平线未来极有可能吃下L2+大部分市场。L2+的行泊一体,软件算法比较成熟,功能差异化不大。对于差异化不大的市场,成本是最敏感的。Tier 1们在这块市场,疯狂的卷成本,比拼谁家成本低,地平线的价格和服务,正好迎合了这种需求。

地平线模式,对于Tier1来说到底是蜜糖还是砒霜呢?

如果Tier 1依赖地平线的软硬件,无疑将陷入同质化——同样的硬件、同样的算法、同样的性能。在主机厂面前,同质化的Tier 1们之间的竞争就是卷价格、成本。

另外,当软件算法的掌控权在上游芯片厂商手中时,上游芯片厂商的算法能力会不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强,下游的Tier 1只会越滚越弱,最终沦为芯片厂商的下游组装集成的角色呢。

在中小算力领域,Tier 1对地平线的依赖初步形成。而在高阶智能驾驶的大算力领域,地平线也试图建立话语权。

在高阶智能驾驶时代,做芯片的坑更大了。智能驾驶的软硬件方案,几乎一两年就会变化。芯片的前瞻性设计,从研发到量产需要两三年的时间,这两三年时间如果下游的算法或者方案变了,芯片厂商就面临着没有主机厂会用的风险。

比如大热的BEV算法,一些芯片厂商的大算力芯片对其支持不够。在当初设计大算力芯片的时候,BEV还没有成为算法主流,芯片厂商对其应用潜力预判错误,就导致在底层硬件设计时,缺乏了支持BEV算子的能力。所以,一些厂商虽然发布了上百TOPS算力的芯片,但是一直都没能上车。

最令芯片厂商头疼的是下游算法的变化,而且还不是自己能够掌控的,能掌控的只有芯片的硬件架构和软件。如何做好对未来主流算法的预判和识别,如何让算法和软件更好地指导硬件,成了芯片设计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英伟达、地平线对软件算法的投入已经不弱于头部Tier 1,尤其是地平线,想做的事情已经远远超出一颗芯片SOC的范围。地平线不仅向下游主机厂和Tier 1提供BEV算法,而且深入到高阶智能驾驶的整个开发的过程。

对Tier 1来说,高阶智能驾驶的痛点是深度定制,产品方案不像L2、L2+一样可以做出标准化。每个主机厂项目,都要从头到尾重复做一遍,这导致效率很低。地平线试图探索开发的过程能否标准化,设计标准化的流程、工具以及资源管理的方法论,提供给下游的Tier 1。

地平线在大算力是想复制中小算力的做法,为下游客户做更多的事情。

后记

地平线的战略打法在一家国内巨头大厂身上似曾相识,阿里也是崇尚“利他”主义,追求帮助客户、合作伙伴赚钱,结果成就客户的同时也使客户产生了离不开的依赖,最终长期存留在阿里的生态系统里,持续给阿里贡献收入。

余凯是深谙生态系统的玩法,余凯曾在2021年的一次演讲中表示,“生态应该道法自然,少一些刻意,多一些顺势而为。一个生态不是规划、计划出来的,而是演化出来的。”而演化的关键是提供足够的利益,用利益和上下游形成捆绑纽带,这可能是地平线战略的核心精要。

-END-

作者:红色星际科技
文章来源:红色星际

推荐阅读

更多汽车电子干货请关注汽车电子与软件专栏。欢迎添加极术小姐姐微信(id:aijishu20)加入技术交流群,请备注研究方向。
推荐阅读
关注数
5726
内容数
470
汽车电子与软件行业的相关技术报道及解读。
目录
极术微信服务号
关注极术微信号
实时接收点赞提醒和评论通知
安谋科技学堂公众号
关注安谋科技学堂
实时获取安谋科技及 Arm 教学资源
安谋科技招聘公众号
关注安谋科技招聘
实时获取安谋科技中国职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