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骆驼 · 6 天前

入门车载以太网(1) -- 物理层

目录
1.汽车总线汇总
2.什么是车载以太网
3.车载以太网物理层

3.1 MDI
3.2 常见连接器接口

4.小结


1.汽车总线汇总

首先我们来感性认识下整车典型线束结构,可以看到线束复杂且总线接口繁多,如下图:

image.png

上述各种总线都有专用标准,包括CAN、FlexRay、MOST、LVDS、LIN和Automotive Ethernet等。根据各通信总线开发或者出现的时间线,统计如下:

  •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由博世于1986年研发推出,最高速率可达1Mbps,广泛应用于汽车动力系统、底盘、车身等,优点是性价比高、可靠性好,缺点是缺乏共享访问和低带宽。随着自动驾驶等功能的出现,CAN总线传输的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为了实现这些功能,市场上出现了更新版本的CAN协议,如CAN FD或CAN XL;
  • LVDS(Low-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低压差分信号于1994年推出,在汽车上用于图像的高速传输,例如摄像头和视频数据,速率可从100Mbps到大于2Gbps;
  • LIN(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LIN协会于1998年成立,标准LIN1.0于1999年发布,根据标准建议,低速通信速率为2400bps、中速为9600bps、高速为19200bps,可用于车门、车窗、座椅、后视镜等带宽要求不高的车身系统;
  • MOST(Media Oriented Systems Transport):MOST合作组织于1998年成立,由宝马、奔驰、别克和SMSC共同发起。其标准于2001年发布,该种是一种专门针对汽车多媒体系统的数据总线技术,采用光纤线或双绞线作为物理传输介质,具有高效的数据传输和稳定的性能表现,最高速率可达150Mbps,缺点就是比较昂贵且扩展性较差;
  • FlexRay:FlexRay联盟于2000年成立,该技术出现在2006年BMW X5的量产车型;它具备高传输速率,最高可达10 Mbps,可用于线控技术、主动悬架、自适应巡航等
  • CAN FD:由博世于2012年释放,是原始CAN总线协议的扩展,旨在适应汽车网络中带宽和有效载荷支持需求的增加。CAN FD将有效数据速率提高到8Mbps,并支持每帧64字节Payload;
  • Automotive Ethernet:2016 年,IEEE 发布了第一个汽车以太网标准 IEEE 802.3bw,又称100Base-T1,旨在适应雷达、V2X通信、摄像头等同时通信的高带宽需求;
  • CAN XL:由CAN自动化小组(CAN in Automation)开发的第三代CAN标准,于2022年发布,旨在弥补CAN FD 和100BASE-T1 Etherner之间的巨大通信速率鸿沟:

image.png

该技术根据收发器的不同,速率可支持到10Mbbps-20Mbps,是面向成本、功能安全、信息安全和QoS(Quality of Service)的CAN解决方案。


2.什么是车载以太网

根据IEEE统计,整车线束是汽车各零部件中成本第三高、重量第三的大型组件(仅次于底盘和发动机),在整车制造中,线束的布线和制造占整个汽车劳动力成本的50%。

因此,OEM一直致力于削减线束重量、重新规划布线方式,再叠加整车电子电气架构往集中式推进,对于高带宽需求愈加强烈。

汽车不同域控制器对于带宽和延迟的需求也不同;据安波福统计,辅助驾驶和功能安全要求端对端延迟低于250us,带宽要求每个摄像头20-100Mbps,动力系统要求端对端延迟低于10us,如下:

image.png

在这种背景下,车载以太网应运而生。

车载以太网是一种针对汽车内部通信的物理通信技术,需要满足汽车抗电磁干扰、高带宽低延迟、时间同步、故障处理和重量等严苛要求。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IEEE 802.3和802.1组修订、制定了多个规范,例如100BASE-T1,1000BASE-T1等等。

PS(名词解释)

  • 100\1000:指传输速率,例如100为100Mbit/s,1000为1000Mbit/s;
  • Base:指采用基带传输;
  • T:指传输介质为双绞线,当为F时指代光纤;
  • T1:1对双绞线传输

所以讨论到车载以太网,就不可避免地要了解这些标准。

  • 2016年,IEEE发布了首个车载以太网标准IEEE 802.3bw(100BASE-T1),虽然其带宽100Mbps与标准以太网100Base-TX(1995年发布)相近,但在物理层有明显区别:标准以太网100Base-Tx使用两对双绞线,而车载以太网使用一对双绞线实现全双工通信,在成本和重量上优势明显;100Base-Tx有效距离最大为100米,100Base-T1有效距离最大为15米;
  • 随着自动驾驶的演进,视频数据流、多传感器数据融合需要更大的带宽,IEEE随即又发布了IEEE 802.3bp(1000Base-T1),允许使用非屏蔽双绞线实现Gigabit的速率;
  • 2020年,IEEE连续发布了802.3ch,可满足2.5\5\10 Gbps等不同速率;

下图为当前IEEE发布的以太网标准,其中绿色部分为车载以太网,灰色部分为IT的标准以太网标准:

image.png

根据怿星科技总结,当前主要有以下组织在推进车载以太网技术的标准化:

image.png

  • OPEN Alliance:OPEN联盟(One-Pair EtherNet)于2011年由NXP、博通和宝马携手创建,是一个非盈利性开放行业联盟,目标是将基于以太网的通信广泛应用于汽车网络。OPEN Alliance成立了14个技术委员会,分别致力于制定和统一IEEE 100BASE-T1、1000BASE-T1及1000BASE-RH等通信方式的物理层、协议一致性等规范;通过制定线束、交换机、ECU和其他功能需求及测试规范,帮助Tier1和OEM完成车载以太网系统;
  • 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我们熟悉的IEEE 802.3工作组主要负责定义以太网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介质访问控制(MAC)部分。此外,IEEE(802.1工作组)还制定了发展迅速的AVB/TSN技术规范,用于实现数据高可靠、低延迟及同步传输;
  • AUTOSAR:致力于车载以太网软件层级的规范化,从CP V4.0版本提出了车载以太网的需求、接口、配置参数,还定义了TCP\UDP、IPv4等通信协议的测试规范;
  • AVnu Alliance:AVnu联盟是致力于通过采用IEEE 802.1 AVB和相关的IEEE 1722和1733标准来推进AV传输,得到了汽车行业的大力支持,提高了AVB技术在汽车网络上的应用落地。

上述组织推行的标准或者通信协议,对应到OSI通信模型,如下图所示:

image.png

值得注意的是,车载以太网的OSI参考模型没有对5-7层(会话、表示、传输层)做严格区分。

  • 广义上讲,车载以太网包括Layer3(IP网络层)、Layer4(传输层)、应用层(Layer5-7)、AVB\TSN和智能充电ISO15118等等;
  • 狭义上讲,车载以太网则主要对应OSI模型的Layer1(PHY物理层)、Layer2(MAC数据链路层);

我们今天主要熟悉PHY物理层的一些概念。


3.车载以太网物理层

车载以太网物理层的不同技术,意味着会有不同物理信号传输规则,不同数字信号、物理信号的转换规则,以及以太网设备的连接方式。

在车载以太网中,以太网接口电路主要由物理层PHY、数据链路层MAC两层构成,其中PHY作为单独芯片存在,MAC主要集成在MCU,以英飞凌TC3x7开发板为例,MCU芯片内部集成了MAC,开发板使用RTL8211F1-CG作为PHY接口设备,对外连接器为RJ45(常见标准以太网水晶头接口),如下:

image.png

RJ45-PHY-MAC具体连接如下:

image.png

因此,首先我们就要认识两个PHY之间的物理连接器有哪些。 

3.1 MDI

PHY与PHY之间的物理通信接口被称为MDI(Medium Dependent Interface),在100/1000Base-T1中使用一对非屏蔽双绞线实现全双工,如下图:

image.png

 在Vector的产品中,例如VN5610A支持连接器包括RJ45、D-SUB9,如下图:

image.png

具体引脚如下图所示:

image.png
Ethernet CH1, D-SUB9 (100BASE-T1), Ethernet CH2

其中,RJ45是标准以太网连接器,可用于100Base-TX、1000Base-T、10Base-T;

image.png

DB9连接器可用于100Base-T1 ,对应连接方式如上图所示。

3.2 常见连接器接口

除了上述提到的DB9、RJ45,还有很多连接器接口,如iX Industrial、Rosenberge H-MTD\HSD、TE MATEnet。

  • TE MATEnet连接系统

MATEnet 连接器是用于汽车以太网的模块化和可扩展小型化数据连接器系统。根据 IEEE 100BASE‐T1和1000BASE‐T1标准,它的传输效率高达1Gbps。

1位线端和板端连接器如下:

image.png
线端

image.png
板端

  • Rosenberger连接器

罗森博格连接器又分为H-MTD、HSD.

H-MTD:
image.png

HSD: 
image.png

  • iX Industrial Connector

image.png


4.小结

本文主要描述了汇总了汽车总线、描述了车载以太网的来历和标准,分析了物理层PHY的连接方式,结合Vector以太网硬件产品描述了各种连接器,感性地认识了车载以太网长什么样,接下来我将继续整理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的要点,结合实例完成车载以太网的入门。

END

作者:快乐的肌肉
来源:汽车MCU软件设计

推荐阅读:

更多汽车电子干货请关注汽车电子与软件专栏。欢迎添加极术小姐姐微信(id:aijishu20)加入技术交流群,请备注研究方向。)
推荐阅读
关注数
5697
内容数
431
汽车电子与软件行业的相关技术报道及解读。
目录
极术微信服务号
关注极术微信号
实时接收点赞提醒和评论通知
安谋科技学堂公众号
关注安谋科技学堂
实时获取安谋科技及 Arm 教学资源
安谋科技招聘公众号
关注安谋科技招聘
实时获取安谋科技中国职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