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正能量 · 2021年02月02日

“内秀”的紫光建筑云:新基建时代的战略聚焦

整个2020年,新冠疫情这起罕见的全球性突发事件,对经济增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启迪。正是疫情的“催化”,让诸多行业认识到数字化技术对复工复产、提质增效的意义,它们对走向数字化转型的节奏也在不断加快。

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进程,在2020年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速,在2020 年,住建部先后印发了《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工程造价改革工作方案》,一系列政策从观念上促进了建筑业转型升级。

正是看到了建筑行业的数字化机遇,紫光建筑云在2020年将总部基地落户在重庆渝北区,围绕建筑产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和技术创新。

建筑业数字化挑战与机遇共存

在2020年,素有“基建狂魔”之称的中国建筑业,迎来了新基建的加持。新基建是传统基建基础之上的数字化再造,它既是物理基础设施建设,又是数字经济的依托。很明显,新基建是建筑业长期走向数字化发展的长期驱动。

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现阶段,建筑业的数字化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

微信截图_20210202102658.png

首先,最大的挑战在于建筑业本身对数字化的认知不够。建筑行业本身是资金密集型的行业,金额巨大的项目不胜枚举,但在这么巨大的项目投入当中,仅有不足0.1%是面向数字化变革的。这导致建筑业的数字化水平总是徘徊在所有行业当中的倒数前两名。

其次,来自技术层面的挑战依然严峻。紫光建筑云科技有限公司 CTO说,“建筑业的数字化技术主要以BIM和数字孪生等为主,相比传统数字化技术专业性更强,对服务商的技术能力要求更高,另外相比国外的数字建筑业,国内建筑业的数字化起步较晚,差距也相对明显。”的确,建筑业的生产体系高度复杂,对专业技术能力考验较大,这是其走向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挑战。

第三,是建筑业生态协作的挑战。由于建筑业的每个项目都需要多个企业协作完成,可控性很难,尤其在底层数据打通上需从顶层设计开始就要完成规划。“从建筑业的产业链条来看,从规划开始到设计院、到开发商、到监理或者施工总承包施工方、再到后期物业管理,他们之间的协作,包括在建造过程当中的分包,房子从无到有,一直到装修入住,相互之间的标准化的协作是非常难以把控的。”祁振东说。

最后一个难题,是资金效率的问题。工程建造涉及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客观决定了建筑业是一个对成本高度敏感的产业,数字化转型意味着投入的增加,特别是如果某些领域的数字化不能带来直接的价值增值,没有相应的利益合理分配机制,就难以形成市场内在动力。

面对这些难题,祁振东的建议是,首先要做好建筑业数字化的标准化,有了标准化的基础,再去做数字化,当数字化实现之后,再形成数据化,以此就可以顺利的走向智能化。祁振东表示,“当前大部分的建筑业还处于做标准化的阶段,部分企业走到了数字化,但我们相信随着产业各方的积极努力,最终会让建筑行业走到智能化。”

天工将兼具云与平台化

我国建筑业是一个占GDP近7%的支柱型产业,但同时也是一个从业年龄偏大,缺乏技术创新的“老行业”。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建筑行业的信息化比例只有0.03%,并常年与农业并列数字化程度最末尾的两个尴尬位置。

一面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另一面则是数字化的巨大鸿沟。这个严重的落差,之间其实就是建筑业数字化的巨大机遇。

所以紫光建筑云决定加大对这个产业方向的投入。祁振东表示,“从前建筑云在紫光云里面只是一个业务板块,但为了更加专注对整个建筑产业的数字化赋能,2020年6月,紫光建筑云作为一个公司实体,将公司总部落在了重庆。” 以现代建筑产业为核心,推动建筑产业流程乃至管理体系重塑,构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建筑产业。

作为新战略定位的成果,2020年9月,紫光建筑云和重庆市建委共同发布了天工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

据了解,“天工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的目标,是通过云端为建筑全产业链企业提供业务协同、知识共享、智能制造、供应对接、安全监督、智慧运维六大典型场景服务,构建基于智慧建筑的产业生态圈。

从平台的角度,天工涵盖了建筑智联服务平台、数据融合管理平台、视频云平台、时空信息平台、开发赋能平台,同时其业务使能平台则提供场景化、易复用的共性业务支撑服务,另外还能提供包括BIM技术支撑服务、业务数字运营服务和应用开发服务等在内的全面支持。

《平台时代》中提出,平台在扮演的角色或者功能上的共同点是,它们是连接者、匹配者和市场的设计者。“天工”的发布,正是紫光建筑云作为建筑业数字化平台服务商,所要承担的角色重任。连接更多建筑企业,用新技术匹配应用场景,并重新定义建筑也数字化的平台价值。

而从云服务的角度,在天工背后,是紫光建筑云围绕供应链、价值链和数据服务三个维度,跨界整合产业资源,提升产业整体生产效率的价值闭环。

祁振东表示,在2021年,天工的重点工作会结合产业里面特有的一些技术,包括BIM、IOT这些技术,然后在几个场景下深度探索,并推动其真正落地。

三大优势,融入新基建时代大潮

选择重庆作为公司的总部,紫光建筑云其实是经过了深入思考的。祁振东表示,“当2020年,我们跟重庆的合作伙伴沟通之后发现,这里数字化认知程度很高,这里的建筑产业信息化需求更强烈,态度更积极。”所以,紫光建筑云决定立足于重庆,再逐渐向全国开展业务。

重庆方面也给予了积极的回应,2020年9月,重庆渝北区和紫光建筑云共同发布建筑产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以政策指导及补贴方式推动区内建筑企业上云,目前已发布通用云服务(IaaS)和19项行业数字化服务。在市场侧,目前已经有很多合作伙伴将业务和产品放到了紫光建筑云的平台上。

“我们希望把市场侧和政策侧或监管侧业务打通、数据打通,最终形成整个产业的、天工的独有产业数据平台,去衍生其他应用。”祁振东说。

客观的评价,紫光建筑云是一朵极具“内秀”的云,它也有几个核心优势。

第一,背靠紫光集团,拥有“芯”到“云”的战略布局,从最底层的芯片起步,到云化应用在建筑产业里场景落地,这个技术的链条是非常完整的。同时紫光集团本身在市场的号召力、资源整合能力、生态合作能力都比较强。紫光建筑云依托整个紫光云的体系,也同时具备这些市场与生态面的优势。

第二,在技术上,紫光建筑云在不断夯实,从基础数字化技术到BIM,数字引擎,GIS,数据挖掘和芯片能力的综合能力。并积极推动这些技术与应用场景做结合,并不断落地。这是紫光建筑云在建筑行业数字化当中的立身之本。

最后,在产业协同上,紫光建筑云通过与重庆市的合作,不断满足政府侧需求,同时紫光建筑云也积极与建筑行业内的服务商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挖掘行业需求,更好地推动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进程。

客观地说,在新基建的背景下,新旧基建的转换的重任,很大程度上会落到建筑业身上,紫光建筑云的战略聚焦,恰逢时代大潮。

推荐阅读
关注数
2833
内容数
255
新基建、云计算、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
目录
极术微信服务号
关注极术微信号
实时接收点赞提醒和评论通知
安谋科技学堂公众号
关注安谋科技学堂
实时获取安谋科技及 Arm 教学资源
安谋科技招聘公众号
关注安谋科技招聘
实时获取安谋科技中国职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