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腾讯发布2021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业绩报告,其中,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0%至人民币419亿元。
腾讯云在报告期内,继续获得快速的业务增长,财报显示:“在技术及产品开发上的提升,吸引了更多的客户采用腾讯云平台及软件服务,例如安全、人工智能及数据分析服务。根据IDC的调查,腾讯视频云解决方案收入在中国排名第一。”
随着公有云IaaS层的格局已定,腾讯云没有选择固守,而是继续在PaaS和SaaS上不断前进,勇于走出“舒适区”,以快打慢,赢得了市场的尊重。
公有云格局中的“快马”
云计算产业已经走过了整整14年,起初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爆发式需求,直接驱动了云计算的高速增长。互联网为公有云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也给市场带来了两个非常积极的变化。
第一,推动了技术创新的效率,公有云是典型的技术驱动,无论是AWS、阿里云还是腾讯云,几乎每个阶段都会有新的技术面世;第二,随着公有云企业和选择公有云的客户在商业上的成功,导致更多和更大的客户开始选择公有云。
公有云市场竞争的焦点除了技术因素之外,规模也必然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公有云的能力本身也与规模化息息相关。
在公有云格局逐渐明朗之后,腾讯云面临的压力在于,腾讯云进入公有云市场的时间相比AWS和微软Azure这些国际巨头要晚,所以腾讯云需要在更短的时间里,走完它们走过的路,并尽快跻身头部阵营。
如今看来,腾讯云的步调是极快的。
IaaS、PaaS,到SaaS全面提升
8月8日,Global Data发布2020年中国公有云基础设施市场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达148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50%。其中,腾讯云市场份额17%,位列国内前二。
而此前,在Gartner发布的《Magic Quadrant for Cloud Infrastructure and Platform Services》报告中,腾讯云凭借在云基础设施和平台服务领域的领先优势,再次入选魔力象限代表企业。其中在执行维度上,全球排名相对去年提升一位,跻身至全球前六,国内前二。
两家调研机构给出了几乎一致的认定,这表示腾讯云已经站在全球公有云的头部阵营。而更为积极的一点在于:这两家机构都没有集中于IaaS层去评价云服务商,都是从IaaS+PaaS的维度来进行对比,这不仅要求云服务商要具备IaaS的规模优势,同时也要从IaaS、PaaS,甚至到SaaS都有明显的创新,不能存在短板。
首先,在市场规模上,腾讯云的全球化的部署正在提速,如今年Q2,腾讯云在印尼、泰国、德国、日本、中国香港等地的国际数据中心相继开服。目前腾讯云在全球运营的可用区达到67个,覆盖27个地理区域。
这也是规模化带来的优势,公有云服务要在距离客户更近的距离提供服务,才有资格做到“站在世界看世界”。
其次,腾讯云已经建构了全面的技术栈,从云主机、云存储、云数据库,再到AI,腾讯云均有新的技术突破。如腾讯云存储规模已突破10EB,服务客户超过180万;腾讯云AI公有云日处理图像超 30 亿张,日处理语音超250 万小时,服务全球用户数超过12亿;此外,腾讯云还是国内算力最强的云厂商,大数据平台日实时计算量超过65万亿。
抓住PaaS的价值逻辑
未来云服务的竞争焦点将在PaaS领域,为什么这么说?
传统IT时代除了操作系统之外,最关键的应用都是中间件,很多中间件公司对企业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操作系统。而PaaS平台在云架构中位于中间层,其上层是SaaS,其下层是IaaS,是典型的中间件及服务形态。
PaaS也是未来云服务巨头的温床。以Salesforce为例,作为一家SaaS公司,直到其在2007年发布了PaaS服务Force.com之后,才建立了SaaS+PaaS的商业帝国,作为业界数一数二可以比肩苹果和谷歌的to B企业,市值高达2500亿美元。
由此可见,PaaS对未来企业云服务的意义。而腾讯云在PaaS上的突破尤为引人关注。Gartner报告显示,腾讯云已经构建了包括数据库、音视频、人工智能、云原生等在内完整、易用的PaaS产品体系,受到了数以百万开发者的高度认可。
比如视频云,一向是头部云服务商的兵家必争之地。视频云之所以被众多云服务商所重视,一方面是符合了应用视频化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则是视频云包含了多种音视频技术、CDN技术、编解码技术,本身就是一个技术比拼的舞台。
如今,腾讯云已覆盖了国内90%的音视频客户,在IDC的“中国视频云市场跟踪”报告当中,腾讯云连续三次排名第一。同时,腾讯云音视频技术还支撑了腾讯会议的快速发展,支持百万方超大规模视频会议技术获得了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金奖,单会议支持100万与会者同时参会,单集群支持1000万用户同时在线,集群所有核心组件均支持快速扩缩容。
腾讯会议为代表的在疫情期间快速崛起,已经成为了杀手级的SaaS应用,进一步凸显了腾讯云从PaaS到SaaS的孵化能力。
另一项重要的PaaS服务则是云数据库。这几年,云数据库的市场曲线逐渐走强,这与企业全面上云的发展趋势是密不可分的。当企业的核心系统逐渐上云,传统数据库的弊端将会一览无遗,云数据库就会成为企业匹配云时代的最佳选择。
目前,腾讯云数据库服务客户数已超过50万,为金融、政府、电商、游戏等行业客户上云提供完善的数据库综合服务保障。腾讯云分布式数据库TDSQL已服务近半国内TOP 20银行,TOP10银行中服务比例高达60%,客户包括中国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等。
而在生态方面,腾讯云Serverless日调用次数超过了100亿次,开发者总数突破100万,是国内服务规模最大的Serverless厂商;AI领域,腾讯云开放了超过了300项AI原子能力,50多个AI解决方案,服务全球超过12亿用户。
投入数字化转型的星辰大海
云是天然的平台属性,当千行百业迈向数字化转型时,云就是数字底座。技术基础越雄厚,底座提供的能力就越强大。
从新基建的视角,云其实并不局限于“云”本身,它已经成为了数字化技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实际上企业用户所需要的云,也是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组成的能力集。
这意味着未来的云服务商要具备全栈全场景的技术能力,并与具体行业场景相结合,去满足千行百业的上云需求。
我们也看到腾讯云在企业市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政务、金融、工业、文旅、地产、教育、医疗、出行、零售等行业,腾讯云均有明显的案例和突破。
数据显示,腾讯云已助力30个国家部委、20个省份数字化转型,为11亿民众提供超过2000项移动政务服务,为1700万企业提供超过100万项涉企服务。以最具标杆意义的金融行业为例,今年以来,腾讯云与中国太保、中信建投证券、深圳担保集团等金融机构达成合作。目前,腾讯在金融行业已服务的客户包括数百家银行、数十家券商/保险公司以及超过90%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和数量众多的产业金融企业,并助力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中国人保、中国银联、深证通等头部金融机构构建金融云平台。
而在“大国重器”制造业方面,腾讯WeMake工业互联网平台已在超过10个地区和城市落地工业云基地,覆盖西南(重庆)、长三角(张家港)、粤港澳(佛山)、西北(西安)四大区域产业集群。
客观地说,互联网业务是腾讯云成长的基石,通过众多实际的业务场景积累了丰富的云技术,但对于云厂商来说,更大的增长来自产业互联网,通过不断地深入行业,深入场景,化身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助推器。
快速增长,不代表跳跃式发展,腾讯云通过快速的技术迭代,提高了创新的速度,通过大量行业行业的沉淀做厚了深度,在发展的快与慢之间,腾讯云抓到很好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