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传统的矿山作业方式正在被数字化的流程所取代,整洁的调度指挥中心,监控屏幕上各类数据的跳动,智能终端采集的数据汇总到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生产过程自动控制与自主调度,这就是智慧矿山的魅力所在。
但煤炭行业在进行了很多年的数字化工作之后,依然无法达到让控制更精准,调度更高效,作业更安全,不仅存在大量设备和接口无法兼容,孤岛林立的景象,也很难从操作系统层面支撑矿山数字化作业的升级。
9月14日,华为携手国家能源集团正式发布的“矿鸿操作系统”(以下简称矿鸿),开启了操作系统在行业深度应用的先河。重构智慧矿山的数字化作业,这正是矿鸿如今的使命。
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随着煤炭资源不断开采和逐渐枯竭,煤炭产业产能过剩和结构性问题愈加突出,所以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是“十四五”时期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重要课题,煤炭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也更为迫在眉睫。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副局长周德昶表示,“近几年来矿山的智能化建设呈现了加速发展、高端发展、全面发展、融合发展、常态化发展的态势。2015年全国只有3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2019年275个,2020年494个,预计2022年将超额完成三年行动计划1000个智能化工作面的目标。”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炭学会理事长刘峰也表示,“煤矿智能化的横向覆盖范围正从单个工作面,向单个煤矿,再向煤炭企业集团,甚至整个矿区延伸。这也意味着煤炭行业全产业链、全生产流程甚至到商业模式的智能化升级,正在呼啸而来。”
但在煤炭行业数字化的快速发展背后,其实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每一家煤炭企业的业务流程都有自身的特色,这也导致缺少统一的架构和平台,每个煤矿独自规划建设,没有统一架构,缺乏行业标准,这让数字化转型批量复制的成本变得很高;
其次,煤炭行业的孤岛现象尤为严重,因为煤炭行业既有IT应用,也有OT设备,它们各自为政,很难集成。同时不同阶段对不同的系统分别建设,如生产控制网络、安全管理网络、企业园区网络都是分开建设,导致孤岛林立,难以让数据发挥综合的价值。
第三,煤炭行业的主要操作系统都不是自研或者自有知识产权,存在自主可控和网络安全的风险。而煤炭行业数字化涉及到国家能源安全,需要强化网络安全设计,抵御不可预知的攻击风险。
这些问题是在缺乏整体数字化战略的背景下,由各种不同的信息化阶段产生的问题叠加而成的。要通过一个对策,解决所有的问题,就要依靠矿鸿的价值。
为什么说矿鸿是重构矿山数字化作业的关键?
简单的说,这就像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操作系统,作为数字化战略的核心组件,其本身就是调度下层资源,支撑上层应用的那道关键的“门”。
所以,从矿山数字化转型的近期,中期和长期三个维度,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矿鸿的意义。
我们说,数字化的前提是数据化,而数据化的前提的打破孤岛,实现数据的全面拉通和归集。但煤炭行业的现状却是复杂的接口和标准,以及过去七国八制的操作系统,形如一盘散沙。
如华为煤矿军团董事长邹志磊所言,“矿山智能化,每一个煤矿都由不同厂家建造,煤矿的标准不一样,智能化矿山的标准也众说纷纭,再加上复杂的地质环境,很难达成业界的统一,如何能做到知识共享、能力共享、平台共享、人才共享?”
这就是矿鸿的价值了。通过标准协议框架,形成一套煤矿物联和数据的标准,最终将所有数据汇入统一的“数据湖”,为数据价值挖掘提供有力支撑。一举打破系统之间的数据不能够互通,业务之间不能实现系统级的智能联动和协同的痛点。这也是矿鸿能够带来的最直接的近期价值。
而中期价值会体现在智能化,当数据实现了归集,下一步必然是对数据的处理,分析和支撑决策,最终将数据演化成智能化的“燃料”。
而矿鸿的使命和目标就是将不同的设备串联,成为设备的“万能语言”,让一个系统连接起所有上网的智能设备,通过独特的“软总线”技术,煤矿领域第一次有了统一的设备接入层操作系统,和统一标准,一套统一的语言,解决了不同厂家设备协同,互通的问题,并使其能够支撑到矿山上的具体应用场景,如智能矿灯等等。
而如每一个传统行业一样,煤炭行业数字化的长期价值,一定是在自主安全的前提下,成为数字经济中最稳健的“分子”。
我们知道,矿鸿本身就由华为研发而生,具有100%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安全,保证供应连续性,彻底解决产业安全的风险。同时在安全方面,在矿鸿遵循和增强煤矿行业的安全技术标准、安全服务标准,构建煤矿设备系统安全护城河。代码自主可控,他国难以植入后门。专业的安全团队,及时修复安全漏洞,在线升级。可以充分保证在自主的前提下,赋能智慧煤炭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矿鸿可以作为下一代工业互联网的底座,它解决了矿山智能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这是一个里程碑。” 邹志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