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 月 5 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开幕,恰逢我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站在这个具有承上启下意义的重要节点上,社会各界对今年「两会」的关注度愈发高涨——2025 年政策端如何进一步发力以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并为「十五五」开局夯实基础?
回顾 2024 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与此同时,我国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的新成果频出,也进一步彰显了在科技强国建设下的创新能力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2024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人工智能+」, 我们可以看到,从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到大模型、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的突破,在这个「人工智能+」元年,国内 AI 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果。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DeepSeek 掀起国产 AI 突围热潮,其也同样成为了两会的热议话题。
在 3 月 4 日的全国人大新闻发布会上,大会发言人娄勤俭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DeepSeek 公司取得的重大进展,代表着一批中国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崛起,由中青年组成的主创团队正在挑起中国科技事业进步的大梁,值得点赞。他还表示,「通过 DeepSeek 这类公司的兴起,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科技发展上的创新性和包容性」。
在 3 月 5 日的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中,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DeepSeek 和机器人在最近一段时间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这也说明了中国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效果。
展望 2025 年,科技依旧是重点话题之一。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扩大 5G 规模化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快完善数据基础制度,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更好发挥其在促创新、扩消费、稳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在科研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科技支出向基础研究倾斜, 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投入机制,提高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发挥科技领军企业龙头作用,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从制度上保障企业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决策、承担重大科技项目。
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 等未来产业。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今天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春雷乍动,万物萌发之际,也寓意着我国科技产业积蓄力量,终将厚积薄发。而作为躬身科技发展一线的「战士」,各位国产科技企业的掌舵人对于行业发展趋势也自有一番见解。在今年两会期间,雷军、周鸿祎、刘庆峰等大佬一如既往地积极献言献策,而话题更是与 AI 密不可分。
刘庆峰:系统性构建「AI + 医疗」标准规范,推动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围绕 AI 时代的自主可控生态建设、人才培养、就业保障、AI + 医疗、AI + 教育、智能终端、科技适老、科技助残等提出 9 条建议,分别为:
- 加快构建国产算力平台上的自主可控大模型及产业生态
- 预防大模型生成「幻觉数据」充斥互联网带来的危害,从技术研发和管理机制上构建可信的信息环境
- 优化生均经费支出结构,为「AI + 教育」提供持续经费保障
- 系统构建 AI 时代的人才画像和培养体系,创新评价方法
- 发展 AI 新岗位,完善 AI 失业保障,打造 AI 就业友好型社会
- 丰富和优化「以旧换新」等政策,推动 AI 智能终端产业发展
- 系统性构建「AI + 医疗」标准规范,推动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 加速推动科技适老体系建设,助力老年群体共享「AI 红利」
*以科技助残打造无障碍社会环境,创新建设人文关怀生态
其中,在「AI + 医疗」建设方面, 刘庆峰表示,大模型技术在医疗临床、服务、管理等领域应用广泛,专业要求高、技术落地快。我国目前仍缺乏「AI + 医疗」的系统性标准规范,面临数据安全、医学专业性及伦理风险等问题,如部分 AI 应用不具备专业认证的医疗能力却能回答相关问题,造成极大认知误解。
对此,他建议,制定医疗健康行业大模型应用技术标准与测试规范:注重大模型技术创新的临床实践价值检验,确定权威第三方评测机构和信息公布机制,选定有条件的区域和科技企业先行先试,制定应用技术标准和测试规范。
雷军:加强「AI 换脸拟声」违法侵权重灾区治理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兼 CEO 雷军带来了 5 份建议案,分别是:
- 加快推进自动驾驶量产
- 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
- 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
- 优化新能源汽车号牌设计
- 加强「AI 换脸拟声」违法侵权重灾区治理
其中,关于「AI 换脸拟声」违法侵权治理, 雷军建议加快单行法立法进程,在安全与发展并重的基础上提升立法位阶。强化行业自律共治,压实平台企业等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加大普法宣传的广度力度,增强民众的警惕性和鉴别力。
周鸿祎:依旧聚焦 AI 和安全两件事
全国政协委员、360 集团创始人周鸿祎第八年参加两会,带来了 3 份提案,分别是:
- 关于统筹解决大模型应用安全的建议
- 关于适度包容大模型「幻觉」的建议
- 以安全即服务破解网络安全行业困境
关于大模型幻觉问题, 他认为,「幻觉」是一把双刃剑,是大模型与生俱来的特点、不可消除,也决定其创造力和想象力,对于实现 AGI(通用人工智能)极其重要,并可在科研、文艺创作等领域大放异彩。在医疗、法律、金融等对准确性要求高的领域,「幻觉」虽然可能出错,但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如 RAG(检索增强生成)技术,通过比对专业知识库、网络实时信息等方式予以矫正。
对此,他建议,大模型发展关系国运,不能因过度追求准确而限制其创造力,需要对「幻觉」给予柔性监管,打造支持创新、包容失误的良好环境,争取让更多企业「复制」DeepSeek 的成功。建议借鉴「避风港原则」成功经验,对大模型以及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实施柔性监管,适度包容大模型的「幻觉」, 对于「幻觉」导致的一般性失误,避免直接关停、下架,给予企业自我纠正的机会,促进企业大胆创新、放手竞争。
齐向东:建议出台大模型网络数据安全强制合规要求等文件
图源:中华网财经
全国政协委员、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齐向东的提案聚焦人工智能安全治理。 在政策方面,他建议通过出台大模型网络数据安全强制合规要求等文件,对企业做好人工智能时代的安全防护工作给予清晰指引;鼓励产业内定期开展网络和数据安全「体检」,帮助企业进行安全能力的查漏补缺,实现安全能力的持续提升;设立专项基金促进「AI + 安全」创新成果落地,推动各领域头部企业与专业的网络安全企业开展联合创新,提升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智慧金融等新兴场景的安全防护效能。
周云杰:建议以工业大模型为关键变量赋能新型工业化
图源:央广网
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提出「以工业大模型为关键变量,赋能新型工业化」的建议, 他表示一是夯实发展底座,发布国家级工业场景图谱、语料库和数据集。建议设立国家专项,加大力度推广实施「一图四清单」行动方案,为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应用提供坚实基础。
二是支持龙头企业,示范工业大模型应用价值。建议以财政补贴的方式,支持家电、汽车、医疗等重点行业的龙头企业,开展基于工业大模型的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先行先试,打造行业标杆,示范应用价值;以财政补贴的方式,鼓励龙头企业提炼并共享其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关键环节深度应用人工智能的典型案例。
三是扶持平台企业,促进工业大模型服务中小企业。建议对国家级双跨平台企业出台专项财政扶持政策,培育一批工业大模型与场景图谱精准匹配的标准化、可复用、低成本的解决方案,为中小企业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人工智能服务。
曹鹏:加强异构算力建设,实现智算普惠
图源:中国网科技
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京东云事业部总裁曹鹏在今年两会期间也提交多份提案,其中包括大力培育新型实体企业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强异构算力建设,实现智算普惠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加强对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以 AI 技术推动互联网医疗普惠化,培育数智医疗新质生产力等; 加强供应链金融一体化建设等建议。
针对智算成本问题,他建议,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异构算力基础设施,通过统一调度多元算力资源,打破地域与架构壁垒,从而降低智算成本,让企业都「用得起」。